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图片来源:pixabay)

 

脸书(Facebook) 先前才因泄漏用户个资而重创形象,甚至闹上法院。而今,Google 旗下的电子邮件服务 Gmail 也被踢爆大开后门,让第三方软体开发商拥有权限,恣意检阅数百万用户的收件匣内容,俨然让用户隐私荡然无存。而事实上,Google 爆出用户隐私争议已非首例。

 

Google Chrome

 

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浏览器,Google 的 Chrome 浏览器却早在多年前,便被质疑记录使用者上网的足迹。而在今年,Windows 版本的 Chrome 中捆绑的一个名为 Chrome Cleanup 的病毒扫描工具,也被踢爆其扫描过程不够透明,且没有明确提示用户是否会将扫描文件上给Google。

 

Street View 街景服务

 

Google 的街景服务自 2007 年推出时就颇受好评,但也引来不小隐私权争议。

 

Google 制作街景服务的方式,是派出摄影机和具备全球定位系统的街景车到街上,以获取数量庞大的画面资料,再予以组合,让使用户只要输入一个地址,便能看到当地的全景。

 

然而,当时在当地活动的人、路边的车子甚至是当地居民,都有可能在不知情之下被拍摄存进 Google 的资料库,且拍摄街景时也可能搜集到一般民众开放的 Wi-Fi 无线网路基地台资讯,这些都可能对当事人隐私权产生侵害,因而掀起争议。

 

Google Glass

 

2012 年,Google Glass 便在一场发表会上以直播跳伞的惊艳方式登场,让全世界观看直播的观众体验第一视角的高空降落感受。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满满的批评和质疑,Google Glass 的「脸部辨识」、「眨眼即拍」、「随身化」等功能所带来的对隐私的侵犯,让人们面临了被全面监控的威胁,也因此,Google Glass 至今仍无法普及大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