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寧有種,老鼠兒子會打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個人奮鬥能達到的程度各有差異:有些年代,即使出身貧寒,最終也有機會躋身高位;有些年代,若姓氏門第不滿足一定條件,終其一生也難改換門第。近年來,有關「階層將要固化」的輿論再次興起。階層真的固化了嗎?檢討此類宏大問題,常見策略是回顧歷史。四位學者聯袂發表於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的研究發現:20世紀中後期,國內的階層流動走出了一個倒U型

圖1 不同模型設定下,不同年份出生的受訪者內部,基於回歸得到的父輩子輩間教育程度的相關係數變化

已有諸多研究驗證了教育與收入、財富及其它反映階層高低的指標間的強相關。在做長時段研究時,教育也是少有的容易獲取且誤差相對較小的指標。出於以上考慮,原文以父代子代間教育程度的相關性強弱衡量當時社會流動的強弱。基於城市家庭調查(UHS)數據,作者獲取了1930-1980年代出生的近2萬受訪者的數據。分析結果如上圖:1940年代出生的一輩,父代子代的教育程度相關程度較高;之後,這一相關性先是在10年內快速減弱,之後又穩步增強

圖2 綠色是「毛之前的年代」,紅色是「毛之後的年代」,藍色是「毛治下」的年代;左側是對教育年限的分析,右側是對教育年限在整體分佈中的分位點的分析。直線越平緩,代表父代子代間教育的相關性越弱

以1944及1965年為兩個分界點,可將數據分成三段:如上圖所示,直線越平緩,則當時父輩子輩間教育程度的相關性越弱;結果,1944-1965年間出生的個體,兩代間教育程度的相關明顯要弱一些。原文認為:能較好地解釋這一點的,只有當時實施的一系列激進的旨在維護社會公平的政策。另一可能的解釋因素是教育回報:據基於其它數據的估計,1944年前及1965年後,每一年的教育回報率都接近10%;1944-1965年間,教育回報率驟然下降至4%[2]。

[1] 原文對此處結論做了諸多檢驗,包括但不限於:控制年代固定效應等諸多變數、分省份回歸、考慮跨省移民、考慮收入及是否黨員等變數、以其它數據探究農村的社會流動、對數據重加權以保證整體特徵與普查一致,等等。以上倒U型結果均大體保持穩健。此外,無論是考察教育年限的相關性還是考察教育年限在整體分佈中的分位數的相關性,以上結果亦保持穩健。

[2] 原文同時指出:大規模增加公立教育的覆蓋面,未必能抹平同期教育方面的階層固化。1944-1965年生人及1965年後生人都經歷了公立教育覆蓋面的擴張,然而,僅從教育角度看:前一時期,階層的固化程度接近百年來最低點;後一時期,階層正逐漸趨向固化。

參考文獻:Chen, Yuyu, et al.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20th century China."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58 (2015): 44-73.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