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周其仁

來 源:華夏基石e洞察

(ID:chnstonewx)

周其仁: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局勢 財經 第1張

圖片來源:東方IC

本文是對周其仁教授在基石資本年會上的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各位好,今天我是一個替補性發言,我看到大家發言的時間都不夠,其實把時間拉長一點就不用我來替補了。但既然來了,我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作一個分享。中國經濟這兩年,也許還包括未來的幾年,基本就處在一個突圍的狀態。為什麼要突圍呢,我們被什麼力量圍住了呢?

主要是兩個力量,一個是全球格局正發生所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當其中,被圍住了,另一個力量是我們自己多年的高速增長帶來的國內經濟的一些變化,這也把我們圍住了。

那麼,能不能完成這次突圍,關繫到中國能不能晉升到現代化強國的行列,同時也會對全球經濟走向產生一些外延式的影響。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主要內容。

這個世界跟過去再也不一樣了

我這個看法其實2017年就形成了,當年我出了一本小書,當時想了想,書名就擬為《突圍記》。那個時候很多看法還不同,因為要回顧改革開放40年,很多國人更多地看到自己的經濟發展和成就,這也是對的,但在2017年的一些調查研究中,我們也確實看到一些麻煩的現象,某種局勢已經形成了。

我先講講國際上的一些情況。我並不是國際問題尤其是所謂中美貿易問題的專家,我只是用經濟學的視角和基本構造來幫助各位去理解,為什麼全球形勢發生了這麼深刻的變化。

簡化地看戰後的全球局勢,可以說就是一個「窮經濟」和一個「富經濟」。富經濟的特點是人均資本多,人口、勞動力不多,但資本的積累量非常雄厚,因此生產率高,收入就高。窮經濟正好相反,人數很多,勞動力很多,但沒有資本積累,這個資本既包括物質資本,也包括知識資本。資本不夠,生產率就低,主要依賴自然給予的力量,所以生產力低,導致了窮困。

這是兩個基本的經濟板塊,就是戰後所謂的「南北問題」,即一富一窮。大家注意到這張圖中間有一道藍色的壁壘,戰後我們長期處在這兩個經濟體各自的陣營內,相互之間是不怎麼開放的。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一個原因是,包括中國在內,都是二戰以後獨立的,對國家主權看得非常重,所以當時的整個認識包括對發展經濟的認識,都認為要想維護國家主權,就要關起門來搞經濟,不能隨便讓外國技術、外國資本、外國商品進來,要用國家政權把這些東西擋在外頭,空出一個國內市場,來發展民族經濟。

當時普遍是這樣的認識,當然也由於一些外部事件,如中國參加了北韓戰爭、臺灣海峽局勢、西方對中國的封鎖等各種原因。總之,一窮一富的兩個經濟體,收入差別非常大,中間有一個壁壘,互不相通。

鄧小平非常重要的一個貢獻就是率先在我們已經擁有了可靠的國家主權的情況下,主動開放,拆掉壁壘,引進外資,大膽地開放國人對外部世界的瞭解,讓資訊、科技、知識、商業模式、市場打通。這樣一來會發生什麼變化?

窮國這麼點資本,富國那麼多資本,現在打通了,原來窮國是不可能得到發達國家資本的,打通後,窮國可以和發達國家的勞動力一起利用這些資本。人工也打通了,雖然移民還沒有那麼開放,但各國勞動力生產的產品是可以貿易的,其中一部分服務也可以貿易,只要可以貿易,就相當於人力資源在全球範圍內有相當大程度的流通。

一打通,競爭就會激烈得多了,因為原來有壁壘,原來富國的人跟窮國的人之間沒有什麼關系,他們自己過自己的好日子,掙高工資,過現代化生活,壁壘打通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但這個局面剛開始時你看不出來,我們中國人的經驗就是這樣,剛開始我們什麼都不會,你的產品對發達國家的產品沒有競爭力,但是事情會變化,只要持續地開放,持續地吸引外資,持續地讓新技術進來,再窮的國家,人民還是肯學習的。

只要肯學習,開放了的窮國學習曲線就會升得比較快,所以,所謂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經濟角度來看,就是從這樣一個基礎演變來的,就是從差距很大的這樣兩個經濟體之間有嚴格壁壘到去除壁壘,所以這個世界跟過去再也不一樣了。你簡單分析一下,在這個經濟版圖上,到底哪個部分發生了變化,產生了競爭呢?

