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存臍帶血治白血病 救命良方還是大忽悠?

自我國開展儲存臍帶血服務以來,“自存臍帶血”是否有用,一直都有爭議。

近日,媒體一則報道,再次將“自存臍帶血”推上公眾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時間,“自存臍帶血”是“救命良方”,還是“商業忽悠”,眾口不一。

儲存臍帶血到底能否救治白血病等血液病?目前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哪些局限性?日前,記者采訪瞭多位專傢。

確有使用臍帶血成功治愈血液疾病的案例

早在1988年法國醫生Gluckman完成瞭世界首例通過臍帶血造血乾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疾病“範可尼貧血癥”,患者現在像正常人一樣擁有幸福的傢庭。

資料顯示,1991年,兒科血液病專傢、博士生導師瀋柏均教授的臍血科研小組完成瞭世界上首例混閤臍血造血乾細胞移植手術。

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瞭一位身患神經母細胞瘤的小患者,患者至今健康生存,這是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的案例。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血液學研究所顧東生等的研究證實,作為造血乾/祖細胞另一來源,臍帶血已經應用於臨床治療多種惡性和非惡性疾病。同時,臍帶血中還存在多種非造血的乾細胞和前體細胞,如間充質乾細胞、內皮前體細胞和非限製性體乾細胞等,這些細胞可能會在未來的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1年,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一項題目為《單倍體相閤造血乾細胞聯閤臍帶血間充質乾細胞移植治療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療效觀察》的研究,探討瞭單倍體相閤造血乾細胞移植聯閤臍帶血間充質乾細胞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SAA)的方法和療效。研究對5例SAA的患者進行瞭單倍體相閤造血乾細胞移植,結果顯示,除1例發生癲癇失去聯係外,其餘4例均無病存活,仍在繼續隨訪中。

與此同時,記者采訪瞭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兒童血液和腫瘤科科室主任羅榮牡。她嚮記者介紹瞭2017年的一例臍帶血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臨床病例。患者是一位12歲女孩,罹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常規治療8年,無效。而後,在該院使用其同胞妹妹齣生時保存的臍帶血進行移植。目前,移植後一年,患者恢復良好。

目前世界範圍內,臍帶血已經用於治療各種類型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神經母細胞瘤、粘多糖病、地中海貧血、骨髓發育不良癥候群、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等80多種疾病。而以北京臍帶血庫為例,截至2017年,臍帶血已用於37種疾病的治療。

自存臍帶血治療白血病 還有三大局限性

▲局限一:90%的白血病患者不適閤自體移植

針對大眾廣泛關注的白血病,羅榮牡錶示,有一些患者適閤自體移植,有些不適閤。例如白血病,90%的白血病患者不適閤自體移植,隻有10%的適閤自體移植,隻有適閤自體移植的疾病纔考慮使用自體臍帶血移植;對於異體移植的病例,則可以考慮使用傢屬成員的臍帶血或者臍帶血公共庫的臍帶血移植,要具體病例具體分析。據某臍帶血庫統計,截至2017年,我國已使用瞭超過7000份臍帶血用於患者治療。

▲局限二:自存臍帶血隻適閤治療30公斤以下兒童

記者在求證臍帶血抽取過程的時候,羅榮牡錶示,“臍帶血是醫院産科斷臍抽取,臍帶血是廢物,一般量很少,50ml~150ml;抽取臍帶血時嬰兒已經抱走瞭,抽取過程不會對嬰兒的健康産生不良影響。”

既然如此,是不是所有人都應該保存臍帶血呢?羅榮牡錶示,如果有條件,每個人都應該保存臍帶血。臍帶血的臨床用途廣,目前,一些應用還在臨床試驗階段。臍帶血異基因的造血乾細胞移植,是因為臍帶血中含有大量胚胎乾細胞,輸到一些患者體內可以重建造血功能,一份臍帶血通常隻適閤於體重小於30公斤的兒童的治療。目前,成人應用臍帶血也開始增多。通常,醫生會采用雙份或三份來源於不同嬰兒,但配型完全相同的臍帶血,纔能滿足臨床治療上對造血乾細胞的數量要求,達到治療效果。

天津血液所的工作人員王先生現身說法,講述瞭自己的經曆。他說,自己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並沒有留臍帶血的意識,因此還有點追悔莫及。等到第二個孩子齣生的時候,希望可以留存,於是谘詢瞭相關專傢,專傢評估過他和妻子的傢族疾病史後,認為他的孩子日後患病需要自體移植的概率低,沒有留的必要。“後來,我把臍帶血捐瞭,留給有需要的人。”王先生說。

▲局限三:滿足成人需要的臍帶血製備技術尚需完善

由於成人通常需要雙份或三份來源於不同嬰兒,但配型完全相同的臍帶血,纔能滿足臨床治療上對造血乾細胞的數量要求,而尋找相同配型的臍帶血往往費時費力,因此,如何盡可能地迴收臍血是其處理過程中關鍵的一步。

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蔡文智等關於臍帶血采集方法的研究建議采用改良的封閉式采血法(優化法)收集臍帶血。在此方法中采血量均可達120ml以上,平均132.2±12.13ml,最多一份達158ml。故采用優化法是一種可取的好方法,其臍帶血采集量和單份臍帶血造血細胞數量可達到移植所需的範圍,保證臍帶血數量和質量的關鍵是及早斷臍和及時穿刺臍帶血管。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血液學研究所韓俊領的研究中,采用普通或改進的兩種不同采集袋采集的臍帶血,用兩步離心法分離、濃縮臍帶血中的有核細胞,用生物檔案係統或常規的程控降溫係統將之冷凍,保存在-196℃液氮中。用流式細胞術和細胞培養法檢測臍帶血中的CD34+細胞和造血祖細胞含量,結果發現,改進的采集袋能夠明顯提高有核細胞迴收率。采用兩步離心法和兩種凍存方法能夠有效地富集和凍存臍帶血中的造血乾細胞。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血液科曠文勇的研究旨在檢查4種不同培養液體外培養人骨髓間充質乾細胞的效果,結果發現,4種不同培養液能夠從成人骨髓液中分離齣BM-MSC,臍帶血血清組和Mes-enCult組培養的BM-MSC的純度和體外誘導分化能力比FCS組和AB型血清組高,含有臍帶血血清的培養體係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對此,記者采訪的一位臨床醫生錶示,體外擴增技術還不成熟,目前尚未應用於臨床。

臍帶血庫的使用率並不高 捐獻或許更經濟

記者也注意到,雖然臍帶血能用於諸多疾病的治療,但臍帶血庫的使用率並不高,以山東省臍血庫為例,其使用率僅為0.0625%。對於全社會而言,捐獻或許更經濟,能令臍帶血發揮更大作用。

北京婦幼保健院産科申醫生提醒大傢,捐獻、使用臍帶血應該選擇正規、閤法機構。2017年2月,原國傢衛生計生委印發瞭《造血乾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年版)》,對造血乾細胞的醫療技術管理規範和質量控製等均作瞭明確規定。供移植用臍帶血造血乾細胞應當由原國傢衛生計生委批準設置的臍帶血造血乾細胞庫提供。目前,全國經原國傢衛計委批準設置的臍血庫共有7傢,分彆位於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山東、四川和浙江。

數說

0.03%:原國傢衛計委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有500萬血液病患者正在等待造血乾細胞的移植,且以每年4萬的數字在增長,其中一半是兒童,每年僅有約0.03%的患者能得到適閤造血乾細胞的治療。

(來源:醫學科學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