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查经第十四课

感谢神,我们开始今天的查经聚会,我们先一同祷告:

主啊,你当时怎样感动亚伯拉罕,你怎样给他有一个因信而顺从遵命的这种生活,恳求你今天照样用你的灵感动我们,给我们看见天上来的呼召是圣洁的,是永恒的,是出自你的宝座的,我们就不轻看,也不拒绝你的呼召,让我们顺从你,我们走一条永生的道路。主啊,求主你赐福今天的聚会,赐福我们每一个到你面前来的人,给我们因为受教的缘故,我们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我们因为谦卑的缘故,我们领受你所预备的丰盛的恩典,因为你赐恩给谦卑的人,你阻挡骄傲的人。主啊,我们需要你,我们愿意你的话成为我们的生命的教训,成为我们生活的力量,成为我们事奉的动力。主啊,你听我们的祷告,感谢赞美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我们今天分享的信息来自唐崇荣的希伯来书查经讲座。我们继续思想亚伯拉罕的时代。

亚伯拉罕蒙召出去的时候不知道往哪里去。信心在考验里面,最大的一个考验,就是不告诉你结局,只告诉你就起步;不告诉你前途如何,只告诉你马上顺从。这是很艰难的事情。

上帝为什么做这样的事呢?为什么上帝呼召人却不告诉人到哪里去呢?为什么上帝给你应许却不知道应许在哪里。为什么上帝对你讲了好话,却不告诉你最后变成怎么样呢?

上帝就这样吩咐亚伯拉罕离开你的本地,你的本族,你的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方去。那么就现在指示好吗?不,往我要指示你的地方,以后才指示。

我们的顺从是不向上帝要求绝对详细的答案做基础的。我们的顺从是把前面的路程交在神手里,现在先签字做奉献的意义。

「奉献」不是「主啊,我要作布道家请你签名。」奉献是「主啊,我签名,请问你要我做什么?」

今天许多人是用祷告逼迫上帝,他祷告得越恳切,越大声就是对上帝越无礼的表现。今天有许多人的祷告是挂虑的表达,不是信心的表现。

今天有许多人的祷告是强迫上帝的强盗的宗教言语,而不是真正顺命儿女所发出来的祈求。我们一定要分辨清楚,神是主,我们不是主。

前两天群里还有个朋友转发了一条消息,让帮一位患重病的姊妹祷告,并附上了祷告词,然后说,请大声把这些祷告词重复五百遍。

但圣经明明的告诉我们:【太6:7】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

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清楚祷告的总原则是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你的病是否被医治主权在神,不在你信心的大小。罪人的信心岂能大过上帝的主权么?

「主啊,你要我到哪里,你决定,我顺服。」「无论何处去,我已经备妥,你的旨意你的带领永远没有差错。」这种信仰是合圣经的,这种顺从是圣经原则的,这种依靠是真信心的表现。

亚伯拉罕不是说你先告诉我要到哪里去,不然不必谈,先讲再来讨价还价。如果你要我到远一点,请你给我多少路费。

我们事奉上帝不是如此,如果真的有必要的地方,就是最穷苦,甚至要贴钱的地方你还要去。没有必要的地方,就是给你再多的报偿你也不应当去,如果神没有感动你,不要随便移动你的脚步!

今天我们不能成就大工,因为我们要先知道答案。今天我们不能成为上帝国度里面真正的精兵,因为我们先贪图享受才论要不要顺从上帝。今天像亚伯拉罕这样顺从的人在哪里?

上帝呼召来到的时候,你第一个想不是「我损失多少?」你第一思想「神啊,愿你的旨意成全。」

上帝的旨意向你显明的时候,你第一个思想「竟然先向我这个不配的人,我感谢你。」不是说「主啊,你又要我的命了!你这样欺负我还不够吗?」

不是这样。感谢上帝,选择了你,因为比你聪明的人多著呢!比你有才干的人多著呢!比你有恩赐的人多著呢!怎么会选上你?怎么会选上我?亚伯拉罕说「上帝啊,愿你的旨意成就。」因著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