中國幾十年來的高速增長就是成本領先

我們先來看發達國家。以華爾街為代表的資本家是非常歡迎全球化的,道理很簡單,因為發達國家以前只為那十一二億人口服務,現在全世界都來爭取這個資本的服務,它的相對稀缺性提高了。

我們都知道馬雲很厲害,馬雲融資也是到華爾街去融來的,如果不是在美國上市,阿里巴巴今天恐怕也不可能是一個幾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華爾街為全球服務,賺全球的錢,全球化越是高歌猛進,它的業績就越好。矽谷為代表的高科技部門也是歡迎全球化的,因為過去高科技的市場就是這麼一個只有十一二億人口的發達國家市場,現在中國一開放,印度一開放,全世界一開放,光一個Windows全球賣了多少?一個蘋果手機全世界賣了多少?現在它們服務的對象已經遠遠超出了發達國家的邊界。

但並不是發達國家的所有板塊在全球開放中都得到了同等的收益,技術含量不太高的這些行業、部門、地區、工人,其中也包括一些白領,它們的情況是不同的。

剛纔在聽會的時候,我大概看了看我們這個會場,我們這個行當大概30年前是沒有的,做投資這個領域的人都是在中國經濟的開放、增長中長出來的,原來沒有人做我們今天會議主題所關注的投資、PE這些事情,原來只是發達國家的那些人在做。現在又新沖進去了這麼多人,所以競爭是很無情的。

最先受到沖擊的就是中國人最早學會的那些製造、組裝之類的基礎工業流程,這個邏輯大家看得很清楚,中國人一旦學會了什麼,發達國家的一部分人就有麻煩了。因為發達國家的人工薪資已經很高了,我們是從窮往富走,他們是從高處往低調,這個剛性是很大的,是很難調過來的。

不發達國家也並非每一個板塊的收益都是一致的,為什麼沿海先富起來?因為這一波增長的源頭是戰後積累的資本和技術,誰靠近這個源頭,誰先得到,就先富起來。國內的公民中懂一點英文的,知道一點新知識的,能跟發達國家打交道的,都是先富起來的人。所以全球化到來的景象非常有意思,一方面人類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機會,形成了一個空前未有的大市場,但是,富國、窮國國內矛盾積累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收入差別的分化在發達國家很醒目,在開發中國家也醒目。

周其仁: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局勢 財經 第2張

這是前兩年很流行的一本書《21世紀資本論》,19世紀有馬克思的《資本論》,那是資本主義的早期,勞動關系尖銳,收入差別非常大。為什麼21世紀又來一個《資本論》?

大家看看這位法國經濟學家蒐集的一些資料,美國的基尼係數,是衡量美國人收入差別的指標。戰前,基尼係數達到了很高程度,戰後收斂了,一直到八九十年代,這個指數調頭又升上去了,就是因為開放,中國來了,印度來了。這個係數差不多又恢復到了戰前的水準,形成了一個馬鞍形,中間是很大的一個低窪。

而歐洲的發達國家,趨勢的具體形態有一些不同,但基尼係數變化的類型是一樣的。所以出現了佔領華爾街,出現了1%和99%的人口之間的矛盾,貧富的差距非常大。華爾街是為全球服務,是為馬雲的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服務,當然掙大錢,但是美國的藍領工人是要和中國的製造業競爭的,他們的情況呢?這是另外一個故事。

