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於灌輸有著諸多的論述。他們不僅提到了封建統治者和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的反面灌輸,也談到了社會主義者的正面灌輸,並說明了正面灌輸應當注意的一些問題。他們的論述對於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輸什麼、誰來灌輸和如何灌輸等問題給出了啟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的精神與此是相一致的。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灌輸

  灌輸曾經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而筆者曾在《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質、原則和方法》一文中分析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應當是說服,而灌輸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灌輸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這門學科的研究內容,是這門學科獨立性的標誌之一。要對各種灌輸形式的針對性、有效性、時間性、所需要的條件和實施步驟及其反饋,以及灌輸與反灌輸等進行系統的研究。下面我們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中進一步全面考察他們關於灌輸的理論並從中得到一些啟示。我們發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的精神與此是相一致的。

  一、馬克思恩格斯關於灌輸的論述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書信中,多次提到「灌輸」這個詞。這首先是因為,儘管「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2]P52,但這種思想能夠占統治地位即為廣大被統治階級所順從,靠的主要是「灌輸」這個手段。例如,「資產者認為道德教育就是灌輸資產階級的原則」[3]P648。同時,「灌輸」的不僅是思想和意識,還包括謊言。在巴黎公社事件後,恩格斯在給他媽媽的信中就提到,「你們只有從《科倫日報》和《愛北斐特日報》上得到消息,而這兩家報紙簡直是向你們灌輸謊言。」[4]P307

  為了保證灌輸的實施,統治者還在現實生活中採取了種種措施。例如,中國古代君主實行科舉制度,從接受統治階級儒教思想的人員中選拔官員,鼓吹半部《論語》治天下。而當年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為了向幾乎已經不信教的重理智的官僚國家灌輸基督教思想,也是想盡一切辦法鼓勵大家去做禮拜:「他就採取措施使一般人、特別是使官吏們更經常地上教堂,要求人們更嚴格地遵守禮拜日的規定,擬定出更嚴峻的離婚法;整頓(有的地方已經開始)神學院,在神學考試中虔誠重於知識,許多官職大半由信教的人接任;此外他還採取了許多其他眾所周知的辦法。這些措施和辦法可以證明: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是怎樣頑強地力圖重新把基督教直接灌輸到國家裡去,按照聖經道德的誡命制定國家法律。」[5]P537然而,「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在1848年之後,儘管有『英勇軍隊』,卻不能把中世紀的行會制度和其他浪漫的狂念,灌輸到本國的鐵路、蒸汽機以及剛剛開始發展的大工業中去」;「經濟發展總是毫無例外地和無情地為自己開闢道路,最近這方面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我們已經提到過的法國大革命。」[6]P199

  另一方面,灌輸並不是統治階級的獨享的專利。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信中曾提到艾韋貝克「不得不把千辛萬苦地印入自己腦海里並且同樣千辛萬苦地灌輸給工人們的一些空話,又從自己和工人頭腦中再清除出來。」[7]P59恩格斯在給庫格曼的信中也曾指出,「要想清除掉李卜克內西系統地灌輸給工人的南德意志共和主義小市民的狹隘觀點,那就困難得多。」[8]P609而反對馬克思的巴枯寧分子也主張灌輸:「用徹底研究社會生活現象的辦法從我們時代的要求中,從人類深心的願望中引出這一思想,然後力求將這一思想灌輸到我們的工人組織中去——這就是應抱的目的,等等。」馬克思和恩格斯對此批評道,這些先生們「將用它絕不會有任何成果的『徹底研究』的辦法引出思想。『然後』由他們將它『灌輸到我們的工人組織中去』。對他們說來,工人階級是原料,是一堆雜亂的東西,要使它成形,須經他們的聖靈的吹拂。」[9]P45

  當然,灌輸其實是一個中性詞,灌輸的東西並不都是不好的、錯誤的東西。例如,恩格斯曾提到優秀的德國畫家許布納爾的一幅畫:「從宣傳社會主義這個角度來看,這幅畫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冊子大得多。它畫的是一群向廠主交亞麻布的西里西亞織工,畫面異常有力地把冷酷的富有和絕望的窮困作了鮮明的對比。……這幅畫在德國好幾個城市裡展覽過,當然給不少人灌輸了社會的思想。……事實上社會主義今天在德國所佔的地位已經比它在英國所佔的地位優越十倍。」[10]PP589-590

