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對日作戰指導思想,是抗戰勝利關鍵。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後,日本軍界盛行一種說法,稱當時的中國只有「三個半」軍事家,排名居首的是從未上過戰場的蔣百里。那麼蔣百里有甚麼超常能力,獲日本軍界如此高評?

蔣百里本名蔣方震,晚清浙江海寧州硤石鎮人,祖父蔣光煦是著名藏書、刻書家,父親蔣學烺為名醫,母親楊鎮和是名聞鄉里的才女。蔣百里少年喪父,在母親撫養下長大,自幼聰穎好學、博聞強識,有「神童」之稱。他在16歲考中秀才,18歲被聘為塾師,在鄉間教授子弟。

1906年夏,蔣百里(右一)與友人在日本合​​影,蔣百里時任近衛軍第一聯隊見習排長 (網上圖片)

然而,蔣百里志存高遠,不滿足於鄉間做「孩子王」,所以僅過一年便接受縣令方雨亭等人資助,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東渡前,蔣百里開始學習近代知識,到達日本後更拜大思想家、文學家梁啟超為師,最終成為一名學貫中西、經世致用的奇才。

蔣百里在日本留學6年,成績極優異。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5年),蔣百里時年23以第一名的成績,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科第3期畢業,在眾多日本留學生中取得第一名。

蔣百里軍騎照 (網上圖片)

日本士官學校照片 (網上圖片)

蔣百里畢業後又赴德國深造4年,回國後接受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徵召,以京師禁衛軍管帶身份留在瀋陽任職,期間與土匪出身將領張作霖勢若水火。武昌起義爆發後,蔣百里策動奉天起義失敗,被迫「潛至」南方擔任浙江都督府參謀長。北洋政府成立,蔣百里又歷任陸軍部高等顧問、總統府軍事參議、保定軍校校長、總統府顧問等要職,展露大謀略家才能。

1918至1925年間,蔣百里偃武修文,先跟梁啟超赴歐洲訪問,歸國後主持「讀書俱樂部」、「共學社」等團體,並在1920年當選為浙江省議員,大力提倡「聯省自治」運動。同時,蔣百里還主編《改造》雜誌,與胡適共同創辦「新月社」,跟徐志摩等人互相唱和,在文藝界異常活躍。

1919年,中國歐洲考察團在巴黎的合影(左二為蔣百里、左三為梁啟超、左四為張君勱)

在當年軍閥混戰、日寇窺伺下,蔣百里認為必須出來做事。從1925年起,蔣百里再復出,先在軍閥吳佩孚手下擔任總參謀長,後赴上海投奔軍閥孫傳芳,並策劃1929年「倒蔣」運動,失敗後一度被捕入獄。1935年,蔣百里被南京國民政府聘為軍事委員會高級顧問,奉命赴日本考察以擬就國防計劃,翌年又赴歐美考察軍事,歸國後建議建設空軍。

1937年初,全面抗戰爆發前夕,蔣百里赴日考察感受,連同先前的文章、講演稿,彙編成《國防論》小冊子,堪稱對日作戰指導思想指南。蔣百里在書中要求中國軍隊「不應一味死守、與敵軍大打陣地戰,而是增強部隊作戰的機動性,利用我軍本土作戰、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採用運動戰戰術,給敵以有效殺傷;發動游擊戰,使之全民皆兵,讓入侵者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不能自拔。」

1932年在上海寓所的蔣百里 (網上圖片)

以上論述堪稱蔣百里版「持久戰」思想。事實證明,這正是中國軍隊執行這套作戰思路,抗戰才勝利。蔣百里作為將領,雖沒有親自指揮戰役,卻能「兩度」擊敗日本軍隊,堪稱奇聞。

蔣百里為抗戰事業嘔心瀝血,過度操勞嚴重損害身體,尤其全面抗戰爆發,他病情便愈發加重。1938年10月,蔣百里升任陸軍大學代理校長,奉命將校址由長沙遷往遵義,結果僅過了1個月時,他在遷校途中病逝於廣西宜山,終年56歲,去世後被追贈為陸軍上將。

《國防論》出版後轟動全國,蔣百里在扉頁題詞中寫道:「萬語千言,只是告訴大家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而這也成功地激勵國人頑強抵抗日寇。但可惜蔣百里無緣見證勝利到來,令人唏噓。

蔣百里《國防論》(網上圖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