前年我在賓夕法尼亞州看到了美國的一家鋼鐵公司,過去它非常輝煌,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的甲板是它供貨的,聖弗蘭西斯科金門大橋的鋼材也是它供貨的,現在我們看到它已經「銹」了。照片還不能反映我們在現場感受到的震撼,公司關閉了,巨大的工廠遺骸還在,人連拆除的力量都沒有了。

作為一個中國經濟學家,這個現象對我來說並不難懂,因為日本、韓國、中國的鋼鐵起來了,河北的鋼鐵起來了,全世界的競爭就是物美價廉這麼一個原則。戰後在封閉的情況下,美國鋼鐵這類傳統製造業的工資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它是沒辦法跟一路追趕的開發中國家的產品比價格的。在競爭中這樣關掉的製造產業的公司當然不止一個。

在美國新的經濟地理圖中,出現了一個新詞叫做「銹帶」,美國的南部原來是奴隸制,工業化大致集中在東北部,圖上顏色越深,銹得越厲害,倒閉、失業就越嚴重。多年來中國人埋頭幹自己的事情,沒有擡頭去看看我們的進步給全球其他地方帶來了什麼變化。

對於川普,據我瞭解,美國的知識分子、學術機構可以說都看不上這位總統的作派,但從選舉政治來說,他還真有民意基礎。他的票倉,與銹帶的分佈之間有很好的重合度,大國對外政策是對內政策的繼續,對內擺不平,它當然要對外去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是我理解的為什麼會有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中美貿易摩擦,所有這些新聞的曝光度很高,但事件背後有非常樸素的經濟基礎。

我們再來看中國國內發生的變化。2008年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的時候,我們與美國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在一起,他是1991年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用自己的獎金在中國大概請了50多位包括學者、基層幹部、企業家們,請大家去芝加哥一起研究中國的經驗。這是我當時的一篇論文,想回答一個問題:中國到底做對了什麼事情,才會從1978年的狀態變成2008年的狀態?主要就是做了改革開放嘛,人口多,又窮,不開放,就是關起門來窮,一開放,卻發現窮就是競爭力。

周其仁: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局勢 財經 第3張

窮不就是成本低嘛,所以開放的意義真是大極了!我們過去工人、農民的收入都不高,人窮,但我們的體制很貴,它受蘇聯模式的影響,有著極大的束縛性,很多事情你就是不可以做,分明做了對國家、對經濟有好處,但就是不能做,自己把自己綁起來,過窮日子。鄧小平對外開放,對內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把這些體制束縛扒掉,讓實踐去檢驗一下,是不是真的不可以做。

這麼多人口,國家又招不了工,怎麼就不能搞民營企業?怎麼能死守著多年前的教條,說僱用7人是小業主,僱傭8人就是資本家了?做起來試試看吧,就這樣走出來了。

第三條最重要,中國各行業、各階層的人都是肯學習的,發展經濟最根本的動力就是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想改善生活,只要有機會,人們會對機會作出反應。這三條原因加到一起,就成就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基礎。但是,要非常清醒地看到,這三條加到一起,加出來的東西叫成本優勢,而世界競爭、商場競爭爭的是兩個東西,一個爭獨到性,一個爭成本。要麼你與眾不同,要麼你成本比別人便宜,中國作為一個大經濟體,這幾十年來的高速增長就是成本領先,對發達國家在國際市場上形成了我們的成本優勢。

我們的獨到性優勢還沒有形成

就被圍住了

獨特性方面我們還差很遠,還是一個後發優勢,還是一個追趕的格局。包括我們現在把創新喊得這麼響,但所有這些概念都是從外面來的,還是在學習人家,只不過我們現在跟得快一點了,我們自己真正優勢的東西不多。

2010年我去參加達沃斯會議時,在會場我獲得了一個感受:這個世界就是兩個海平面,發達國家有資本、有技術,為什麼一開放它們就嘩嘩嘩地往中國來?因為邊際報酬率不同,一個經濟體擁有某一個要素越多,它的收益率就越低,要是落到這個要素相對稀缺的地方,回報率就高了。

