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

 

臉書(Facebook) 先前才因洩漏用戶個資而重創形象,甚至鬧上法院。而今,Google 旗下的電子郵件服務 Gmail 也被踢爆大開後門,讓第三方軟體開發商擁有權限,恣意檢閱數百萬用戶的收件匣內容,儼然讓用戶隱私蕩然無存。而事實上,Google 爆出用戶隱私爭議已非首例。

 

Google Chrome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瀏覽器,Google 的 Chrome 瀏覽器卻早在多年前,便被質疑記錄使用者上網的足跡。而在今年,Windows 版本的 Chrome 中捆綁的一個名為 Chrome Cleanup 的病毒掃描工具,也被踢爆其掃描過程不夠透明,且沒有明確提示用戶是否會將掃描文件上給Google。

 

Street View 街景服務

 

Google 的街景服務自 2007 年推出時就頗受好評,但也引來不小隱私權爭議。

 

Google 製作街景服務的方式,是派出攝影機和具備全球定位系統的街景車到街上,以獲取數量龐大的畫面資料,再予以組合,讓使用戶只要輸入一個地址,便能看到當地的全景。

 

然而,當時在當地活動的人、路邊的車子甚至是當地居民,都有可能在不知情之下被拍攝存進 Google 的資料庫,且拍攝街景時也可能蒐集到一般民眾開放的 Wi-Fi 無線網路基地台資訊,這些都可能對當事人隱私權產生侵害,因而掀起爭議。

 

Google Glass

 

2012 年,Google Glass 便在一場發表會上以直播跳傘的驚艷方式登場,讓全世界觀看直播的觀眾體驗第一視角的高空降落感受。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滿滿的批評和質疑,Google Glass 的「臉部辨識」、「眨眼即拍」、「隨身化」等功能所帶來的對隱私的侵犯,讓人們面臨了被全面監控的威脅,也因此,Google Glass 至今仍無法普及大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