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吴珮均报导)

心律调节器已发明超过五十年,传统心律节律器包括电池本体与导线二部分,随著时间演进,电池与导线的科技持续进步,尽管电池体积已经少于二十毫升,电线的长期妥善率也超过九成,但仍有不少病患发生相关的并发症。而新的无导线心律调节器,则可以有效预防大部份并发症的发生,外观上没有皮下的电池,也没有导线的存在,更不会占用静脉血管,对于特殊状况的病人可说是ㄧ项新选择!

传统无导线心律调节器 并发症出现死亡率增

早期无导线的心律调节器,以短期而言,植入手术时,穿刺血管与建立电池囊袋相关的并发症约为百分之三;长期的并发症则为百分之五,这些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为囊袋感染,可能导致心内膜炎、菌血症,甚至败血性休克;一旦发生此类并发症,短期与长期死亡率均大幅增加。

除此之外,因传统节律器易因导线造成静脉阻塞,或是占用其他医疗,如洗肾、装置人工血管等,所需使用的静脉血管,因此成为多重慢性病患者相当严重的问题。

缺乏适当静脉管路、在意身体外观、易发生感染者的新选择

无导线心律调节器目前不仅成功克服早期电池容量的科技瓶颈,且在正常情况下也能提供维持心脏十年跳动所需的电量。台中荣民总医院体系心脏血管中心,目前已成功装置九例,病患满意度相当高,除了是缺乏适当静脉管路放置导线病患的优先选择之外,对于身体外观非常在意或是容易发生感染的族群,无导线心律调节器也是一个相当好的治疗方式。

无导线心律调节器 可避免导线及囊袋并发症

中荣心脏血管中心廖英杰医师表示,无导线心律调节器是心律调节器的一大革命,避免了导线及囊袋相关的并发症,病人外观上也与常人无异,不再有胸口上电池的印记。另外,也深深感受到新科技带来的方便与安全,相信这类仪器的使用势必越来越广泛,成为将来心律调节器的主流,以造福广大的病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