倒過來,中國為什麼有很多東西能夠出口呢?因為我們的成本優勢。大家想一想,中國剛開放的時候,中國人落進口袋的收入大概是美國的百分之一,是一百倍的差距,一打開壁壘,這個對流的猛烈已經不是經濟學了,這是物理學了。

但成本永遠存在一個詛咒,世界上經濟學教科書很多,成本變化的圖形從側面看都像一隻碗,它先是一路下降,等降到了最優點,就掉頭向上。在座各位應該都懂這個道理,比如一個流水線剛開始生產,工人不熟練,還達不到最優技術產出,然後單位成本會逐漸下降,降到了最優點時,你擴大產能,投資,招工人,但這時投資和工人都開始貴了,擴建要佔地,地也貴了。這是經濟活動不可改變的鐵律。

競爭無非是爭,你比別人成本降得快一點,升的時候比別人慢一點,你就站住了。但是中國40年經濟高速增長,成本這條線漲了多少啊!我們的成本還不光是市場競爭形成的成本,還有一些政策、法令強制形成的成本。

2004年各地都抱怨說勞工成本漲得快,《新勞動法》以後,這個呼籲很高,我查了一下數據,工資總額的增長數比名義GDP高一點點,真正漲得快的是稅收,是政府的地稅收入、帶有強制性的社保繳納,以及政府獨家壟斷的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供應土地的出讓金。

從1995-2012年中國經濟高速成長期,大家看到這期間土地出讓金的價格漲了64倍。什麼生意不是在土地上進行的?所以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成本優勢一邊在見到效益,一邊在減弱。

麻煩的是中國開放的經驗又影響了多少國家,別人不會說是在學中國,但世界上只要是做對了的事情,你擋也擋不住別人要學習,你中國能開放,印度不能開放嗎?我們的鄰居北韓也要開放。改革開放沒有專利權,下了決心就可以搞,所有窮國一看中國的經驗,都可以搞。越晚開放,成本優勢越明顯,大家看越南的土地和工人什麼價,印度、印尼是什麼價,你去看看吧。

中國是1980年改革開放,印度是拉奧總理1990年改革開放,前蘇聯1991年垮臺,前蘇東體系都解放出來了,現在這個局面就是我提出「突圍」這個說法的由來。我們向上還沒能力夠著天,雖說發達國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但從競爭的獨到性看,全世界的獨到性還是在發達國家手裡,多少好產品、好想法、好潮流,追根溯源,是從哪兒來的?我們現在講得這麼熱火的大數據、雲計算,都是哪兒來的?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這麼兇,美國一家公司的產品卻可以讓全世界的消費者通宵排隊,這就是天。

那麼地呢?越南的地比你便宜呀,印度的地比你便宜。中國經濟高速增長40年,從全球看,我們被夾在了中間,我們的優勢並不明顯,獨到性優勢還沒有形成,就被圍住了,搞不好上頭還會堵你。過去它們無所謂,教你一點就教你一點,給你一點就給你一點,你那麼窮。

可是今天中國全球第二大,引起方方面面的警覺,你看今天美國的留學生政策都大幅度收緊,不光是貿易戰。別說是敏感的專業現在對中國留學生越來越不開放,連不太敏感的專業壁壘也提高了,它知道你的知識來源是在它那裡。

我們的後面還有追兵。你看印度2030年的目標是什麼?成為全球第三大。只要看看中國自己的經驗,你就會知道,可不要隨便看不起印度,後發優勢會讓走在前頭的國家喪失警惕,因為你洋洋自得。中國人不要覺得印度追不上,你把時間放長一些看,這個可能性是有的。

一批中國公司在貿易戰以後加快了全球佈局

以上就是中國被圍住了的原因。那麼,怎麼突圍呢?第一步,你還是得靠改革突圍。中國的改革呀,沒辦法的時候是真改,一旦有了成績,那就是喊喊口號。因為改革要觸動利益,不是被逼到牆角,那個利益怎麼觸動呢?要不是餓到糧食供應不了,怎麼會同意包產到戶?要不是幾億人的就業沒法解決,怎麼會開放民營經濟?

