全文1028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小夥伴們

週末愉快啊

《曲江故事》音頻欄目

好久沒和大家見面了

是不是很想念呢

臨近春節小薇特地為大家

帶來一期關於唐朝人是怎麼過年的

特別節目

話不多說快一起去看看

唐朝人是怎麼過年的? 自媒體 第1張

2019年的農歷新年

越來越近啦

當大家享受7天假期

好不愜意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

唐朝的人們

是怎麼過大年的呢?

唐朝人是怎麼過年的? 自媒體 第2張

先說說放假,唐玄宗李隆基頒布的《假寧令》中寫道:“元正、冬至,各給假7日。”意思是說,春節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裡就有這麼兩個“黃金周”。

除夕之夜,長安城裡熙熙攘攘,人們會舉行一種叫作“驅儺(nuó)”的活動,大家戴上面具活蹦亂跳,意在驅除鬼怪妖孽、祈求祥瑞。

唐朝人喜歡大家族聚居,一大家子人都聚在一起團圓守歲。那個年代還沒有火藥做成的鞭炮,所以,快到子時的時候,家人們就會把準備好的爆竹拿出來,所謂“爆竹聲聲辭舊歲”,因為竹節中有空氣,被火燒爆的時候會噼裏啪啦地響,從而達到 驅除鬼怪的寓意。

子時一到,街上鍾鼓齊鳴,又是辭舊迎新的一刻。在家裡“守歲”的人們紛紛起身,晚輩給長輩行禮,大家要說一些拜年的吉祥話。唐朝還沒有壓歲錢一說,有錢的家裡可能會準備點金、銀、珠寶等貴重的飾品,送給小孩,圖個吉利。

唐朝時把大年初一叫作元日,也叫作元旦,跟我們現在公曆的1月1日的元旦可不是一回事。大年初一早晨,唐朝人喜歡在院裏豎起一根很長很長的竹竿,竿頂飄懸着紙或者布做的長條形旗子,用來祈福家人長命百歲的。

折騰這麼多也餓了,長安城裡家家戶戶都設着酒宴,鄰居們相互拜年,走到誰家喫到誰家,一路喫過去,這叫作“傳座”。

2018年春節,大西安為海內外遊客奉上了一場“最中國、最正宗、最有味、最夢幻、最幸福”的節日盛宴,絕對的西安特色、陝西味道。曲江新區在覈心區域西安城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西安臨潼旅遊度假區、西安樓觀道文化展示區、渼陂湖等板塊,集中策劃了十大組團、30餘場文化活動,讓“來西安過大年”成為一種新時尚。

2019年“西安年·最中國”

已經拉開帷幕

曲江新區還會有更精彩的活動推出

西安也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怎麼樣?期待一下吧!

參考來源

史家之韻、唐朝穿越指南等

音頻來源

曲江新區 x 陝廣新聞聯合出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丸子

校對:文冬

初審:王磊

終審:秦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