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本來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陽光明媚,春風和煦,氣候非常怡人。可廣東卻不是這樣,反而常見連綿的陰雨天,通常空氣溼度可達到80%以上,就好像空氣可以擰出水來。

氣候潮溼過度,對人體而言,就是一種致病因素,中醫叫做溼邪。中醫認爲,溼氣重是可以誘發心絞痛的,所以冠心病患者要在春天注意祛溼。

案例

李先生今年62歲,3年前就被診斷出有冠心病。去年曾經做了介入治療,在心臟大血管中放了兩個支架,之後病情比較穩定,基本上很少有心絞痛發作。可是就在昨天晚上,李先生在家喫過晚飯之後,突然感覺胸口悶,還伴有疼痛,透不過氣來。家人見他如此難受,趕緊把他送到醫院急救。在醫院一做心電圖檢查,醫生髮現李先生有心肌缺血。

專家診病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專家王清海教授查看李先生的舌苔,發現舌體顏色很淡,舌面上有一層厚厚的、白色的舌苔,切脈的時候還發現他有明顯的滑脈之象。於是,專家告訴李先生,這次心絞痛的發作主要因當下天氣溼氣重所致,只有把溼氣祛除了,五臟六腑氣機通暢了,心絞痛纔不會發作。

李先生還不解地問,一直以爲心絞痛就是淤血,沒有想到溼氣重也會誘發心絞痛。王清海說,溼氣是一種很常見的致病因素,尤其是廣東的春天,溼氣太重,最容易傷了陽氣,堵塞心臟血管。於是專家給李先生開了一週的行氣化溼的藥物,並且指導飲食配合。

王清海解釋說,溼邪的特點就是粘膩,沉重,纏綿不去,所以春天時身上出的汗都是黏黏的。中醫非常注重氣血二字,溼邪傷人,脾胃受困,氣的運動就會出現異常,導致氣血流通不暢,使人感到胸口憋悶,頭昏沉,口中粘膩,對於原本就有心臟病的人羣來說,溼氣加重了氣血運行不利的情況,血液的正常循環也因此受到影響,最終誘發心絞痛。

建議

所以廣東地區的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冠心病的人羣,在春天一定要注意防溼,建議經常喝一些祛溼茶,比如用木棉花、雞蛋花、扁豆花等泡茶飲用或者用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白芷、土茯苓煲湯,健脾祛溼。

當然,房間裏也可以用一些抽溼設備,比如抽溼機或者空調等減少空氣中的溼度。

王清海 教授

王清海主任中醫師,廣東省名中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全國第四、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第一批全國優秀中醫臨牀人才。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高血壓專家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衛生經濟學會中西醫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基金和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首屆鄧鐵濤中醫醫學獎獲得者。

專長介紹

師從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國醫大師和陝西中醫藥大學張學文國醫大師。中醫基礎理論造詣深厚,從事心血管病中醫臨牀研究30餘年,理論造詣深厚,臨牀經驗豐富, 在中醫藥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慌心跳、氣短、胸悶、胸痛、眩暈、頭痛、咳嗽、水腫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牀經驗,尤其善於運用桂枝、黃芪等通陽益氣、行氣活血、化痰通絡的方法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在治療中醫內科雜病方面也有豐富的臨牀經驗。

學術與成果

著有科普專著《知名中醫談心腦血管着重保健》和主編專業著作《高血壓中西醫結合研究與臨牀》(均爲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表論文40餘篇,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4項,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高血壓中醫臨牀研究進展學習班”四期。研製治療高血壓藥物2種,治療心臟病藥物2種。獲得發明專利1項。

出診地點:特診專家診室(門診綜合樓3樓)

出診時間:週四上午 週日上午

文章來源:人民健康網

微信編輯:李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