從制度、法律、文化、思想上,我們真的把改革開放這件事情想通了嗎?我的觀察是還沒有,至少上層建築裏很大一個板塊的人不作此想。實際情況是沒辦法的時候讓一步,形勢好就不改,硬生生地不改。但如果不改沒有出路,那你就還是得改。

你想想這個成本優勢,我們也就是人均9000美元的國家,我們的稅收結構、整個國民經濟分配的構造難道不失衡嗎?稅收上這麼連續、高速地抽,跟我們的發展階段和國力相匹配嗎?

政府手裡拿了錢,想法就多了,那個宏圖有多大,你看全國到處修了多少沒人去的新區?這都是錢哪。如果不是手裡搞到了這麼多錢,你想這麼過癮也過不了。於是開始反腐、反奢,中國確實已經出現了未富先奢的苗頭,你看我們這個社會上方方面面的腐敗現象,但是你要問,手裡這麼錢,是哪兒來的,怎麼可以這樣奢侈地過日子呢?你的核心技術都是從別人那裡來的,要是沒有長期艱苦奮鬥,還想成為世界前沿國家,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

這是我們中國的一個特點,只要形勢一好,我們就容易忘乎所以,就容易對我們真實的情況,對我們在國際競爭中的位置作出脫離實際的判斷。現在如果要突圍,首先要從這個方向突圍,先端正對自己的真實定位。

第二個突圍是應對的突圍。從這個方面看,我認為這兩年的戰略方針是正確的。不能因為川普在自己國內壓力下的收縮,我們就跟著收縮,不能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因為你要想想清楚,對中國而言,我們從改革開放中的收益是遠遠大於它所帶來的成本,中國如果不繼續開放,下一步的現代化是不可能找出一條關起門來自己發展的路的。這個問題一定要清醒,要繼續堅持開放。

由於40年開放,我們的觀念還跟不上去,大家一放眼世界,還是這麼一張舊地圖,以國家邊界劃成的一塊一塊的世界,兩百個左右主權國家構成一張世界地圖,其實這種地圖是誤導人的。各國人民主要還居住在各國邊界內,這一條沒有變,在國界之外居住的大概有三億人口,佔世界城市人口的大約百分之六到七。

但是,住在國內不等於人們的經濟活動就在國內,有大量的來來往往,今天其實你很難說國家和國家的經濟之間是什麼「你大我小」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貿易現在大部分是中間品貿易,不是成品貿易。

全世界每天有5萬班航班在天上飛,有35萬條船在全球跑,我們大家也每天都會用到全球資訊高速公路,這些加到一起纔是今天真實的世界。國界線全世界加到一起有隻25萬公里而已,高速公路、航線、航道、各種油氣管道、資訊高速公路、光纖,這些加到一起是多少公里?是千萬公里級的,是千萬級對25萬級。

所以我不太喜歡用「中國貿易戰」之類的詞,其實它是中國和美國在特定經濟格局中的關系。你看川普國內降稅、進口加稅,他首先是沖著誰去的?他首先這沖著美國跨國公司去的,中國對美貿易順差裏很大一部分其實是美國跨國公司在華生產品的對美出口,川普的組合拳就是進口稅提高、國內稅降低,我看你回不回來。

但是據我看,雖然他有選民支持,但是他的世界觀、全球觀有問題。現在這個世界哪個總統也沒有辦法把國民經濟拉到國界線以內去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在中國生產的多少東西的圖紙、技術、原料,都是全球來的,在座諸位手裡的手機,你真要是把裡面的零部件搞清楚,沒有一樣東西是在一個國家內生產的,重要的產品無一例外。

