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許多事情發展到最後都跟當初想的不一樣,但我也不曉得這是否與「自己個性不是一個會把堅持貫徹到底的人」有關。

在這麼設定之前,必須先說明,我也搞不清楚是太多變化將自己轉為靈機應變的人,或者本來就生為一個順應時勢的人。

準備了託福、原本想去美國唸書,後來卻到了我一開始沒想過的英國,而這過去一年帶給我的轉變遠比當初想像得多。如果有空,會想辦法把這些轉變慢慢找出來,這些將是除了那紙畢業證書以外最重要的資產--就從衣著開始紀錄好了。

 


 

五月下旬去過一趟巴黎之後,整個人對於衣著的搭配終於得到了一點啟發。

原本我相當排斥去巴黎,老孃對於什麼時尚之都、浪漫花都的稱號可是相當不屑一顧哼哼。甚至覺得這種刻板印象真是俗氣死了,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對於巴黎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後來因為自己喜歡的現代藝術畫家有多位曾經長年定居巴黎,才決定排個八天去認識他們所愛的巴黎到底是什麼樣貌。嗯哼,至於巴黎到底浪不浪漫,有機會再提好了。

那時剛考完第二學期的期末考,隔天馬上前往Manchester搭機,全心全意奔向自由與假期。在巴黎的第二天,我馬上體會到自己終於離開了流行與大眾文化氾濫的英國!!!

 

英國的穿著是什麼風格呢? 站在成衣店裡,我感受到衣服以龐克、喧鬧華麗的風格居多,不是大家印象中的英國紳士雅痞風格。

許多誇張的印花、鮮豔的顏色,還有像是劇場效果般的設計,以及萬年風行的鉚釘--從肩膀、高跟鞋、短褲到處都可以安裝上金色或銀色的各式鉚釘。當然也有許多簡單素淨的基本款,可是走進Topshop, Riverisland or H&M和其他high street上的服飾店時,往往會被那些跟亞洲大相逕庭的衣裝與配件給吸引住,迷失在狂放吸睛的款式當中。

好多從來沒想過真的有人會穿上街的打扮,在英國全都看得見。例如盛夏晴天時,青少女會穿著露出大片肚子的短版小可愛晃蕩,而下半身也可能單穿貼身的黑色內搭褲就這樣上街,即使肚肉隨著步伐邁進會微微抖動、屁股形狀不一定十分完美,她們也不感到尷尬害羞。

legging.JPG  

↑我覺得以上是非常英國的打扮: 包包頭與狂亂髮型、各式內搭褲、短版上衣、超高高跟鞋或者球鞋。

makeup.JPG  

↑左圖為已逝英國歌手艾美懷絲(Amy Whinehouse),右為英國影星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兩人的妝容在英國都蠻常見的。艾美懷絲最著名的就是那個又粗又黑的上揚眼線,看起來相當具有戲劇效果,然而這種眼線在我們學校的學生職涯中心的職員臉上也會出現;綺拉奈特莉的深濃眼線更為普遍,許多英國女生都畫著框住全眼的眼線,然後稍作暈染。

 

另外,他們似乎也把美國文化視為流行,American Eagle及hollister在英國同樣是年輕族羣夢寐以求的品牌之一;許多衣物上看得見美國國旗作為裝飾;住在同一個flat的英國女孩喜歡觀看的節目是The Simpsons,似乎只有在流行音樂方面英國還保有了強大主權。

紳士及古典學生氣息已被包裝為上流社會的專利,如果說美國的Ralph Lauren是成人高級階層的休閒選擇,那麼Jack Wills大概就是英國有錢學生階層的表徵。即使一件印有Jack Wills的基本T-shirt就只是一件T-shirt,要價大約25鎊 (一般基本T的價位介在3-15鎊之間),有些年輕人仍然買下來當作名牌一樣穿著炫耀,而那也是他們在整間店裡負擔得起的少數品項。在這情況下,絕大多數年輕人寧願選擇花俏流行一點的款式,至少可以享有變換穿著的樂趣。 

雖然在英國很愛逛街,可是下手的機率沒有想像中那麼高。在於穿著方面,一直覺得自己無法融入這股英國主流。試衣間中的自己,老是不知哪邊看起來不對勁,這些衣服很棒,可是穿在身上就是喧賓奪主,或許因為我沒有深邃的西方五官來壓過這些衣服(泣)。

