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宪将于书展推出筹备三年多的新书。

【星岛日报报道】(星岛日报报道)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香港书展」将于周三开锣,随著港珠澳大桥及高铁去年起相继开通,研究珠三角交通多年的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王缉宪亦于书展中推出新书,回顾香港二十多年来的本港对外交通发展,以及未来交通发展大局。他指,随着周边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及需求增加,他预计高铁未来十年之内,载客量将饱和;而经陆路交通穿梭中港两地的人次,会由现时平均每日的六十五万人次,跃升至十五年之后的一百万人次。

港珠澳大桥及高铁去年起相继开通,缩短香港与邻近地区的交通时间,将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身兼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的城大管理科学系及新丝路研究中心客座副教授王缉宪,因应香港对外交通所扮演的角色愈趋重要,故于今年书展推出筹备三年多的《世界级枢纽—香港的对外交通》新书,书中将回望香港过去二十多年的交通发展历史,涵盖多个范畴如陆路、航运及运输等,以及展望本港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

王缉宪接受本报专访时笑言,即使他是研究运输多年的专家,筹备新书仍遇上不少难关,如有些交通范畴并不是他擅长,他需要再查找资料学习,不停钻研。被问到筹备新书的最大挑战,王直言是需厘清「究竟这本书写给谁阅读」,若书中内容偏重学术理论,未免会过于沉闷,故如何平衡书中内容是一大挑战。他亦指,往往对外交通基建都牵涉政治争论,如高铁的「一地两检」,以及港珠澳大桥的庞大兴建费用,他在书中亦须客观表达自己的看法。

新书中亦有谈及广深港高铁的发展,王缉宪指对高铁未来的载客量感到乐观,因高铁涵盖短、中及长途车程,沿途经过不少城市,他相信在十年之内,高铁的载客量将饱和。王缉宪解释,载客量急升源于以往内地城市一早对高铁有需求,「如果高铁香港段可提早五年开通,可能现在平均每日乘客量已经十多万人次。」

另外,酝酿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今年年初出台,王缉宪指,在大湾区交通方面,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交流会增加,两地政府亦期望可增加跨境人流及物流。他坦言:「实际我预测若不受政治困扰,两地的人流及物流量增速可以很大,因临近香港的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如深圳由现时一千七百万人口,将在二○三○年急增至二千三百万至三千万人口,带动来往两地的需求。」王预料,随着港深之间的互动增加及大湾区的发展等,经陆路交通穿梭中港两地的人次由现时平均每日六十五万人次,跃升至十五年之后的一百万人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