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某某長」俱樂部

企業中最高階的職位「某某長」(CXO),是許多工作者日日月月努力的終極目標。例如,執行長(CEO)、財務長(CFO)、營運長(COO)、技術長(CTO)、行銷長(CMO)。

然而,當中只有少數人能真正達陣。什麼樣的人比較容易加入「某某長」俱樂部?

管理顧問弗朗戈斯(Cassandra Frangos)歸納出三個特質。過去她在思科公司(Cisco)負責培養全球高階主管,後來她擔任高階主管人力仲介與教練。她在接受沃頓商學院沃頓知識在線網站(Knowledge@Wharton)專訪時指出,要在組織裡攀上高峯,首先,你必須在事業生涯中一路繳出紮實的成績。

她建議正在往上爬的企業中階主管,永遠都要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否則不會被考慮升遷到下一個職務。在此同時,也要看事業生涯下兩、三步棋如何走,以思考如何獲得最終需要的技能與經驗。

其次,展現出領導能力。領導風格要偏向合作與創新,而非命令與控制。許多主管是在命令與控制風格的環境開始工作的,但現在的公司組織結構更為動態,領導團隊的方式更多元(例如,虛擬工作團隊),領導風格得要跟上時代腳步。

最後,EQ要高。除了能把工作做好,還要能擁抱工作的軟性層面(例如,人際關係的建立),許多主管在這方面做得不好。一個人若會做事,但沒有人想跟他共事,他便無法領導他人。

弗朗戈斯指出,加入「某某長」俱樂部主要有四大途徑:第一,終身老將。在一家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一階一階往上爬。想走這一條路的人必須夠有耐心。許多走這條路當上最高階主管的人告訴她,自己曾經動過離開公司的念頭,後來因為堅持下去纔有最終的成功。

第二,自由身。在公司已經升遷到一定的程度,但是因為通往最高階的路受阻(例如,自己的目標職務,公司已經挑好其他人選),或者自己已經不喜歡繼續待在公司了,所以跳槽其他公司。許多大企業的中階主管會轉換到比較小型的公司,成為最高階層主管。但依循這個途徑的風險比前一種途徑要大。

第三,創辦人。本來在企業中工作,後來決定創立自己的公司。循這個途徑成為最高階主管,有可能大成,也有可能大敗。

第四,跳跳蛙。從比較低階的職務,直接被拔擢到最高階層主管職位。這個途徑無法由自己選擇,可以做的只有積極學習公司不同領域的東西,展現自己具有潛力,並且跟各方建立好關係。

弗朗戈斯認為,加入「某某長」俱樂部後,必須從整家公司的角度思考事情,原有專業退居第二。一位最高階主管如果懂得研發又懂得行銷,別人看不太出來他原本的專業背景究竟為何,那會是對他最高的讚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