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說,他住在六樓,他想自殺了。他還問,若是從六樓跳下去,會不會死?

聽他講完,我就掰開了、揉碎了地告訴他我是多麼不建議跳樓,無論樓層有多高。

1.

你想呀,如果樓層不夠高,再加上樓底下還有線纜、灌木、草皮……,那麼縱身一跳的結果會是怎樣的?

可以想像,多半是不能立時斃命的——不是傷了這裡,就是折了那裡。這還不算什麼,還有更糟糕的呢。

更糟糕的是橫生枝節,落下個終身殘疾,完全無行動能力了,得有人照顧喫喝拉撒,那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這種生活是你想要過的生活嗎?不是!

這種自找不痛快的事情能做嗎?不能!

2.

有人可能會在想,現在高樓那麼多,找幢足夠高的樓跳下來就好了。問題是,跳高樓就那麼保險了嗎?未必!

說到從高樓跳下,還有極可怕的事情呢。那便是,有調查發現,一些從高樓跳下的人並不是摔死的,他們在落地前就已經死了——嚇死的。

之所以選擇死亡,不正是為結束眼前的痛苦嗎?可偏偏選擇了將自己置於更痛苦、更恐怖的情境中,那是多麼的不明智,也多麼的殘酷呀?

…………

默默的心疼三秒鐘!

3.

更讓人心疼的是,還有研究發現,很多跳樓的人,跳到一半就後悔了;跳樓生還的人是這樣,我相信,很多跳樓死亡的人在下墜的那幾秒鐘,一定也是悔青了腸子的。

可惜呀,來不及了!

到那時,怎麼辦呢?

說到這裡,我想起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個案例。

有一個姑娘長期被抑鬱情緒困擾著,跳樓自殺的心都有了,還幻想著藉此機會能在死前能體驗一把自由飛翔的快感,但是她也擔心跳到一半會後悔。為此,機智如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去蹦極。

結果,她不是跳到一半才後悔的,而是跳出去的那一瞬間就後悔了。蹦極的整個過程中,她死死地抓著自己的頭皮;據她講,那是種完完全全身不由己的感覺——什麼都抓不住,什麼都控制不了。

那次經歷讓她意識到,原來她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渴望死,對於「活著」她還是有期待的。

有趣的是,她的抑鬱情緒從那時開始好轉了。

4.

話說回來,即便你運氣很好,成功地把自己摔死了,可你想過那畫面沒有呢?

那畫面一點也不難想像的:衣冠不整,灰頭土臉,腦漿迸裂,血液橫流……。且不論這畫面嚇人不嚇人,但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死之靜美」的,對不對?

說句迷信的話:在你靈魂出竅,裊裊飛升的時候,低頭看到這樣的畫面,會作何感想呢?

我覺著,無論生,還是死,沒有「審美」的事情都是不值得做的;這是態度。

5.

說了這麼多,歸結起來就一句話:我不建議誰誰誰自殺,更不建議誰誰誰跳樓,任誰都得再好好地想一想。

我個人的意見是:當你覺得「與其面對,不如去死」的時候,是你強行把問題變得比「去死」還要可怕;如果不去死,或者緩一緩,事情其實也沒那麼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