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主義形式各異。歐洲式強調「紅色」美國的「邪惡」:白宮中先開槍後提問的牛仔,身背《聖經》走在權力通道中的原教旨主義者。穆斯林式則完全不同,許多穆斯林指出「藍色」美國的「恐怖」:同性戀,家庭破裂,以及瑣碎、物質庸俗,甚至違背道德的流行文化。

  後一種觀點在全球許多傳統文化中都很普遍,這是危險也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它助長了美國價值觀危害傳統生活方式的觀點,這種態度會發展成一種反美病態,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9·11襲擊。  當然,歐洲和穆斯林的反美主義都只把重點放在美國的一個方面、美國人明白,美國流行文化和他們實際的生活方式其實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大多數外國人並不知道,他們在電影和電視上看到的美國通常就是他們認為的美國。

  伊朗人阿夫欣·穆拉維對記者說:「有人說要自由,你知道這些受外國思想啟發的人要的是什麼嗎?他們要的是賭博、喝酒以及把惡習帶人穆斯林世界的自由。這就是他們想要的自由。」

  著名的中東問題專家伯納德·劉易斯說,美國向伊斯蘭國家採取的最強有力衝擊是「美國墮落和放蕩的生活方式」。

  一些穆斯林把憤怒的焦點集中在美國的主要原因在於,是美國文化(而不是瑞典文化或法國文化)進入了伊斯蘭社會每一個角落和縫隙中。

  非洲、南美洲、中東和亞洲的一切傳統文化都對美國產生了一種文化反衝。這種抵制集中體現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提出的一句口號上:「非西方化的現代化。」這意味著傳統文化想要繁榮和技術,但不要美國文化的價值觀。

  在9·11襲擊後公布的一盤錄像帶中,本·拉丹說,伊斯蘭教面臨自穆罕默德時代以來最大的威脅。他怎麼會這麼想呢?不是因為駐紮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美軍,也不是因為以色列。本·拉丹所指的威脅是美國價值觀的滲透,這種價值觀越來越多地進入到穆斯林的生活中,改變著他們的社會,破壞著他們的傳統價值觀和宗教信仰。

  我們回想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中對於撒旦的傳統理解,說撒旦不是一個侵略者,而是一個誘惑者,這就能更好地理解穆斯林世界通常會把美圍稱為「大撒旦」了。在《古蘭經》最著名的章節中,它把撒旦描述成「竊竊私語的陰險誘惑者」。

  對許多美國自由主義者來說,流行文化反映了個性的價值觀、個人的獨立和表達的自由,因此它被看作是一種道德成就。但從世界上的傳統社會,尤其是穆斯林世界人們的角度來看,這只不過是無恥地宣揚墮落。

  因此虔誠的穆斯林對於這種新的美國道德滲透到他們的世界感到極其厭惡就不足為奇了。他們擔心這種新道德會破壞他們的宗教和生活方式。

  美國人所能做的最佳選擇是向穆斯林和世界傳統社會的人們展示他們不常見的「另一個美國」。布希和他的政府發言人們應該在講話中更多地強調保守和虔誠的美國的價值觀,他們不應懼怕公然反對無恥和有害的美國文化輸出品。

  此外,我們應竭盡所能停止向海外宣揚惡劣的美國價值觀。例如在聯合國,美國應與穆斯林、印度教徒、佛教徒和其他人合作,遏制左派組織在全世界推動把激進的女權運動、同性戀、賣淫和色情文化變成國際法規定的「權利」。而且,美國自身也應樹立社會禮儀和傳統的家庭價值觀。

  通過宣揚忠於猶太教和基督教並存社會的傳統價值觀,我們就能減少穆斯林中的反美主義趨勢,削弱激進的伊斯蘭教對全世界傳統穆斯林的吸引力。(作者:迪內希·迪索薩,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