  而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進行灌輸。馬克思曾經提到,他曾把反俄情緒作為最無害的抗毒素灌輸給波克罕[8]P178。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信中曾經提出,「如果你能向波爾恩灌輸一點東西,他將能寫出很好的演講詞。」[7]P124而馬克思在給恩格斯的信中提到哈尼時曾指出,「他有兩重精神,一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灌輸給他的,一是他自己固有的。前者對他來說是一件約束瘋人的緊身衣。後者是他的本性。」[7]P215馬克思還批評《哥達綱領》起草者歪曲了「那些花費了很大力量才灌輸給黨而現在已在黨內扎了根的現實主義觀點。」[11]P23

  不過,馬克思恩格斯對於灌輸也存在著清醒的認識。「即使掌握了從一個大民族本身的生活條件中產生出來的出色理論,並擁有比社會主義工人黨所擁有的還要高明的教員,要用空談理論和教條主義的方法把某種東西灌輸給該民族,也並不是那樣簡單的事情。」[12]P314恩格斯指出,「對於三年來新補充的七十萬人(只計算參加選舉的人數),不可能象對小學生那樣進行注入式的教育;在這裡,爭論、甚至小小的爭吵是必要的,這在最初的時候是有益的。」[12]P435恩格斯還指出,「不要硬把別人在開始時還不能正確了解、但很快就會學會的一些東西灌輸給別人」[13]P576;「我們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愈少從外面把這種理論硬灌輸給美國人,而愈多由他們通過自己親身的經驗(在德國人的幫助下)去檢驗它,它就愈會深入他們的心坎。」[13]P584「不能一開始就硬塞給他們理論,但是他們自己的經驗、自己的錯誤和這些錯誤的可悲後果最後會教育他們重視理論,那時一切都會就緒的。」[12]P339

  二、列寧關於灌輸的著名論斷

  關於灌輸,列寧有一個著名論斷,成為後來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灌輸理論的肇始:「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各國的歷史都證明:工人階級單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聯主義的意識,即確信必須結成工會,必須同廠主鬥爭,必須向政府爭取頒布對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14]P29。

  而列寧的這個觀點源自考茨基談到奧地利社會民主黨的新綱領草案時所說的一段話:「在我們那些修正主義批評派中,有許多人以為馬克思似乎曾經斷言經濟發展和階級鬥爭不僅造成社會主義生產的條件,而且還直接產生認識到社會主義生產是必要的那種意識。於是這些批評派就反駁道,資本主義最發達的英國,對這種意識卻是最陌生的。……現代社會主義意識,只有在深刻的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才能產生出來。其實,現代的經濟科學,也象現代的技術(舉例來說)一樣,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條件,而無產階級儘管有極其強烈的願望,卻不能創造出現代的經濟科學,也不能創造出現代的技術;這兩種東西都是從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出來的。但科學的代表人物並不是無產階級,而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現代社會主義也就是從這一階層的個別人物的頭腦中產生的,他們把這個學說傳授給才智出眾的無產者,後者又在條件許可的地方把它灌輸到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中去。可見,社會主義意識是一種從外面灌輸到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中去的東西,而不是一種從這個鬥爭中自發地產生出來的東西。因此,舊海因菲爾德綱領說得非常正確:社會民主黨的任務就是把認清無產階級的地位及其任務的這種意識灌輸到無產階級中去。假使這種意識會自然而然地從階級鬥爭中產生出來,那就沒有必要這樣做了。」[14]P37