我们很难明白亚伯拉罕的困难,因为他的牺牲是很大的,没有几个人会了解在他那个年龄,有他那样的地位,有这么大的社会成就,然后要离乡背景,过一个不知前途如何生活的人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亚伯拉罕七十五岁离开他的大房子,离开他的大本营,离开他原先的文化去跟随主,他一百七十五岁死,他就有一百年的时间,从来没有再建造房子。

你怎么想像?离开这么大的优越的地方,然后一百年就天天搭帐棚,收帐棚,搭帐棚,收帐棚一百年。

一百年到他死以前,一百七十五岁还要搭帐棚,还要拆帐棚,他没有再住过房子一天,他就过一个「帐棚生活」。

那蒙召到哪里呢?蒙召当然神把我们带到更高超的地方啰。所以「如果神引导我,一定去美国,到加拿大,去澳洲,去纽西兰,去欧洲享受更文明的地方。」

很少人说「主引导我到巴布亚纽几内亚去,神引导我到孟加拉去。」为什么上帝总是引导人到美国,不是引导人到印度呢?为什么总是引导人到加拿大,不是引导人到阿拉伯呢?

为什么总是引导人到富贵的地区,不到墨西哥的?为什么不到这些贫穷的国家,都到富有的国家?」我们的观念,「神的呼召」,「神的带领」,「神的开路」,「神的旨意」已经被污染了!

亚伯拉罕蒙受天上呼召的时候是离开最优越,最尊贵的地方,到旷野搭帐棚,一百年不再建房子。

我们今天观念中间神的呼召是只要我生活更舒服,使我拿到美国的绿卡,我就在那边生几个孩子,以后我就变成美国籍,我就比这里更自由,更享受才叫作「上帝的呼召」。

什么时候我们的观念要改变?亲爱的弟兄姐妹,今天你的信仰是怎样的?你的顺从是怎样的?神对你的呼召是怎样的?

我们回头跪在上帝的面前,对他说「主啊,愿你的旨意成就!」「主啊,愿你的呼召,可以治服我的意志,让我顺从你,俯伏在你面前遵行你的道,成全你的工。」

亚伯拉罕是第一个蒙上帝呼召的人,虽然前面有许多信心的伟人,如同我们之前已经分享过的亚伯,以诺,挪亚,但是圣经没有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他们蒙召,然后他们离开他们原来的地方。

「神的呼召」这件事情,在今天教会信徒的观念中间很普遍的。我们提到「呼召」我们就知道是什么事,特别是作传道的人,他们若不是蒙召,他们就很难把事业放下,把他整个前途的计划放下,走上帝要他们走传福音的道路。

所以「蒙召」,「呼召」这件事在我们今天信徒的中间是很普遍的一个观念。但是,在亚伯拉罕的时代他是第一个听见这个呼召的人。

所以神从天上赐下他的恩召给他,他在地上响应天上的旨意,这是圣徒一个很清楚的责任,就是我们在地上响应天上的呼召,我们在地上遵行天上的旨意。

当门徒问耶稣基督说「请教导我们怎么样祷告」的时候,耶稣基督在主祷文里面提到一句话,「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马太福音:6 章10节)。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句话呢?因为神的旨意在天上所有的天军、天使都一定顺从,一定在他的面前俯伏敬拜,遵行他的命令。

神的命令在天上没有拦阻,神的命令在地上受太多的拦阻,所以神要这些属于神的子女有这个心愿,「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上帝在世界中间看见最宝贵的人,就是那些明白他心意肯顺从他的呼召,行在他道路中间顺服圣灵引导的人。

这样,天上的旨意在地上得以成全,天上的宝座,被世人所尊重,神永恒的计划在我们身上得以无拦无阻的遵行出来,感谢上帝!

当神的道透过我们可以这样施行的时候,那么神的心就得著满足。上帝在亚伯拉罕独自一人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世代只有一个人在吾珥这个地方,他是跟随主,他是敬畏上帝,他是相信独一的上帝。

有人问,「当亚伯拉罕在世界上的时候,岂不是还有第二个人也是敬畏上帝的人,就是麦基洗德吗?」

当然麦基洗德比亚伯拉罕更早活在世界上,更早就已经在世界上事奉上帝了。但是,这是神至高的祭司,人把他当作人与神之间的中保来看待,

相信当亚伯拉罕独自一人,是指在他的城市里面,也就是可能是吾珥的地方没有一个人在这里这样敬畏上帝,神的呼召就临到他了。那这个呼召临到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就顺从上帝了。

