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5N峰值对焦功能之探索 E18-55套头各种对焦方式比较

由于NEX-5N具有18mm的极短法兰距,使它可以转接几乎所有品牌的新老镜头,当然这些头大部分只能手动对焦。于是,对焦是否精准及快速成为评判5N转接功能的重要依据。好在5N有个峰值对焦功能,可以辅助我们手动时较快达到准确对焦,这也是产品宣传的亮点之一。不过从论坛发表的帖子看来,抱怨峰值对焦不好掌握的网友不少。

为此,我专门做了一系列试验,探索如何用好峰值对焦功能,顺便对NEX-5N的三种对焦方式:MF、AF、DMF及屏幕放大对焦做了对比。

此帖较长,分上下两部分,可能要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先列出目录,大家可挑选著看。

上: 一 NEX-5N套头各种对焦方式比较

下: 二 NEX-5N转接手动镜头后,峰值对焦遇到的常见问题

(一)四种对焦方式对比测量 (二)峰值对焦颗粒出现区域、最佳对焦位置与景深范围之间的关系(回答峰值对焦会不会跑出景深范围)

(三)峰值对焦的误差小于景深范围是成功的关键

(四)关于抓拍

三 对网友创造的峰值对焦使用经验进行分析

四 总的结论和建议

一 NEX-5N套头各种对焦方式比较

5N使用E口自动镜头,具有三种对焦方式:自动(AF)、手动(MF)、自动对焦后手动微调(DMF)。当我们用MF或DMF方式,用手转动对焦环时屏幕上会自动将对焦区域放大,而且此刻如果同时用峰值对焦功能,仍然会放大。所以我们首先有了一个重要结论:

使用E口镜头手动对焦时,可同时打开峰值水平,这样屏幕放大和峰值对焦同时起作用,有助于我们快速精准地对焦。如果关闭峰值水平,只用屏幕放大,对焦区域的对焦精确程度看不清,要增加对焦时间。

下面我们通过对套头E18-55的测试来对比各种对焦方式。

A 测试和分析设备:

(1) NEX-5N+E18-55套头

(2) 三脚架,目的是防抖和固定测试距离

(3) 测试对象:解析度测试图和实物

1P 解析度测试图

器材:索尼 NEX-5N [索尼数码相机] 镜头:索尼 E 18-55mm f/3.5-5.6 OSS(SEL1855) [索尼镜头]时间:2012-08-27 09:31:01 快门:1/80 光圈:F/8.0 焦距:48毫米 感光度:800 说明:标准的解析度测试卡ISO12233有12724X9431像素(老镜头版主提供),列印若用600DPI印表机,是大尺寸,有困难,我把它简化为6614X4318像素,然后用600DPI彩色激光印表机列印A4纸,可分辨3000线水平,在这里够用了。

(4) 景深计算工具:Online Depth of Field Calculator.mht,对后面手动镜头分析时需计算。

B 测试结果和分析

分别取F5.6和F8两种光圈,每种光圈测试六种情况:自动对焦、屏幕放大手动对焦(峰值水平关)、DMF(峰值水平关)、峰值水平低、峰值水平中、峰值水平高。测试图取中心部分,列在一起比较,结果如下:

2P ,F5.6各种对焦方式对比

3P ,F8各种对焦方式对比

4P ,手持相机拍摄下列实物,取对焦区域(中心电池处)进行对比

器材:索尼 NEX-5N [索尼数码相机] 镜头:索尼 E 18-55mm f/3.5-5.6 OSS(SEL1855) [索尼镜头]时间:2012-08-26 13:24:57 快门:1/60 光圈:F/5.0 焦距:45毫米 感光度:1600 5P, 实物测试,三种对焦方式对比

C 结论:1.无论从测试图的照片还是实物照片,都可看到,这几种对焦方式都可顺利对焦,其中自动对焦精度差一些,

其他对焦方式看不出明显差别。

2.从实物测试对比图可见,手动对焦加上峰值对焦辅助后,要比只用屏幕放大对焦精度稍好一些,其实并不是

峰值对焦比较准,而是开了峰值水平后会看得更清楚,对得更快。

3.对焦速度比较(由快到慢):自动>DMF(有峰值水平)>MF(有峰值水平)>MF(无峰值水平)。

4.在不要求快速对焦的场合,推荐使用带有峰值水平的DMF对焦方式。

一句话,对于E口自动镜头,峰值对焦也是一个很有用的辅助功能!

