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實驗室作品

1997年夏天

一個90歲的老人

被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撞倒在地

然後肇事者直接跑掉了

身旁一個又一個人路過

卻沒有一個人扶他起來

許久之後

終於有兩個老人把他送到了醫院

但是沒有人知道

這個人其實是

兩彈元勛鄧稼先

諾獎得主李政道的老師

是中國的核彈之父

為國為家為師

他1次錯過諾貝爾獎

甚至還有兩次放棄諾貝爾獎

這個人叫王淦(gàn)昌

1907年

王淦昌生在江蘇常熟一個小鎮家庭

他的爸爸是當地有名的醫生

按道理來講

他的童年本該無憂無慮度過

可命運似乎並不喜歡按常理出牌

王淦昌4歲那年

爸爸就因病去世

接著9年之後

媽媽也因病離開了這個世界

就這樣

才剛剛13歲的王淦昌就成了孤兒

跟著外婆生活

本是無憂無慮的年紀

為了生活

王淦昌卻不得不成為了一個放羊娃

幸運的是

王淦昌的外婆

這個封建社會下的小腳老人

居然十分有遠見地覺得:

中國不缺放羊娃

但是缺少有學問的人

就這樣

王淦昌一路從小學讀到大學

還十分爭氣地考上了清華

然而那時的中國積貧積弱

北洋政府更是軟弱無能

軟弱嘛

自然只有挨打的份

當美日法英向中國提出不合理要求

踐踏中國主權的時候

北洋政府默默不說話

看不下去的愛國學子們

一起走上了街頭抗議

在總理府門口

衛兵們卻把槍口對準了學生

王淦昌眼睜睜地看著

剛才還和他一樣滿腔熱血的同學

瞬間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才20出頭的他

內心悲痛至極

卻又無能為力

那天晚上

他去了老師葉企孫的家裡

本以為自己一身正氣的他

卻被老師當頭棒喝

葉企孫

葉企孫嚴厲地斥責他:

誰叫你們去的?你們明白自己的使命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為什麼會挨打?為什麼落後?你們明白嗎?如果我們的國家有大唐帝國那般的強盛,在這個世界上誰敢欺辱我們?一個國家與一個人一樣,弱肉強食是亘古不變的法則。要想我們的國家不遭受外國人的凌辱,就只有靠科學!科學,只有科學,才能拯救我們的民族!

說完這句話

這位培養了十幾位兩彈一星元勛

50位新中國院士的七尺男兒

一下子淚流滿面

左一 王淦昌 雕像 葉企孫

王淦昌也被深深地打動了

在那個中國內憂外患的夜晚

他做出了一個

對他此生影響深遠的決定:

獻身科學

從中國的最高學府

清華大學畢業後

王淦昌覺得這並不夠

因為那時最先進的科研成果

都在大洋彼岸的國外

既然如此那就考啊

他又考了江蘇省的官辦留學生

到德國柏林大學去留學

在物理學迅速發展的德國

王淦昌也跟從了一位名師——

著名實驗物理學家邁特納

愛因斯坦曾評價她:

天賦高於居里夫人

王淦昌是她唯一的中國學生

可沒想到就是在這位名師手下

彼時還是一個學生的王淦昌

卻第一次錯過了諾獎

在世界科學的前沿地帶

王淦昌如饑似渴

他總會有一些自己的新想法

在一個物理研討會上

有人用實驗證明:

用釙的α粒子射到鈹—7中,產生了一種穿透力很強的射線,他們用蓋革計數器計數後認為是高能量的γ射線

王淦昌卻本能地覺得

這結論有問題啊

他還提出了實驗改進方案

並堅信

通過這樣的方法

一定能找到正確結論

當他找到老師時

卻被拒絕了

第二次找過去

王淦昌再次被拒絕了

老師讓他忙自己布置的實驗

沒辦法他只能放棄

可是才過去兩年

一個英國人就找到了中子

還獲得了那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所用的方法

正是王淦昌當年的設想

邁特納知道此事後

親自向王淦昌道歉

王淦昌卻只是寬容的笑笑:

只怪自己沒堅持

就這樣

24歲的王淦昌

第一次和諾獎擦肩而過

經此一事

雖然錯過了諾獎

王淦昌的能力卻早被大家看在眼裡

1934年

他拿到了柏林大學的博士學位

他心裡的第一個念頭

便是回國

左二 王淦昌

德國的科學家們勸他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中國很落後,沒有你需要的科學研究條件,你又何必去呢?