  但是,考茨基的這段話明顯地將科學與意識混為一談了。如果說在馬克思恩格斯所領導的國際工人協會在英國創辦之後,英國工人還缺乏現代社會主義意識,那麼,這既不是由於缺乏馬克思主義者的灌輸,也不是由於自發的工人運動只能形成並且只會堅守工聯主義的意識,而是由於英國的其他特殊條件造成的。早在1845年,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恩格斯就指出,「貧困教人去祈禱,而更重要得多的是教人去思考和行動。英國工人幾乎都不會讀,更不會寫,但是他們自己的和全民族的利益是什麼,他們卻知道得很清楚。資產階級的特殊利益是什麼,他們能夠從這個資產階級那裡得到些什麼,他們也是知道的。雖然他們不會寫,可是他們會說,並且會在大庭廣眾之中說。雖然他們不會算,可是他們對政治經濟學概念的理解足以使他們看穿主張取消穀物稅的資產者,並且駁倒他們。雖然他們完全不了解教士們費盡心機給他們講的天國的問題,可是他們很了解人間的即政治的和社會的問題。」[10]PP398-399「英國人的積極抗議是不會不發生影響的:它把資產階級的貪得無厭的慾望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使工人對有產階級的社會的和政治的萬能權力的反抗不致消沉下去。它同時也向工人證明,要粉碎資產階級的勢力,除了工會和罷工,還需要更多的東西。」[10]P506也就是說,現實的鬥爭已經教育工人階級去超越工聯主義。而在1854年英國工人階級就在曼徹斯特創辦了工人議會並邀請馬克思作為名譽代表參加,這個工人議會要比俄國工人創辦的蘇維埃早了半個世紀。但是,英國資產階級的世界壟斷地位,使得他們得以用小恩小惠來收買本國工人階級中的一些上層人士,消解工人的社會主義意識。恩格斯曾就此指出,「參與世界市場的統治,過去是而且現在依然是英國工人在政治上消極無為的經濟基礎。他們既然充當了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利用這種壟斷地位的尾巴,並且畢竟總是分享資產階級的利潤,那他們自然就會在政治方面充當『大自由黨』的尾巴,而這個黨又給他們一些小恩小惠,如承認他們有建立工聯和罷工的權利,不再堅持無限制的工作日,並給予那些報酬較高的工人以投票權。但是,一旦美國和其他工業國家的聯合競爭,對這種壟斷打開一個相當大的缺口(在鐵的方面,這已為期不遠;在棉花方面,可惜還很遠),那時你就會看到,這裡將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13]PP59-60

  事實上,儘管第二國際的領導人在一戰爆發時用機會主義取代了馬克思主義來向各國工人階級進行灌輸,儘管考茨基在報刊上硬要工人相信各交戰國的社會黨人之間就反戰行動達成協議是不可能的,但交戰的英德兩國的工人士兵卻舉行了聯歡,在兩軍戰壕之間的地帶進行了友好接觸。[15]P182這一聯歡事件所表達出來的決不是工聯主義意識而只能是列寧所說的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個意識也不能算是誰從外面灌輸給英德兩國工人的。相反地,倒是列寧知道這個消息後,才號召支持各交戰國士兵在所有的戰壕內和整個戰場上舉行聯歡。而當蘇俄紅軍反擊波蘭白軍的攻擊,兵臨華沙城下時,英國政府對蘇維埃俄國政府提出了最後通牒。這時,「雖然英國工人的領袖中十分之九是奸詐的孟什維克,工人們還是用成立『行動委員會』回答了這一舉動。……『行動委員會』也是不分黨派的全體工人的聯合組織。這個聯合組織同政府分庭抗禮,而其中的孟什維克也不得不採取半布爾什維克的立場。」[16]P278儘管這個超越工聯主義的行動委員會的創立與蘇俄紅軍的勝利進軍有關,但很難說這種意識是誰從外面灌輸給英國工人的。

  其實,列寧也曾提到,不能說工人不參加創立思想體系的工作。「但他們不是以工人的身分來參加,而是以社會主義理論家的身分、以蒲魯東和魏特林一類人的身分來參加的,換句話說,只有當他們能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他們那個時代的知識並把它向前推進的時候,他們才能在相應的程度上參加這一工作。」[14]P38既然如此,那麼當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科學理論時,同樣可以認為他們也不是以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身分,而是以社會主義理論家的身分來創立的。

  應當說,現代社會主義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頭腦中產生出來時,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與工人階級的實踐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事實上,《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被人邀請的情況下寫出來的,而邀請者顯然不會只有工聯主義的意識。