從這一點來看,開放是改變不了的,沒有哪一個行政權力有能力把這種局面再拉回去。這種全球分工帶來的全球生產力的提高,是未來全球福祉的一個基礎。所以你看川普鬧下去,說不定導致的會是一個相反的局面,全球關稅有可能繼續降低,現在已經降低了,全球關稅現在也就是百分之五到六,再鬧一鬧,談判還個價,你看已經簽訂了好多零關稅協定了。美國以提高關稅開的頭,最後有可能以繼續降低關稅結局,當然這要看協商各方怎麼去看這個問題。

中國到現在為止以更大的開放應對貿易戰,這個戰略我看是正確的。這兩年我看了不少基礎設施,從上海港一直看到鹿特丹港,全球的大船越造越大,單位成本中貨物是在哪裡生產的,這個轉運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技術的變化你們知道對經濟配置有什麼作用嗎?川普我看他還有一個貢獻,就是把一批中國公司打成跨國公司,你不可能對全世界都收25%的關稅,你哪裡不收,我們就到哪裡佈局。

我訪問過一批中國公司,很多都是貿易戰以後,加快了全球佈局。它們去越南、去墨西哥等地開公司,當然你去那裡開公司,當地也歡迎,來吧,你們一輪一輪地來吧。打來打去,本來中國公司願意待在國內,國內市場這麼大,很誘人,大家互相又太熟悉,習慣了在國內作戰,但現在很可能外部的力量會逼出一批跨國公司,像華為這樣在全球佈局,到187個國家去設點,我看這樣幹好得很。

中國的創新大有文章可做

第三個突圍是創新突圍。成本這個因素現在你改變不了它,但是成本可以在這張圖上向右下方移動。這是什麼意思?勞動力和地貴了,你還生產同樣的東西,還用同樣的辦法,當然是死路一條。

天下比我們勞動力貴的國家有的是,人家也有還過得好好的,你到北歐那些國家去看看,哪個國家的人均GDP不是五六萬、七八萬美元的?去年我去瑞典訪問,瑞典人均GDP是8.2萬美元,雀巢總部不還是在瑞士100多年前它起家的那個小鎮上嗎?人家過得好好的,這是什麼道理?

成本漲了,如果你收益的能力提高得更快,何害之有呢?所以這40年來我們只學會了一個成本優勢,現在看來也到了一個該轉方向的時候了。經濟增長了,工資當然應該增加呀,而且那些法定的成本,如果改革到位,它就不會漲得這麼快,總的趨勢就是收入會得到提高。

倒過來,如果人工貴了,你就沒戲唱了,這也是對美國經濟提出的問題,你的工人人均收入5萬美元,你就沒戲唱了。這說明你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教育和培訓在藍領工人中的普及都遠遠不夠,美國這個大國應該向很多小國學習,你去荷蘭、丹麥、瑞典看看,它們的人均收入都比美國高,它們照樣生產出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

當然,我也要從這個視角來提醒中國,我們怎麼就不能做到把成本曲線向右下方移呢?就是要創新。但是千萬要當心,創新是有很複選擇的,我和騰訊研究院一起切磋後得出了一個看法,中國到目前為止的創新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市場上的產品中發現有厲害的東西,攻不下來的話,去研發技術,技術研發不下來再去找院士、找大學、找基礎研究,攻原理,中國大部分創新走的是這條路線。

一條路線是從原理出發往下打,原子能、原子彈哪兒來的?最早是1939年的一篇論文,它討論分子結構和原子結構的能量不同,如果要原子結構的能量裂變出來,需要什麼條件?

發達國家所謂「從零到一」的原創,這個「零」是什麼?是先有發現,再有發明,我看我們這個後手棋還沒有開局呢。我們有近3000所高校,這些高校和國家研究組織裏釋放的能量,包括我們形成的風氣,有沒有攻難關的精神,有沒有突破性原創的魄力?而不是僅僅跟著發達國家的熱門課題去發論文,此外,有所發明的理論、技術怎麼去走向市場、轉成產品?中國創新這方面的大文章可以說題目已經開出來了,真正做還早著呢。時間的關系,我不多去展開了。

圖上都是發明創造的故事,這是我從一本書的附錄裏看到的人類六百年來的重大發明,你隨便掃一眼,想一想如果這些東西都沒有,現在的人類會怎樣?