 

英國年輕人的流行挺好觀察的,每天走路上學就大概知道大家都穿什麼衣服。一開始覺得欣賞路人是相當新鮮有趣的事情,沒多久就乏味了--這時候慶幸自己到了法國,一個我在八天之內還暫時說不出太多流行的國家。

在巴黎我只說得上來很多男生愛穿黑色皮衣或者長大衣,可是款式卻說不上來。可是在英國我可能馬上可以把帶你到特定的店裡,告訴你這就是剛剛那位路人身上的外套款式,而且今天總共有六個男生穿著同款不同色的外套。

巴黎女生的妝容不再是英國那般濃厚的睫毛膏、眼線與紅脣,身上也不一定有濃烈的香水味,沒有包包頭或者走亂髮路線的女孩,每個人都讓頭髮採取最自然的姿態。啊,也終於沒有單穿內搭褲出門的人了。

曾經在學校的Global Cafe裡面問過一位丹麥人,「你覺得英國跟丹麥有什麼差別?」現在想來真是天真可愛的問題。即使只是一個小小的歐洲,卻有那麼多國家、那麼多不同風格,當初還傻不溜丟以為所有歐洲人都是一個樣。「呃,相當不同...非常不一樣。就連女生都長得完全不同。」丹麥交換生是這麼回答我的。

不得不先提醒,雖然被譽為時尚之都,巴黎也不是每個人都穿得相當賞心悅目。不過普遍來說,巴黎人最讓我感到驚奇的事情在於許多人都穿著基本款式的衣服,比如女孩穿著簡單的條紋上衣、長版夾克、短筒靴,卻不讓人感到大眾化。即使是看似平凡無奇的衣物,或許一件大衣,或是一雙沒有特別細節裝飾的牛津鞋,也可能只是一件直坑條絨布裙,他們卻能利用各種不同色彩之間的搭配讓自己顯得相當不同。瞧瞧這是他們男裝襯衫的選擇! 有許多俏皮幽默的印花和配色;而且領帶或者領結之間的選擇也是一門大學問呢!

IMG_3587.JPG IMG_3588.JPG  

(攝於2013五月的巴黎瑪黑區)

 

個人認為他們是把服裝搭配提升到整體層次的厲害民族,不像許多人一樣只顧及單一細節。所謂的整體層次,精確來說即髮型、髮色、圍巾、上衣、外套、皮帶、下著、襪子、鞋子、包包以及其他珠寶和配件,這般從頭到腳的整體協調性。

一般人如果能夠顧及上著和下著就不會太差了,可是巴黎我所看見的一些人,老人家、中年人或者年輕男女,全身上下都相當美妙地融合在一起,挑剔不出哪裡可以更動。或許衣物都挑基本款式就是他們辦到整體協調的要訣吧!

IMG_9985.JPG  

(攝於2013五月的巴黎蒙馬特。)

 

在臺灣以女生為例,我覺得常常犯的毛病就是被一件衣服的細節給吸引,而不顧一切地買下來。

「這件毛衣好可愛!它是我最喜歡的粉紅色、上面有白色小毛球裝飾,天啊! 背面還有蝴蝶結裝飾! 真是太精緻了!!」在看e-shopping版或者逛街的時候,經常發現有人做出這樣讚嘆。去過法國一趟之後,我覺得自己已經無法融入這樣的情境了。

是啊,有白色毛球又有蝴蝶結的毛衣很精緻又很特別,so what? 只要全身搭配不起來,穿衣服就不會給人好看的感覺。有太多女生在全身上下都穿了自己喜歡的單品、結果反而帶著濃厚路人感的原因或許就在這,因為她們已經被衣服的細節埋沒了。別人看到的要嘛是一個不清爽的搭配,不然就是隻注意到細節,而忘記看到的這個人是什麼氣質。只顧著上半身的打扮而忘記下半身鞋子的搭配,或者忘記外套穿上去之後又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等等,這些都是讓人看起來跟路人們水乳交融的原因XD

在巴黎待了八天之後,終於慢慢想起「是人穿衣服,不是衣服穿人」這句很久以前就聽過的名言;日後在買每一件衣服、配件的時候,終於開始很認真地端詳鏡子中的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買了之後又要如何搭配的問題,越來越不容易購物慾被沖昏頭。