  總之,馬克思和恩格斯並不認為他們在社會主義意識方面對工人階級進行了灌輸,他們也一再強調工人階級的解放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恩格斯在馬克思去世後評價馬克思的貢獻時也沒有提到馬克思曾經灌輸了什麼意識。

  當然,列寧主張從外面把社會民主主義即現代社會主義意識灌輸給工人階級,尤其是相對落後國家的工人階級,也沒有錯。畢竟,要讓工人階級自發地產生這些意識,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和付出不斷遭受挫折的巨大代價。既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已經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就要利用這個發現推動歷史的進步,加速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意識的形成,就像如今學校的課堂上會講授科學知識和灌輸科學意識,而不是等著學生們自己去重新發現人類花費了上千年的時間早已發現了的科學道理並自發地產生科學意識一樣。

  三、列寧關於灌輸的其他論述

  按照前面引述過的恩格斯的說法,不要把別人很快就會學會的一些東西灌輸給他們,但是對於別人不是很快就會學會的東西,灌輸無疑會起到節省時間,進而大大降低在黑暗中摸索的代價的作用。而列寧也曾指出,「俄國社會主義者越是迅速了解在現代知識水平上,不可能有馬克思主義之外的革命理論,越是迅速集中他們的全部力量來把這個理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運用於俄國,革命工作的成功就會越可靠越迅速。」[17]P293他還批評,「有人說我們應該把政治自由思想「逐漸地」灌輸給群眾,好象我們一直把這些思想向群眾灌輸得太快了,應該放慢一點,節制一點,這不能不說是態度冷淡和目光短淺!!」[18]P293他還強調,馬克思為了推動德國發生革命,也曾在「《告同盟書》中向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盟員們強行灌輸(請原諒我這麼說)現在我們看來是初步常識的真理。」[19]P227

  的確,俄國十月革命能夠迅速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俄共(布)在俄國人民中間進行了有成效的灌輸。「正是我們灌輸到廣大人民群眾意識中去的這個政策,『政權歸蘇維埃』這個口號,使我們能夠在十月間在彼得堡十分容易地取得了勝利,並把最近幾個月的俄國革命變成了一次全面的勝利進軍。」[20]P2

  在這裡,我們看到被灌輸的不僅僅是意識和思想,甚至還可以包括政策和口號等;而且灌輸的對象也不僅僅是工人階級,還包括更廣大的人民群眾。「為了向工人灌輸政治知識,社會民主黨人應當到居民的一切階級中去,應當派出自己的隊伍分赴各個方面。」[14]P76「保持知識分子和小市民急於拋棄的革命鬥爭傳統,發揚和鞏固這種傳統,把它灌輸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識中去,把它帶到必然到來的民主運動的下一次高潮中去。」[21]P32而為了進行有成效的灌輸,列寧強調要把「理論通俗化」[17]P284。而為了吸引無產階級中水平低的最不開展的部分,列寧指出,要「善於適應最低的理解水平,習慣於把『眼前的要求和利益』提到首位」[18]P233,「要善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並且能夠藉助於日常生活中他們所知道的事實」[18]P277,「」。當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工人的覺悟程度,而不是忽視工人的「先進部分的利益和要求,企圖把它降低到水平低的部分的認識水平」[18]P277。

  在列寧關於灌輸的論述中,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就是他多次提及來自資產階級方面的反面灌輸。例如,「『批評自由』就是機會主義派在社會民主黨內的自由,就是把社會民主黨變為主張改良的民主政黨的自由,就是把資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因素灌輸到社會主義運動中來的自由。」[14]P8「俄國解放聯盟中央委員會打著非黨立場的幌子向工人拋出資產階級論調,向他們灌輸資產階級思想,用資產階級的煙霧模糊他們的社會主義意識。」[19]P269「立憲幻想,這是現在立憲民主黨的數百萬份報紙趁社會主義報紙被迫沉默的時機,向人民頭腦中灌輸的政治機會主義的和資產階級的毒素。」[22]P314等等。還有一些反面的灌輸則來自當年俄國社會民主黨內部一些成員的錯誤主張。例如,「普列漢諾夫的這種估計引起了數不清的背叛性的評論!無數雙齷齪的自由派的手抓住了他,要把有害的思想和庸俗的妥協精神灌輸給工人群眾!」[21]P40「亞·波格丹諾夫的整個寫作活動不外是企圖向無產階級意識灌輸經過粉飾的資產階級哲學家的唯心主義概念。」[23]P366