周其仁: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局勢 財經 第4張

中國要從現在開始,不要總認為我們就是應該跟在人家後頭,他們熱門什麼,我們就熱門什麼,就仗著我們人口多,市場大,炒作的能力強,再繼續這樣行嗎?要來一些真東西,要有一些與我們佔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國體量相稱的東西。

我們到現在還在說古代四大發明,近現代以後我們在科學進步上的承擔真不多。大家也不要認為發明、創新完全是一種高大上的東西,是大科學家、天才才能做的事情。統計數據擺在這裏,越來越多的發明創新在日常化了,這是美國專利的情況,每一百萬項專利的推進速度越來越快,因為教育普及了,科學革命以來的那些故事刺激了更多的人樂於去嘗試一把,普通人、匠人、工人跟科學家、國家機關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中國發明專利的數據也在大幅度增加,尤其要有非常務實的態度來看待發明,中國喜歡把創新變成高大上的口號。

有一個人,原來就是寶潔的一個商店巡視員,他在巡店時發現了一個問題,每個店都有計算機,但每個店在點貨的時候,各個店之間沒有能相互連接貨品資訊的系統,一款口紅賣得好,上午賣空了,結果商店不知道,工廠也不知道,因為商店到了晚上才點貨清賬,這中間有一些熱銷品就脫節了。

這類問題在我們的商業世界有多少?於是他對這個問題去尋找解決方案,最後的辦法是給每管口紅加一個小晶元,貨櫃上用一種射頻發射器,每件貨品賣出時晶元一移動,射頻信號就自動傳入電腦系統,從而整個生產體系對消費者的響應能力大幅度提高,不當庫存大幅度下降。之後,幾個人志同道合,在一起舉一反三、舉一反十,這個發明在很多領域可以用,最後MIT把他們請去,專門設立了一個識別技術研究室,幾百家公司願意給他們投資,支持他們研發、應用。

最後這個概念一出來,現在很流行,叫做「萬物互聯(IOT)」,已經成為中國人熱炒的一大概念了,其實它就是這麼來的。中國有這麼多公司和行業,創新的關鍵問題是心態,是怎麼去解決問題,在已有的技術裏,作為供應方、需求方怎麼去找到解決需求的辦法?這就是發明、創新。如果再加上科學研究的原理級、一般性、抽象性的創見,那真的可以改變人類生活。我們現在用的智能手機購物功能,一點熒幕下午東西就來了,就與這個技術有關,幾個大電商的倉庫你去看看,要是離開萬物互聯,它怎麼知道這個東西要送到你哪裡去呀?離開技術,人再聰明、再辛苦,也是做不到的。

我在佛山看到了一個中國人的創新故事,佛山的家電製造已經是不得了了,有的人卻發現其中有痛點,他做了很多用戶調查、拍視訊,痛點是什麼?點火需要彎腰,平均下來做一次飯要彎很多次腰,去洗鍋的間隙煤氣不能關到最小,沒有油煙的時候排風還是習慣性開在強檔上,大範圍內算下來這些細處也是很大的能源損失。他們怎麼改進的?這是一個江西人創業的公司,最後的解決方案很簡單,應用藍牙技術,在鍋把上裝幾個按鈕,這個按鈕又能調節油煙機的風力,又能調節煤氣竈的火力,這項發明幫助銷售公司增加了十幾億的銷售額。

可見創新不是一件多麼偉大的壯舉,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問題是要有一個推動力。現在的大環境在逼著我們的企業界往創新的方向走,很多東西人家不讓你抄了,逼著我們也要進行所謂「從零到一」的研發。