神的呼召可以说分成几个阶段,从吾珥出来,再从哈兰出来。当亚伯拉罕从哈兰出来的时候是七十五岁,那我们提到一件事情,「他因信而遵命,因信而顺从」,他就出来了。

亚伯拉罕出来的时候是七十五岁,亚伯拉罕离开世界的时候是一百七十五岁。这也就是说,他为了顺从上帝,他这天蒙召顺服以后到他死的一个世纪中间,他没有违背上帝,他没有离开上帝。

就这样把以后的日子每一天都走在神呼召他出来的这条道路中间。他离开吾珥的时候是离开非常高贵的地位和非常尊荣的生活,非常富裕的物质的享受。

当他离开吾珥的时候,可能他的房子有六十五到一百间,正像现在考古学家所发现的那样富裕的家庭。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住帐棚,直到他死的时候没有再建一间的房子。

亚伯拉罕不再建房子,亚伯拉罕不再住进房子,亚伯拉罕就住在帐棚中间一百年到他死日子。这是何等漫长的路!因为他不知道他要活几岁啊。

根据他从前的记录,挪亚是活了六百多岁,挪亚活了六百多岁才离开世界;玛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岁才离开世界。

所以这些祖先的年纪这么长,他七十五岁蒙召,那他的顺服也就是从此以后不再考虑回去了,never return。所以这就是蒙召的人,要自己对自己很清楚的对自己提醒「我是永不回去的」。

亚伯拉罕的一百年是一个完全顺服的一百年,他的一百年是不考虑回家的一百年。亚伯拉罕的一百年过了一个非常反合性的,吊诡性的生活。

他是王者气派的人,但是变成牧羊人的身份。他是大富翁的一种优越条件出来的地方的人,但是他过一个流浪而没有定居的地方的一个游牧的人。

亚伯拉罕的一生所建筑的是什么?不是别墅,不是房子,不是公司的大房屋,他只有建筑一种东西----建筑祭坛。他到了一个地方一定先建祭坛,然后搭帐棚。

「建祭坛」是主所需要的,他与主之间的关系所需要的,是神要他做的。「搭帐棚」是他自己的生活所需要的,所以他到的地方先主后己。

「先主后己」。这个与所罗门是很不同的地方,所罗门建耶和华的殿的时候,用了七年的时间,而所罗门建自己的王宫的时候用了十三年的时间。他是把自己的需要比神的工作的需要看得更重要,这是两种不同的事奉主的人。

我们事奉主的人是把神当作优先,或者把自己当作优先?把神的家当作优先,或者把自己的家当作优先?把神的儿女的需要当作优先,或者把我们自己儿女的需要当作优先?

如果一个人真正尊主为大,主不会放弃他的家的。如果一个人真正照顾上帝的家,上帝给他智慧也会照顾他的家。如果一个人以主为大,神不会丢掉他,不会忘记他的。

亚伯拉罕一生一世不再建房子,他只懂得筑祭坛,因为在祭坛上他可以献祭,他可以祷告,他可以奉献,他可以向主许愿,然后他支搭帐棚,

他所筑的坛没有拆下来的。他所建的,支搭的帐棚还要再拆下来的。因为他要移动的时候,支搭帐棚,收拾帐棚,支搭帐棚,收拾帐棚....,

但是神的坛,他没有筑了以后拆下来,那些石头搬到别的地方,然后到了什么地方再筑坛,再拆下来。不!筑坛就留做一个纪念,

「我曾经在这个地步,到这个地方会见我的神,向他祈祷,对他许愿,奉献给他。」然后他到别的地方他再筑坛,他再搭帐棚。

「坛」是永恒的主与他之间一个交通所需要的。而「支搭帐棚」是地上暂时的生活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帐棚的生活是很辛苦的,帐棚的生活是很闷热的,帐棚的生活是很危险的,帐棚的生活是没有根基的。

他就这样过一百年搭帐棚,拆帐棚的生活,是继续不断提醒自己 ----这世界不是我的家!这世界不是永恒的!

我们应当非常佩服亚伯拉罕的太太。这个撒拉原名叫「撒莱」,这个女子不是普通女子,她一定是望族的闺女,她一定是全城最漂亮的美女,因为她到八十九岁连做王的还盼望跟她结婚!