自己到現在仍然不是穿衣高手,一直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過「放掉對於不重要細節的堅持、轉而注重衣服的色彩與材質呈現出來的感覺」這件事情幫助了我不少,還有,想想「今天出門想要呈現出什麼氣質」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對於衣服本身到底搶不搶眼、有什麼特殊設計的細節已經不是最重要的選購因素--以前會因為橘色很亮眼就買橘色的針織衫,可是從來沒正視某些橘色一點也不適合自己膚色,或者跟牛仔褲搭起來雖然亮眼、卻不和諧的問題。除了與自己膚色搭配以外,現在會更加謹慎考慮顏色是否有呈現出高級的質感。舉例來說,看久了臺灣的成衣,會發現同樣是綠色,有些綠色染在毛衣上面看起來就是廉價,要以更細微的感受去體會自己穿了這個色以後是否能提升整體氣質。

至於材質方面的考量,以圍巾為例,不同的質料除了帶來不同程度的保暖效果,還會影響到圍在脖子上的「挺度」。有些圍巾是便宜的棉線織成,適合天氣沒那麼冷的時候使用,棉質圍巾如果想要創造出立體的圍巾線條,就必須要增加厚度或者針織密度來提升份量。至於毛料或者是Cashmere的圍巾,本身已經有相當良好的保暖效果,因此通常都以薄圍巾的形式出現,不需要過多份量來保暖;同時,摸起來也沒有棉圍巾那麼柔軟彈性,反而具有一種較難延展的韌性,也因此容易塑造線條。

IMG_5611.JPG  

這張是毛料圍巾,我想指的圍巾線條就是那種自然產生的摺痕。

IMG_5612.JPG

↑這張是非毛料圍巾(應該是化纖),需要比較厚的份量才能達成同樣的摺痕。

IMG_5614.JPG 

↑兩條圍巾的材質近拍。右邊那條需要緊密的織法才能增加立體感。

最後一點,回臺灣後越來越不愛買網拍了。因為我發現目前穿起來最好看的衣服,往往都是經過自己試穿的那些。站在服裝店的鏡子前面,親自確認肩線、衣長、顏色等等條件是相當適合自己的一件衣服才下手。網拍雖然也提供各種長度的丈量,卻還是沒有辦法讓人完全想像出一件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的版型;顏色會有色差、而材質也往往收到了才能確認。

也許網拍可以買到物超所值、穿起來還不錯的衣物,但終究就只是「還不錯」而已,難以幫助你更進一步提升穿著。也許我寧願花多一點錢,在有折扣的時候親自去店裡挑選吧!

 

順便一提,個人認為法國人普遍喜歡年輕、俏皮的風格。即使是走路蹣跚的老人家,也會運用鮮艷的藍色襪子和藍色毛衣增添活力;博物館裡的管理員一頭白髮,可是身上簡單的黑色大衣、米色長褲搭上一雙正紅色牛津鞋便神來一筆般地使自己看起來年輕有型;

IMG_3492.JPG 

 IMG_3549.JPG  

(兩張圖片皆攝於2013年五月的巴黎。上圖: 左岸 Saint-Germain區。下圖: 龐畢度中心。)

 

年輕女孩則善用各式絲巾增添打扮感,並且熱衷於二手衣店裡面耗上一整個下午尋寶,想要找出獨一無二的好衣服;時裝店裡面常見的是明快的亮綠色、鮮紅色或藍色的衣物做為門面,也許大家外套清一色黑灰或者褐色,脫下外套是另外一番風景吧。

IMG_0436.JPG  IMG_3563.JPG

(攝於2013五月的巴黎瑪黑區)

 

忘記看哪本書提到,法國女生並不愛LV那種貴氣名牌包,因為他們覺得揹起來很老氣。或許這是真的吧? 通常都是有錢的亞洲觀光客在瘋狂掃貨。我覺得agnes.b以及Longchamp確實是他們喜愛的風格,簡單俐落、具備了功能性和搭配性。高貴一點的話,或許是Lancel或者Michael Kors那種風格的品牌,不過這方面我就沒有特別觀察了:P

 

另一方面,我相信一個國家的美感是可以被培育的,長期習慣了追求美,便可以形成日常中再平常不過的要求。

關於法國的美感,我是到了其他國家才發現他們有多麼厲害。當時在巴黎瑪黑區進行Window shopping時,時間簡直過得飛快,不知為何每一家店從外面看起來都好吸引人,即使知道這區價位貴到爆炸,總是忍不住跑進去看看。順便附上瑪黑區部分街景! 可惜沒有什麼櫥窗特寫,當初我沒有想過自己會寫blog,所以沒有拍太多照片...光是逛街我就來不及了啦!!