中國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的努力

取決於我們的抉擇

我希望大家要形成新的全球觀,不要再糾結於某個國家與另個國家之間的所謂「貿易戰」,這個東西很容易上新聞標題,國別政治好玩得很,但今天的世界不完全如此了,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全球化是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因為居民大部分還是生活在自己的國家裡,全球化受損的大部分人羣是他們,所以他們要求自己的政府作反應,國內政治由此就會延續為對外關系,就會演化成國家間關系某種程度的緊張。

但是從根本看,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也許我的判斷過於樂觀了,因為各國從全球化得到的好處太大了。這個趨勢與中世紀原來各地方一個一個的小市場,最後擴展成國內的本地市場、區域市場,二者是同一個道理。統一的市場有分工、深化,生產率得以提高,這是人類未來福祉的一個可靠的基礎,這個趨勢是擋不住的。

中國現在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圍住了,被我們的成就圍住了,被中國經濟體量在世界上具有的一席之地圍住了,要不然沒人來管你這些事兒,如果你體量小小的,偷幾個專利就偷幾個專利,抄人家一下就抄一下,因為你不成氣候,人家不會太在乎。現在之所以這麼多國家對著我們,是因為我們真的有兩下子了,你夠一定份量了。問題是你要挺得住這一關,被圍住了要突得出去,要改革突圍、開放突圍、創新突圍。

至於這場突圍有沒有勝算,比較好的答案是「不確定」。突不出去的話,那無非就是起個名目,叫它什麼「陷阱」就算了,有多少國家都是到了臨門一腳,踢不出去了。中國的大曆史上發生過這個事情,我們的宋朝多厲害,所以李約瑟就很感嘆,中國當時看來已經具備了一切進入現代化的條件,臨門一腳卻踢不出去,裹足不前,停在了門外。這是李約瑟的一個問號。

我們這一次會怎麼樣?很有希望,我們從那麼窮變成現在世界第二大,人均GDP水準從兩三百美元上升到九千美元,可以說中國現在是歷史上離成為現代化偉大國家最近的時候。但沒有人能保證我們一定贏。你看歷史就知道,不是第二大都變成了第一大,從戰後算,第二大變第一大的是少數,只有美國,前面的幾個第二大都是往後面走了。並不是中國現在第二大,像做算術一樣多推幾年我們就是第一大了,上帝沒有給出這種保單。

這事情要取決於我們的努力,取決於我們的抉擇——政府怎麼做,企業怎麼做,還有高校怎麼做。如果做得對,是一個結果,如果做得不對,是另外一個結果。但是如果大家非要想坐下來說,我們的前景會怎麼樣?我願意把寶押在我們的突圍能夠成功這一面,道理在哪裡呢?

因為我觀察中國經濟,觀察我們國人,我們有一個明顯的文化心理上的特點,就是形勢差的時候我們的表現比較好,甚至是形勢越差,表現越好,我們的國歌就是這麼唱的,中華民族到了不行的時候,它就行了。遺憾的是,如果形勢一轉好,我們的表現常常就變差了,忘乎所以,自我得意,胡鬧,未富先奢。什麼時候形勢好的時候,我們的表現也比較好,那就是中國真正進入世界強國的一天。

我們要共同為此奮鬥,謝謝各位!

排版| 吳恙校對| 潘姍姍

圖片| 東方IC主編| 葉正新

改革開放40年,一批又一批功成名就的民營企業家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成為了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作為頂級的企業領袖與行業標桿,他們的創業故事或許不可復制,但作為商界先行者,他們累積數十年的心法與幹法卻能給我們無限啟示。而我們也會經常性的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是他們抓住了時代的紅利,打開了未來之門

5月13日,正和島創始人兼首席架構師劉東華與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做客《今今樂道大咖讀書會》,在他們的這場深度對話當中,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

活動時間:5月13日14:00-17:00;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美國際來廣營園區A-1今今樂道讀書會總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