王淦昌卻回復說

科學雖然沒有國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我的祖國正在遭難,我要回去為我的祖國服務。

王淦昌心急如焚

一刻也不願意多耽擱

便馬上啟程回國

在德四年

什麼都可以不要

王淦昌卻悄悄地帶了一樣東西——鐳

那將是全亞洲唯一的一塊鐳

27歲的他在浙江大學當了一名教授

對於此時的王淦昌來說

正是需要環境和機會

大展身手的時刻

可那時的中國有多亂

大家也都清楚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

浙江大學甚至被迫內遷

王淦昌不得不跟著學校

跋山涉水顛沛流離

要靠科學救國

卻不能做研究怎麼辦

他就把家裡的金銀細軟全部都捐出去

給軍隊買槍炮

而他自己和家人

窮到根本就生活不下去

堂堂浙大教授

為了生活不得不每天牽一隻羊去學校

上完課就去放羊然後回家

學生們親切地稱他為「牧羊教授」

這隻羊

王淦昌看得無比金貴

因為那是他小女兒的奶水來源

可是每次空襲警報響起

跟著他一起跑往防空洞的

不是那隻全家支柱的羊

而是他死死守著的那一塊鐳

可是

終究是沒有條件做實驗研究啊

怎麼辦呢

王淦昌開始整理自己的核物理理論

並寄往美國著名雜誌發表

2個月後

遠在美國的物理學家阿倫

根據王淦昌的論文

進行了實驗

並發表了論文

《一個中微子存在的實驗證據》

這實驗被人們稱為:

王淦昌-阿倫實驗方法

中微子是什麼呢

在當時的科學界有一種說法

誰發現中微子

誰就將獲得諾貝爾獎

這一切王淦昌都知道

連具體操作方法

他都明明白白的寫在了論文里

可是在當時的中國

他哪裡有實驗的條件啊

在論文發表50年後

另一個美國科學家

果真發現了中微子

並獲得了諾貝爾獎

而他用的方法

正是王淦昌-阿倫實驗方法

彼時的王淦昌已經88歲

他平靜地說道:

這本來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只是當年中國正被日本侵略,我的生活顛沛流離,不具備實驗和研究的條件

這已經是他第二次錯過諾獎!

而找到這個方法時

他才不過35歲

這句話背後透露著多少不甘

卻沒有絲毫的委屈

因為這個選擇他心甘情願

他一心撲在怎麼才能學習更多的知識

怎麼才能為中國搞到更多的設備上

他到美國伯克利分校訪問

還攢下生活費

費盡周章買來電子設備帶回國

王淦昌這樣的人

但凡有點條件

他就能搞出成果

1956年9月

作為中國政府的代表

王淦昌到蘇聯杜布納

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

職位是研究員和副所長

做科研的人都知道

要想做出科研成果

實在是太難了

更何況是做出世界性的研究成果

有些人一輩子都籍籍無名

可王淦昌不一樣

短短兩年半的時間

他就帶領研究小組

首次成功發現了一種反物質——

反西格馬負超子存在的證據

沒錯

只要繼續研究下去

必然能發現這一反物質

當時就有人說

這將又是一項可以獲得諾獎的巨大成就

然而

就在這時候

突然發生了一件重大事情——

蘇聯撕毀了《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

蘇聯專家撤離

這份協定對我們有多重要

我想大家都知道

那時國內幾乎一切高技術的東西

都靠蘇聯專家來幫助完成

而這一撤

眾多項目不得不停滯

而對我們至關重要的原子彈研究

也瞬間陷入癱瘓

可當絕望中的科研人員

整理蘇聯專家留下來的資料時

卻發現了一份絕密電文

內容簡潔而有力:

我們離開了,但你們還有王淦昌

這封十幾個字的電文

來自一位對中國友好的蘇聯專家

1960年

王淦昌奉召回國

在二機部部長劉傑的辦公室里

錢三強正在等著他

他們開始傳達周總理的口信

王教授......我們想請你參與和領導研製原子彈。」

  

「現在有人卡我們,說我們離開他們的援助,10年、20年也休想製造出原子彈來!因此我們要為祖國爭一口氣……」

 

「這件事情要絕對保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一旦投身其間,恐怕就要從此告別基本粒子研究工作,您的意見如何?

在這一連串的詢問中

在許多人一輩子都渴望

卻求之不得的成果諾將面前

王淦昌卻只堅定地說了六個字:

我願以身許國!

他收到的要求是

3天之內到核武器研究所報到

可是一想到國之重器需要他

他就再也等不及了

第二天他就前去報到了

右 王淦昌

從那一天起

世界物理學界大名鼎鼎的王淦昌消失了

因為已經53的王淦昌改名王京

離開家鄉和親人

奔赴了海拔3200米的青海高原

並從此隱姓埋名17年

能聯繫到他的只是一個神秘的信箱代號

每當他的子女們問起:

爸爸在哪兒

妻子總是回答說:

他在信箱里

在那個水燒不開

饅頭蒸不熟

年輕人走快了都喘氣的地方

53歲的王淦昌

開啟了大步快跑熬夜工作的架勢

聶榮臻副總理(中)與學部委員王淦昌(左)和朱光亞教授(右)

在我國西部核試驗基地

他心裡一直裝著

當年的那個夜晚

葉企孫老師對他說的話:

只有科學,才能拯救我們的民族

他只希望我們的核武器

快一點再快一點研究出來

他到廣州去開會

陳毅副總理握著他的手問:

你那個東西什麼時候響?