你看她多么美,多么令人羡慕。她一到的地方,所有男人的眼睛都转动方向。她所到的地方马上吸引所有人对她的注意。这样一个美女嫁给亚伯拉罕,可惜!这么美丽,没有生孩子,所以「美中不足」。

那怎么办呢?当亚伯拉罕跟随主,顺服主,正在神的呼召之下遵命出去的时候,撒拉没有计较,她跟著出去,这是很伟大的女子。所以圣经新约说「你们要效法撒拉,因为撒拉尊重自己的丈夫称他为主」(参:彼得前书:3 章6节)。

她以顺从,以温柔,以安静成为众生之母的一个很好的榜样,成为那些众多生养儿女的人的很好的榜样,成为一个真正的贤内助,一个好的表率。

撒拉跟亚伯拉罕出去的时候,后来呢?神也给她儿子,那以撒就照样住在帐棚里面。所以这节圣经说「亚伯拉罕出去住在帐棚作客,他在应许之地作客,如同以撒、雅各一样,他们都住在帐棚里面。」

你可以想像撒拉要怎么样教他的孩子呢?许多做母亲的,在过去非常富裕,非常优越的生活里面留下了记忆,跟现今简陋的生活相比的时候常常会艾怨,「我从前不是这样,我从前不是这样苦的!

我为什么嫁给你,为什么变成这样的一个女子呢?我要跟你到处漂流,到处住在帐棚里面,我真的受不了!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你的父亲怎么样害你的母亲。

如果撒拉用这种教育的话,那么这三代都不能住帐棚了,马上以撒年少得志,长大,健壮起来的时候,马上反抗父亲,跟母亲逃回米所波大米去,是不是如此?可能的。

许多妇女,做母亲的对孩子的教育,常常是比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有更大的果效。所以做母亲的有意无意,你一定要谨慎你留下什么影响在你的儿女们的身上。

这一节圣经是很让人感动的,因为与亚伯拉罕出去搭帐棚,就与以撒、雅各同蒙应许的人一样搭帐棚。那为什么以撒不想回去呢?为什么雅各不想回去呢?为什么他们还是照样「爸爸是搭帐棚,我就跟他搭帐棚」?

不是!爸爸从前不是这样的,他是住在非常大的房子里面的,那一位叫作耶和华的上帝,呼召了他变成这样。

亲爱的弟兄姐妹,许多女子不能跟丈夫同受苦,结果在第二代的时候就把埋怨传下去了。许多作师母的不能与丈夫同心,以后就把这些怨言,和这些仇恨放在孩子身上,

所以许多牧师的孩子都不肯做牧师。许多做牧师的儿女他们都抵挡教会,反对牧师,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身为牧师子女受亏太多了!」

能够真正医疗他们的是师母,真正医疗他们的是同心的母亲,对他们讲「传道工作,事奉工作,跟随主的道路,是非常尊贵,非常荣耀的。」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从富有变成贫穷这种限制是很难的,从贫穷变成富有这种松懈是很舒服的。什么叫做「享受」?什么叫作「受苦」?

「受苦」就是从原有的自由拉紧一点就叫作「受苦」。什么叫作「享受」?就是从原有的束缚中间放松一点点就是「享受」了。

所以不管你坐什么车,不管你吃什么饭?不管你住怎么样的房子,如果你从原有的自由被紧束下来,那就是叫作「痛苦」。从原有的紧束被放松出来,这就是叫作「享受」。

当亚伯拉罕离开吾珥,离开哈兰,到所应许而不知道哪一块地是应许之地的时候,他的顺服是很伟大的,他对神的顺服是很伟大的。

他实实在在可以做我们有信心之人的父,他是因信而有顺服的行为的人,而撒拉甘愿跟他。

美女住帐棚能住几天呢?撒拉出去的时候是六十五岁,撒拉死的时候是一百二十七岁,三十五加二十七是多少?六十二年。亚伯拉罕一百年住帐棚,撒拉六十二年住帐棚。

要知道,撒拉的岁数一百二十七是全本圣经唯一个记载下来的女人的寿命。

感谢上帝,我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下周我们继续思考亚伯拉罕与撒拉的信心。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