)。

NEX-5N通过转接环转接非Sony镜头后,由于电子触点不起作用,所以相机无法控制镜头去进行自动对焦,原先三种对焦方式AF、DMF、MF只有手动对焦MF可用。而手动对焦视其用哪种峰值水平,可细分为四种:(1)关闭峰值水平后用屏幕放大对焦,(2)峰值水平低,(3)峰值水平中,(4)峰值水平高。

由于自动控制不起作用,原先靠相机判断是否准确对焦的功能就改由人眼来执行,上述第(1)种方式就是为了让人眼可以看清楚对焦情况而设立的。后来厂商感到需要加某种标记,使得人眼可以依靠它很快判断是否达到最佳对焦,于是就有了峰值对焦。所谓峰值对焦就是:当快要开始接近对焦时,屏幕上对焦区域物体的边缘会出现一些小颗粒,一旦准确对焦,颗粒数会达到最大值,这时就可按快门了!但摄影者有个体差异,加上对峰值对焦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理解的差别,所以这方面的问题特别多。以下第二部分将根据常见的问题来叙述。

二 NEX-5N转接手动镜头后,峰值对焦遇到的常见问题

(一)四种对焦方式对比测量

5N可用前面所述四种手动对焦方式,经常有网友抱怨,还是不用峰值对焦好,用了峰值对焦反而跑焦了。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分析一下。测量所用的镜头是两个俄头:Jupiter 37A 135/3.5 和Zenitar-M 50/1.7;因为它们镜筒上有光圈调节环,还有比较精确的距离标尺。测量对象不用ISO12233图,而用实物,见1P。分A三脚架、B手持两种情况

A.用三脚架拍摄

1P 测量所用实物布置

器材:索尼 NEX-5N [索尼数码相机] 镜头:----时间:2012-08-29 15:27:39 快门:1/60 感光度:2000 闪光灯:Off. Did not fire 白平衡:Auto 为了避免手持相机抖动的影响,我们使用了三脚架。拍照后用软体截取中心对焦区域进行对比。

2P Jupiter 37A 135/3.5 四种对焦方式对比, 物距=1.45m,光圈 F4

3P Jupiter 37A 135/3.5 四种对焦方式对比, 物距=1.45m,光圈 F8

4P Jupiter 37A 135/3.5 四种对焦方式对比, 物距=1.45m,光圈 F11

5P Zenitar-M 50/1.7 四种对焦方式对比, 物距=0.7m,光圈 F2

6P Zenitar-M 50/1.7 四种对焦方式对比, 物距=0.7m,光圈 F8

测试结果分析:两个镜头,4种对焦方式,在常用大小光圈情况下,测得的物体可以说绝大部分是清晰的,只有一个例外:Jupiter 37A镜头在F11,峰值水平低情况,比较模糊。由于有三脚架,可排除手抖影响,我分析,由于F11时物体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暗,所以当峰值水平低时,不容易看清颗粒,误判了达到最大峰值的位置(从图看可能不在电池前表面),按错了快门。有人可能会想,只用屏幕放大对焦为什么反而很好,我想可能是注意力集中了,反而判断正确。峰值水平取中和高时没有误判,因为屏幕上颗粒看得很清楚。所以,在小光圈时要注意看不清峰值颗粒的问题。

B.手持相机时,四种对焦方式对比

7P Jupiter 37A 所用之测试实物布置

器材:索尼 NEX-5N [索尼数码相机] 镜头:----时间:2012-08-29 09:13:30 快门:1/250 感光度:1600 闪光灯:Off. Did not fire 白平衡:Auto 8P 物距1.50m,光圈F5.6测试结果

9P Zenitar-M 50/1.7 物距=0.7m,光圈F1.7 ,仍然用有三脚架的测试对象,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分析:不管用何种镜头、物距远近、光圈大小,四种对焦方式无明显差别。

C.结论

四种方式都有较高对焦精度,峰值水平中和高时颗粒比较明显,但高水平有时会显示过头,而当光圈小成像暗时,低水平峰值又会显示不清晰,造成误判。

(二)峰值对焦颗粒出现区域、最佳对焦位置与景深范围之间的关系(回答峰值对焦会不会跑出景深范围)

请看测试得到的表格:其中景深用第一部分中提到的软体计算。

A. Jupiter 37A 峰值颗粒出现范围、景深、最佳对焦距离之间的位置关系

将此图画成曲线,可见下图,形象化地说明了表格内容

B. Zenitar-M 50/1.7 峰值颗粒出现范围、景深、最佳对焦距离之间的位置关系表格我们就略去了,曲线如下:

说明:此镜头的试验比Jupiter先做,当时只做了峰值水平低和中两种情况,Jupiter低中高三种都有。

C分析

(1)光圈越小或距离越大、景深就越大,而且峰值颗粒出现的范围也大,这时最大峰值位置离景深范围的边缘远,对焦容易成功。

(2)峰值水平越低,颗粒出现的范围越小,我们搜素最大峰值的时间就越短,所以我们在能看清颗粒的前提下,低水平的峰值是较好选择。

(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峰值对焦搜素到的最大值位置实际上有一定的误差,如果跑到景深范围以外就要失焦,这就是有网友反映对不准的原因之一,粗略地说,光圈小、距离大,景深范围可以覆盖峰值对焦最大值的范围,不会失焦。距离近、光圈大,这时景深浅,峰值对焦最大值的位置可能跑出景深范围,就容易失焦(比如拍微距)。