  除了反面灌輸之外,列寧也注意到了灌輸中一些錯誤做法。例如,他批評,過去和現在「都有一些人肆意歪曲學校不脫離政治的原則,簡單生硬地把政治灌輸給尚未準備好接受政治的正在成長的年青一代。毫無疑問,我們將堅持不懈地同這種隨心所欲地運用基本原則的行為作鬥爭。」[24]P422

  顯然,正面的灌輸如果不克服錯誤的做法,不與種種反面灌輸進行鬥爭,就不能順利地進行。而正面的灌輸要能最終達到效果,還得依靠實踐的驗證來說服群眾。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需要通過革命鬥爭的實踐灌輸給工人群眾。」[25]P24「不能採用向工人劈頭蓋腦地灌輸一大堆理論論證的辦法。」[16]P329「資本主義愈發展,政治鬥爭愈尖銳,就有更多的人相信我們的話,相信我們的話被實際生活(或者說被歷史)所證實。」[26]P166「我們提出的『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已經經過群眾長期歷史經驗的實際檢驗而成為他們的切身要求。」[20]P3

  最後,在談到培養共產主義青年時,列寧深刻地指出,「培養共產主義青年,決不是向他們灌輸關於道德的各種美麗動聽的言詞和準則。……訓練、培養和教育要是只限於學校以內,而與沸騰的實際生活脫離,那我們是不會信賴的。」[16]P307

  四、幾點啟示

  一直以來,有人把灌輸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但是,在上面所引述的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論述灌輸的地方,灌輸都是不能當作原則來使用的,而只能當作方法來使用。當然,這裡所說的「方法」,不是指具體的操作方式,比如如何在課堂里進行講授,要不要進行街頭宣講,如何藉助記錄片和電視劇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而是指總體意義上的方法。也就是說,這些課堂講授、街頭宣傳、電視教育都只是在進行灌輸。

  因此,這些幾乎都是在《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質、原則和方法》一文所不曾提到的論述,但仍然支持該文的結論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灌輸,是同一切鞏固非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企圖作鬥爭,使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持續和高強度地接觸廣大人民群眾。」

  而從本文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引述中,還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問題的啟示。

  一是灌輸什麼的問題。首先要灌輸的還是社會主義意識和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要排除資產階級思想對於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意識的干擾。其次要灌輸的是共產主義思想、現實主義的觀點和馬克思主義理論。這都要求使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夠接觸到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要「接觸到無產階級中水平低的最不開展的部分」[18]P23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等等都是與此相一致的結合當前中國實際的具體指示。

  二是誰來灌輸的問題。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黨員幹部,理所當然地要負責對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工人群眾進行灌輸外,還要特別注意沸騰的實際生活對於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最終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使得我們所灌輸的思想意識等成為廣大人民群眾自身的要求和追求,並使其重視和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也是為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全黨動手」的原因。

  三是如何灌輸的問題。首先要按不同的理論和覺悟水平區分群眾,分類進行灌輸教育。對於尚未準備好接受政治的正在成長的年青一代,要先使其準備好;對於覺悟水平和理論水平較低的群眾,要善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並且能夠藉助於日常生活中他們所知道的事實;對於覺悟水平和理論水平較高的群眾,則要引導他們完全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理論,並使之能夠運用於實踐。總之,「要用最有效的方式影響自己的聽眾,在闡明某個真理時,要儘可能對他們有更大的說服力,使他們更容易領會,並且給他們留下更鮮明更深刻的印象。」[27]PP21-22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也強調「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

  總之,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灌輸的論述,對於我們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的精神,進一步落實習總書記的講話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余斌:《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質、原則和方法》,載《中國高等教育》2011年第7期。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4]《列寧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5]《列寧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列寧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7]《列寧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8]《列寧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9]《列寧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0]《列寧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列寧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2]《列寧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3]《列寧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4]《列寧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5]《列寧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6]《列寧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列寧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崑崙 0 列印文章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