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彩電要“變天” YouTube電視或迎爆發前夜? 科技 第1張

藍科技】周涵

61%年的美國年輕人正在用互聯網看電視。

結論背後傳遞出有效的價值是,美國電視行業或面臨巨大的變革。從傳統有線電視入口觀看節目的人正在減少,取而代之的互聯網電視影響的人羣不斷放大。在這一趨勢背後,傳統電視和互聯網電視處於迭代交匯處。

如果市場繼續沿着互聯網電視的趨勢往前走,那麼傳統電視必須要遵循互聯網電視的邏輯,否則,幾年後傳統電視的天下真可能要逐漸減弱直至消失。

傳統電視有兩種焦慮,而互聯網電視有兩種不確定性,這是美國甚至全球當下電視產業面臨的真實現狀。歸根結底,影響電視產業走向的消費者,他們的意識形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這纔是根本所在。傳統電視的兩種焦慮是轉型為互聯網電視,內容接口如何嫁接?未來的電視技術並不是消費者所關注的,電視將進入內容為王的時代。第二種焦慮是技術研發投入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未來卻很有可能幹不過依靠代工起家、卻有內容和用戶羣的互聯網電視。

互聯網電視的兩種不確定性是,內容優先還是通過先進的技術來驅動內容?是創造用戶需求,還是用戶創造內容,然後激發起全民更多的參與感,讓電視重新煥發生機?

互聯網電視也在摸着石頭過河,之前並沒有成功的案例可循。不過,瞭解互聯網電視的發展趨勢並不太難的事情。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90和00後的需求,就能看到未來的趨勢。

北美地區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互聯網電視及年輕的用戶,或許他們能夠引領趨勢。影響年輕消費者選擇互聯網電視的原因是:

美國運營商頻道打包導致價格較高、Netflix、Hbo、Amc自己提供付費內容吸引了年輕用戶、YouTuber網絡電視和亞馬遜正用海量原創內容搶佔年輕用戶。

Brown是一位23歲的年輕人,喜歡搖滾、喜歡電競、喜歡旅遊、喜歡網絡短視頻。當然,也喜歡美國大片。

平時,他看電視的方式是通過互聯網流媒體,而他之所以放棄傳統有線電視,是因為網絡內容更符合他的訴求,觀看方式更為靈活多樣而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

這一特徵與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非常吻合。美國年輕人觀看視頻內容前六名的網站依次是:Hulu、Netflix、亞馬遜、Hbo、YouTuber以及Sling TV。

這和中國的情形非常類似。中國市場上優酷、愛奇藝、騰訊等視頻內容成為越來越多年輕的喜愛,這對傳統電視包括運營商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美國也是如此。2018年美國破尤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美國約有六成的年輕人主要使用在線流媒體來觀看電視節目。Netflix和HBO Go等在線流媒體服務的興起極大地改變了美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觀看習慣。

有61%的18-29歲的人表示他們現在看電視的主要方式是使用互聯網上的流媒體服務。相比之下,31%的人表示他們主要通過有線或衛星訂閱觀看。其他年齡組不太可能使用互聯網流媒體服務,更有可能將有線電視作為他們觀看電視的主要方式。

總體而言,59%的美國成年人表示有線電視連接是他們觀看電視的主要方式,28%的人會選擇流媒體服務,9%的人表示他們使用數字天線。其他調查結果如下: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通過有線電視觀看方式(63%對55%),男女通過在線流媒體看電視的比例為(31%對25%)。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更願意選擇在線流媒體看電視。大約三分之一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表示他們主要通過流媒體觀看。

相比之下,22%擁有高中文憑或更低學歷的人、收入低於30000美元的家庭比其他人更有可能選擇依靠數字天線觀看電視。

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互聯網和應用程序將人們的訪問途徑轉移到了互聯網媒體。以前,電視一直是美國人的主要新聞來源,但現在,互聯網作為常規新聞來源遠遠超過電視。

美國人不僅以新的方式與媒體互動,而且人們通往信息和娛樂的途徑也在不斷變化。

例如,85%的成年人在移動設備上獲得新聞,超過一半的人接收關於突發新聞和其他活動的實時警報,例如他們的朋友發布的新社交媒體帖子。

這對中國彩電品牌而言,進入美國市場需要遵循本地消費者的發展趨勢。中國電視進入美國亟需補位短板——內容短板。

換句話說,在電視技術同質的情況下,未來在北美地區誰能擁有更多的讀者,不再於技術的創新能力,而在於海量的內容以及與消費者有強烈的互動性,這纔是根本所在。

所以,中國電視進入北美地區,未來要想有更好的用戶,不能主打技術品牌,而是舉旗海量內容這張王牌,這比先進的技術更有吸引力。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