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需要繼承,但也需要與時俱進。

跪拜禮和磕頭禮都是傳統禮儀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鄉味濃厚點地方還存在著。

尤其是在重大場合,這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禮儀內容和環節。比如結婚,老人過壽,親人葬禮等儀式上都會行大禮。

但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可以採用鞠躬、敬茶、敬酒、獻紅包的方式來取代比較合適。

因為對老人的尊敬是一種孝心的表現。它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不必拘泥於磕頭這一種。

老人需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內容。

聽話照做,最讓老人開心了,老人需要的是關心,是孩子的一張笑臉,是熱情的相擁,有時候也會是一個問候的電話,一聲親切的稱呼。

尊重老人是我們每個人的必備課程,好好完成這堂課的內容,做好自己的作業。這就需要用我們的行動來證明。


謝謝邀請。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淵源流長,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新年伊始的日子裡把第一個吉祥如意的祝福送給含辛茹苦把你養大的父母,行磕頭拜年的表達方式,應該傳承下去,讓孩子們從小在心中記住這種拜年的方式。

為人父母,方知父母恩。在平日的生活中也要照顧好父母,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愛。「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動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人類啦。

好的傳統習俗必須傳承下去!


謝邀,老農認為拜年這個傳統應該繼續傳承,但拜年的方式要根據長輩的意願而定,有的老人喜歡晚輩跪拜,也有的老人思想比較開明,聽兒句祝福的話就很滿足足。

以老農來說,老母親八十多歲,喜歡晚輩行跪拜禮,所以老農每年都是以跪拜給老母親拜年,而我的孩子我從不讓他們給我以這種方式拜年,說一句祝福的話即可。


好的傳統必須要繼承下去,中國是一個十分重孝道的國家,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都不稀奇,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給長輩磕頭也是孝道,

父母長輩都不容易,不忘他們的養育之恩,一年只磕這一次頭,算是回報他們的一點點心意,這也是一種禮儀,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萬萬丟不得


中國是儒教文化,雖然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禮」作為文化特有內涵和形態,當然非常重要,但並非一切就是都符合社會發展,而必須要在發展中得到修飾完善,所以說,我們的所有文化與所有事物一樣,也會存在糟粕,那麼禮儀動態形式多種多樣,可以語言祝福,簡單而便利。磕頭,是禮儀的一個動作,沒有必要將此拿到一個檯面來主張。所以,我認為親情應更注意內涵,而沒必要履行個動作。


早就不興跪拜磕頭式拜年了,拱手禮(份稱作揖)因其簡單易行已經事實上淘汰了跪拜禮。即使提倡繼承跪拜禮,或者說應該去傳承這傳統,估計也沒什麼效果,畢竟這是個很私人的行為,是個人自由。強推易引起受眾反感,不過大多數人應該對他人行跪拜禮是持理解包容態度的。


謝邀!小輩在年初一早給長輩三跪九叩頭這↑傳統不應廢除,應保留。但平時在我們家只是小不點(幼兒)圖節日喜氛和找樂,目的叫長輩多給紅包,略大的小輩(上小學,中學)就不願意了,有的直接叫長輩或喊爺爺,奶奶好或者阿公,阿婆春節好!此時長輩開始分發紅包,在我們合肥一般在吃年飯前進行。初一老傳統雙手拱禮(平輩,鄰里,單位拜年)互雙呼:節日好,安康吉祥!


每個地方的行禮方式都不同,主要是開心就行


謝邀。該不該您說了算。


講究些禮節是正確的,從小給該孩子立下些規矩,孩子也習慣,大人也高興。可是,這些禮節荒蕪了,重新做起也不容易。還是順遂自然吧。孩子能起床一起吃個餃子,也就OK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