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财经或者房产的人,对冯仑大概是不曾陌生。从九十年代创建万通地产再到如今深入资本,作为「财经名人」,冯仑的出镜频率可是不小。身份的多变、资产的雄厚现在甚至都很难成为冯仑的热点,这位地产大佬似乎渐渐把自己变得越发「文人化」,连自媒体都做得风生水起。可「无所不能」的外表下真的就是「金刚不坏」的金钟罩铁布衫吗?

近日,东方卫视和云集将来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中国老总》对冯仑进行了专访。冯仑提到了自己创业的「落魄」之景:被债权人堵在眼前,连信用卡里的「过日子钱」都拿来还债之后,债权人提出要去冯仑的家里看看。窘迫的现实让冯仑很难同意,却在债权人的坚持下别无他法。

当时的冯仑睡在地铺上,四下空旷,只有三三两两的几本书散落在地,被翻得已经十分旧了。

那年正值九十年代的实业潮,一批一批伟大的企业初现萌芽,商场风生水起,已经三十代中期的冯仑却身负重债藏身于书海,想必冯仑当下的难堪与不甘不用多言。那一幢幢高楼林立而起,明明身为景中人,却与之无关的愁苦如人饮水。

可偏偏,这四壁清徒的「家」真的打动了债权人。

——「好,我再给你时间,支持你做下去。」

冯仑被这句话打的一懵,一时不知缘由,可债权人拿出两点理由给他:一是他的自律,就算是如此落魄也并没有挥霍钱财,二是对知识的渴望,「这么落魄也坚持看这么伟大的书」。

谈至于此的冯仑有些激动,但还是平复下来总结95-98年间是「苦不堪言」。主持人又接著问这困难的阶段是如何扛过的,冯仑散去深思,有些骄傲起来:「我们不分红,工资也不发了,直到把本金高息都还完。」

一转数十年过去了,曾经的落魄对今日的冯仑来说已然只是谈资和回忆,可总有一些挫折的

相似性很突出,能让人不禁共情。每一个有创业梦的梦中人都有相似的窘迫——明明心中已是万丈云霄,可眼下泥泞又绊得人动弹不得。

这梦要怎么圆才算踏实?

采访中冯仑特意强调了自己对于高息也不「打折」,甚至以「不分红、无工资」为代价去偿还全部。

没人知道如果不是处于对债务负责的想法而坚持下来的冯仑一旦有其他的选择会走到哪条路上。不过目前看来,比起常见的对于所谓信仰的坚持,这种「不得已」的选择看起来更直接也更务实。

在创业的征途上,是有漫漫无尽的阴云掩盖前路的,曾被债权人不信任而要求「入室审查」的冯仑也不知道这目前看来「只有」两三年的痛苦,在当时到底会有多长。每个人都认可「对未来的不确定、对自我的怀疑」才是对创业最大的敌人,要如何面对这样的打击却总也没有个答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早已打开,如今各省的创业者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创业浪潮的涌现,有人赚钱,有人亏损,无法盈利而倒下,但机会依旧还在,想想当初李嘉诚,在创业初期,比他有钱的数不胜数,可后来那些人都不见了,能看得见的,都居于他之后;比尔·盖茨也是如此,刚创业时,一无所有,后来也能登上世界首富之位。而在中国,这样的企业家并不少,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后来的百亿、千亿富豪,他们究竟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能在有生之年从落魄走向辉煌?

我国的市场,由当年的计划经济都后来的市场经济,由封闭到开放,由野蛮到文明法制,要想做好事,必须考虑钱以外的能力。

好比你驾车上路,车速较快,这时你需要并线转弯,你要保证车速还要不会翻车出事故,那么这时考虑的就不是汽油的问题,而是你的技巧问题,这里的技巧也就是钱以外的能力。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也是中国民生银行的创办人之一,关于钱以外的能力,他谈了四种:

1、像水一样做人

事业的成功其实也是做人的成功,做人应当像水一样,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因为它把自己放得足够低,所以它能汇成大江大河,从商多年以来我发现,凡是事业做得比较大的领导人,姿态都放得很低,没有任何架子,在我国这叫给人面子,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少点高姿态,要足够的谦卑才能更快的成长。

钱以外的能力之一是做人的能力,特别是做人的姿态。我发现凡是生意做得不错的人,都善于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在中国文化里这叫给别人面子,就是你得把人尊敬一下。

2、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有好坏之分,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能让我们辨别善恶是非,能让你走得更远,MBA经常讲差异化,但在产品、营销方法上的差异化,基本上可以模仿,都是大同小异,但价值观却不能模仿,这就为何同一件事,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以至于成就也不同,任正非创建华为,万亿级的企业,自己却只拿1.14%的股份,所以华为才做到今天,如此之大,而有的人,做个企业,会把70%的股份牢牢抓在手中,拿出那其余的30%也是心不甘情不愿,以至于后来公司的问题越来越多,最终走向破产的边缘。

3、强大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

若没有强大的毅力,那么事情来的时候你是无法抗压的,

钱以外的第三种能力就是毅力、时间。为什么坚持这件事很重要?因为如果你没有理想,就不可能有毅力。所有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最后不是比一个结果,而是比一个过程。一件事情的性质由什么决定,我认为取决于两方面。第一,取决于时间,时间不同,对这件事的评价完全不一样。第二,取决于你跟谁做。

做企业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在做了三年的时候垮掉了,大家可能把我们随意看待。当我们30年还在这儿的时候,大家开始有一些敬意。当300年后这个公司还在的时候,大家开始顶礼膜拜。所以时间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它可以考验你的价值观和做人的姿态。

中国历史传统中,没有把事往快里办的办法,大部分都教我们把事往慢里办。通过慢能够把事做好,所以叫事缓则圆,以缓找到方法,以圆作为皈依,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所以你要有毅力。

4、较强的商业嗅觉

上面讲的都是刚开始挣钱,怎样能挣到钱的故事。当一个企业已经发展得不错的时候,实际上也面临著更大的挑战,钱以外的能力,就是你对未来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是不是准确。

我在公司已经做了17年董事长,没有做过一天经理。我发现自己能干的事情并不多,但是很费神。我就干三件事情:第一,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这很难,但不是没有可能。理想很丰满,现实一样可以很幸福,坚持,才是唯一的出路,能走到最后,你就是赢家!


两种人生,两种选择。

如果有选择,大多人都会都愿意选择第二种,通过自己,改变生活,创造未来。

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只有被迫。

有的人,活在自己的环境下,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过日子已经是不易,何来挑战生活呢?

在大多数人都是小康生活的时候,他们还在为温饱祈福,你说他们能怎么办?

生存已不易,只要过得下去就行,梦想这东西,还是太奢侈了。

另一种是挑战生活。

但是,你渴望的是,你挑战生活获得的趣味,还是为了获得最后的稳定?

其实,我们所有的挑战生活,都是最终想要过一段自己不用讨好生活的平淡日子。

不是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