王淦昌信心滿滿地答道:

再過一年

陳毅高興地回答:

好,有了這個

我這個外交部長腰桿就更硬了

果然

1964年10月16日

在大西北的戈壁灘上

一朵蘑菇雲騰空而起

我們的原子彈爆炸了

緊接著

1967年6月17日

又是一聲巨響傳來

我們的氫彈也爆炸了

從那時起

中國的腰桿真的挺起來了

它們成了中國的巨大屏障

我們再也不擔心外國來犯

終於可以大力發展經濟了

然而

出於保密需要

王淦昌並沒能馬上把名字改回來

他繼續以王京的身份生活著

並以將近花甲的年紀

繼續堅守一線

廢寢忘食地領導中國的地下核試驗

他的心裡著急啊

他說:

任務那麼緊,項目那麼多

有一項趕不上進度

就會影響試驗

可他的年紀實在是太大了

他心裡還著急

跑到缺氧氣喘的時候

就他在辦公室接上氧氣袋

然後繼續工作

這樣一位鼎鼎大名的科學家

和國際學術界斷絕交流

隱姓埋名17年後

王淦昌終於恢復了自己的名字

有一年除夕夜

王淦昌和他的學生鄧稼先

在帳篷里相互敬酒

鄧稼先對他說:

「叫了王京同志幾十年,

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話音剛落

兩個人抱頭痛哭……

鄧稼先

恢復自己的名字後

王淦昌的生命里

彷彿只剩下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搞科研

普通人努力追求的名利

在他眼裡就是浪費時間

他辭去了核工業部副部長

辭去了原子能研究所所長

辭去了核物理學會理事長

但生命中有一件事他將永遠不會辭去:

搞科研

當看到電影里

蘇聯科學家巴甫洛夫

90多歲還在搞科研時

他高興的像個孩子

說:我還可以搞好多年的科研呀

他一分一秒都不想浪費

知道我們能源短缺

他去研究核聚變搞核能發電

知道我們科技力量薄弱

他和多位科學家聯名上書

搞提高我們科技水平的「863計劃」

在他和其他科學家的努力推動下

這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863計劃倡導者 (左三 王淦昌)

他真的像巴甫洛夫一樣

一直干到了90歲

探測中微子、宇宙線研究

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兩彈突破

大型X光機、慣性約束聚變……

這些我們普通人

連名字都看不懂的成果

他出了一項又一項

有人說:

王淦昌這一生的成就

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項

就足以在中國科技發展

乃至世界科技發展歷程中名垂青史

1997年夏天

本就年高體弱的他

被無名氏騎車人突然撞倒

摔成骨折重傷

流了一地的血

然而

那個騎車的人

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旁邊路過的人也視而不見

他們並不知道

此刻躺在地上的是這樣一位國寶級人物

是被大家稱為

「中國核彈之父」的人

最後

還是兩個過路的老人

把王淦昌送到了醫院

我知道無論被撞倒的是誰

肇事逃逸都不應該

可如此高齡的王淦昌

身體根本就經不起折騰

躺在病床上的他

越來越嚴重

後來就連話都講不了了

可是這個幹了一輩子的人啊

就是不肯停下來

有人回憶最後一次

向王淦昌彙報工作的情況

他們說:

我們的物理實驗準備已完成

即將開始作實驗了!

可躺在病床上的王淦昌

連話都講不出來了

卻還在努力回答

他用力睜大眼睛,雙手合攏

表示贊成

1998年12月10日

為國家操勞了一輩子的王淦昌

終於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甚至都沒有來得及等到

國家給他的卓越貢獻送上勛功章

1999年9月18日

「兩彈一星」表彰大會召開

國家決定授予于敏、朱光亞、錢學森..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追授王淦昌、鄧稼先...郭永懷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看到「追授」兩個字

蛋蛋姐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一幕

他終究是沒能親眼看見

就差那麼短短的一年

今年是王淦昌去世20周年

這20年間

有核彈鎮守國家

我們加入世貿組織

開展一帶一路,迅速發展經濟

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

從1998年的5160元

增加到2017年的25974元

我們舉辦了奧運會、世博會

等一系列世界性會議

我們的航母下水、飛機上天

自己造了天眼

量子計算機走在世界前列

當年他和其他科學家努力倡導的「863計劃」

已結出了累累碩果

可是他卻永遠都不會知道了

當然,我們也不會知道他

更不會知道

今年是他去世20周年

畢竟,他的工作要隱姓埋名17年

畢竟當年路人撞倒

無數人從他身邊路過的時候

都不會知道

他們身旁的是「中國核彈之父」

更何況是我們呢

我也知道

當他3次錯過諾獎的時候

當他主動淡出世界科學界的視線

投身西北大漠的時候

他就已經放棄了名和利

淡泊名利,家國天下

這也是中國科學家

歷來都有的風骨

但在蛋蛋姐看來

我們卻不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

因為,今天的勛功章有他一份

而我們,該讓付出的人皆有所得

對不起,王老

直到今天才把你介紹給大家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