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瞎BB的技術文

配合音樂服用更佳:

If I Dont - Amp Fiddler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

music.163.com
圖標

但凡講啤酒、講精釀的,繞不過去的一件事是介紹啤酒杯,開頭不外乎「在國人心目中,要麼覺得啤酒根本不需要要倒進杯子喝,要麼啤酒杯一般是這樣的(貼出一張德國大扎杯的圖)」然後話鋒一轉:「其實不同風格的啤酒要配不同的杯子」接著就開始羅列出一大堆各種形狀的杯子——

這種嚴肅科普文當然是要看的,DG本人也看過很多。

既然已經有人寫過這麼多了,為什麼我還要再寫一篇?誰還會看?

請問一下各位酒友,那麼多種杯子,你真的有魄力一下子都買全么?

既然沒這魄力,但又想好好喝酒,怎麼辦?

這就是我再BB一篇「選杯指南」的必要性:

如果條件只允許備一款杯子,還想儘可能滿足喝各種風格的需求,該買哪款?

也就只有DG這種力求生活精緻的糙漢會幫你想到這個問題了。沒錯,想你所需,不說廢話,就是這個專欄的方向。

就算你家的廚房超大,真的可以隨便裝下無論多少種杯子,那麼我選出這款杯子的思路還是值得你看著玩玩的。

開始

首先有一點DG跟任何一個玩啤酒的老饕都意見相同:想好好喝酒,真得有個像樣的杯子,這杯子還真就不能對付。

這些統統不行:

不合格

哪怕你喝的是大綠棒子,只要你喝酒的態度是認真的,一個合適的杯子也會給你足夠的儀式感以及真實的感官享受。

這是我用宜家賣的小麥啤杯倒哈啤小麥王的樣子:

可以看到即使是水啤,仍然留下了貌似只有精釀才有的花紋。

倒啤酒,看著就是舒服。

然後,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即使是小麥王,用專業的德式小麥啤杯,也絕對要比吹易拉罐能獲得更多的正面體驗:抓握時舒適的手感,極為方便的大口暢飲,以及雖然很少但確實能聞到的麥香。

也就是說哪怕你的生活水平只夠喝小麥王,如果肯花十三塊錢去宜家買個小麥啤杯,接下來你的喝酒體驗都會提升一個檔次——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都在笑,但這是事實。

後來我發現有些啤酒質量非常好的精釀餐館裡,各種風格都用一種杯子,體驗同樣很棒:

白蘭地杯

這種杯型跟很多比利時啤酒的標配杯子都非常接近,非常適合比較濃烈/厚重,需要小口啜飲的啤酒風格。

於是我也買了一對,喝派艾,IPA,比利時的各種,都非常好。喝拉格同樣的,比起對瓶吹或用直口杯,能聞到的都更多,唯一缺憾是容量太小,一口就能喝完一杯,畢竟這本來是白蘭地杯,不是為大口悶型的酒而存在的。

說到這你大概也看出些端倪了,總結一下:

1 清爽、大口悶型的風格用大杯,厚重、啜飲型的用小杯。

2 鬱金香形杯口比直杯口更能聚攏啤酒的氣味,較大的杯口方便把鼻子伸進去聞味兒。

3 有個收腰更好,抓握方便。

於是我們的答案也基本出來了:

我們需要的是一款容量適中, 杯口接近鬱金香形,有收腰的杯子。

這個適中么,三百多毫升左右應該正好,可以直接倒完一小瓶,一大瓶(500-700ml)倒兩次也就差不多了。

這就是研究結果:

大家應該已經看出這是健力士的標誌杯型,所以喝世濤肯定是沒問題了。容量大概440ml,介於大口暢飲和小口啜飲之間,明顯的收腰。杯口有一點點鬱金香形狀的內收。不考慮文化底蘊傳統習慣什麼的,僅僅考慮實用性,如果只選一個的話,大概也就它了。

有人可能還要考慮到手握導致的酒液溫度升高問題。DG是這樣想的:

如果你喝的是需要較低溫度的款式,那麼應該就是比較清淡的小麥啤或清爽型拉格。那你想想,這麼一杯大口悶型的啤酒,最多大概四口也就喝完了,也就是說你最多只需要抓握杯身四次,這四次能讓酒液溫度上升多少?影響很大么?

如果你喝的是比較厚重的款式,如世濤、修道院這些,那麼對低溫的要求就不是很高了,就算多抓幾次又能咋地呢?

當然,這是一個妥協的方案,畢竟只能選一種,還想要啥自行車。

OK,結論出來了,你需要的就是一個440ml英式品脫杯

希望能幫到各位正在努力追求精緻生活的糙漢們。

這個極端的課題只是為了引出DG選擇啤酒杯的一點兒小經驗,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是建議再配一個德式小麥啤杯,一個白蘭地杯,這樣各種需求就基本都能滿足了。

最後祝各位酒友早日擁有一個超大廚房,把你想要的啤酒杯全都買齊,喝啥配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