IMG_0590.JPG

IMG_0571.JPG IMG_0576.JPG  

(以上三張圖片皆攝於2013五月的巴黎瑪黑區)

 

在那區第一次發現了一個叫COS的牌子,這是H&M旗下一個走高價極簡風格的牌子,當時店裡的陳列和商品給人感覺起來相當清爽年輕,從少女到中年婦女都可以在裡面找到適合的商品。而我買了一件材質良好、布料織紋緊密又泛著微微光澤的素T,提著袋子在瑪黑區閒晃,一邊喫著有名的猶太食物Falafel (法拉費),對於自己能夠發現這一間好店感到愉悅無比。而那時最有意思的是,似乎法國女性們也相當喜愛這牌子,一個小時內有三組路人問我這家在哪一條街上,只因為她們看見我提著印有大大Logo的提袋。

如此受到歡迎的一個品牌,轉換場景到倫敦,COS變成一家使我相當失望的服裝店,裡面販賣的款式都十分老氣,櫥窗佈景也完全吸引不了我,感受不出是我曾經購買的店家。而我造訪巴黎與倫敦的COS的時間,事實上才相隔三天而已。

這讓我驚覺到法國採購人員美感與英國可謂截然不同,以及巴黎人在處理櫥窗擺設與店內空間的水準之高。

再舉另外一個品牌,同樣是在瑪黑區發現的好店Uno de 50。這是一間來自西班牙的銀飾品牌,作品風格強烈大膽,適合做為全身highlight使用,許多歐美遊客在裡面挑選項鍊與戒指。當我在西班牙Córdoba看見同一品牌時不禁愣住,雖然巴黎是法國首都、哥多華是西班牙南方城市,兩者之間的差距真的有那麼大嗎?前者的店面陳列讓人從巷子遠遠走來便打定主意進去參觀,後者卻讓人以為是一般廉價首飾店的外觀,感受不出一條項鍊至少80歐以上的價位。底下是網路上搜到的巴黎店局部照,不過找不到櫥窗擺設就是了:(

其實這只是店的四分之一而已,另外一半空間也很有意思。雖然看起來好像沒什麼特別,不過實際走在裡面時是讓人感到舒適自在、又可以發現新意的感覺唷!他們將大型項鍊掛在人型半身上面(圖二),像是衣架一樣,讓項鍊以掛姿展示,不再是平面擺放。另外牆面上是數量驚人的戒指與手鍊選擇,真是讓人逛得超開心的啦!

unode501.jpg unode502.jpg

unode503.jpg  

只能說法國人的生活美感真是太厲害了,光是一間服飾店就能不著痕跡地讓人想要進去參觀。到現在我都還想不起來這兩家品牌的分店是如何營造外觀與內部,但至少想得起來在法國發現這些店家時的強烈購物衝動XD

 IMG_3467  

(攝於2013五月的巴黎,不知道當時地理位置。)

 

我覺得時尚或者好看的穿搭完全見仁見智,也許有人愛英國時尚愛得發狂,巴黎並不是唯一解。我也覺得西班牙的女生們非常擅於打扮,稍微褐色的肌膚配上各種鮮豔顏色的衣著、涼鞋、誇張的首飾完全不衝突,走在街上很容易就能發現令人激賞的穿著。放上一個我在同是南歐國家的希臘旅行時看見的穿著,右邊那位女生應該是觀光客,不過我覺得西班牙的穿著帶有這樣的感覺--即使使用螢光色系也相當順眼。

IMG_3814.JPG  

(攝於2013年七月中旬,Oia, Santorini Island, Greece)

 

總結來說,巴黎是帶給我衣著方面最多刺激的一個城市。法國人以看似最不起眼、最溫和的穿著帶給我震撼,當我還沒看清他們是怎麼裝扮自己時,就已被網入他們強大的生活美感當中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