(三)峰值对焦的误差小于景深范围是成功的关键

景深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峰值最大位置误差有2cm,这可以用来判断什么情况对焦容易成功,如果景深大于2cm,就没有问题。如果拍微距,景深极浅(可能只有几mm),就没那么幸运了。

如果没有特别的虚化要求(比如拍人像等等),我们可以将光圈设得小一点,例如F4-F8,这样景深大,成功率高。从本测试看来,两个镜头所拍的这些照片,在常用光圈F4-F11,焦距<135mm,物距>0.6m时,景深大于2cm,使用峰值对焦拍摄没有问题。如果焦距=250mm是否可以?进一步用软体计算可知:当光圈在F4以上,物距>3m时,景深>2cm,使用峰值对焦拍摄应该也没有问题。

(四)关于抓拍:

大家关心手动头抓拍有何诀窍,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A.物体运动方向垂直于相机瞄准方向(光轴),这就是普通的抓拍,物体不会跑出景深范围,峰值对焦应当没问题。

B.物体运动方向朝拍摄者或远离拍摄者:

抓拍的关键是峰值对焦的全过程时间中,运动物体不要跑出景深范围。那就要做到使物距远一点,光圈小一点。但也不能使影像太小。

举例如下:某人向你迎面跑来,速度是正常步行速度每秒1.2米,使用200mm长焦镜头,光圈F5.6,调节峰值对焦和按快门的时间只有1到2秒,请问拍摄时物距多少比较合适?

为了使人像在照片中占1半以上高度,设物距40m,这时1.7m高的人在CMOS上成像高度是8.5mm,CMOS高度是15.6mm,符合要求。用软体计算,F5.6,焦距200mm,物距40m,可得景深9.12m,此人跑完9.12m,需要7.6秒,1到2秒的拍照时间足够,不会模糊!

三 对网友创造的峰值对焦使用经验进行分析

(一)老镜头版主创造的边转动对焦环,边连拍的办法和鼎力版主的转动对焦环同时移动脚步连拍的方法,他们本身的文章都有介绍,我在这里不详细说,只是通过实例说明此类方法是成功的。

A. Jupiter 37A镜头手持连拍,拍摄对象仍是前面的实物,截取中心部位进行对比,可见0.4秒那张最清晰。

10P

B.Zenitar-M 50/1.7 镜头手持连拍,拍摄对象仍是前面的实物,截取中心部位进行对比,可见0.7秒那张最清晰。

11P

C 分析 此法比较方便,但一秒内对焦环倒底转多少需要练习,显然转动范围越小且不超过景深范围,就越容易找到最佳对焦点,否则只能找到10张中的最佳,不易找到真正的最佳。当然此法要多用快门次数,多存储几张无用照片也是不足之处。另外因为 RAW格式存储较慢,用jpg直出能保证一秒10张。有人质疑,手册上说,快速连拍以第一张的对焦和测光参数为所有10张的参数,怎会出现不同的对焦情况?我说,那是对自动对焦说的,你现在是手动镜头,转动镜头对焦环就相当于寻找正确的物距,在一秒内拍10张,其中有一张最接近找到正确的物距,就成功了!

(二)网友我是文朋我姓文说,将照片用黑白格式拍,用RAW格式存储,以后可无损改为彩色,峰值颜色用红色,这样峰值颗粒比较醒目。这也是好方法,但不足之处是要用RAW格式,后来再转换,对于要快速出片的朋友会觉得不便,此外取景也是黑白,有点不习惯。

四.总的结论和建议

1.景深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峰值最大位置误差有2cm,这可以用来判断什么情况对焦容易成功,如果景深大于2cm,就没有问题。如果拍微距,景深极浅(可能只有几mm),就没那么幸运了。

如果没有特别的虚化要求(比如拍人像等等),我们可以将光圈设得小一点,例如F4-F8,这样景深大,成功率高。从本测试看来,两个镜头所拍的这些照片,在常用光圈F4-F11,焦距<135mm,物距>0.6m时,景深大于2cm,使用峰值对焦拍摄没有问题。如果焦距=250mm是否可以?进一步用软体计算可知:当光圈在F4以上,物距>3m时,景深>2cm,使用峰值对焦拍摄应该也没有问题。

2.峰值对焦也是个需要练习的方法,是一种相当于技术工人的精密加工手艺,前面提到的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3.低中高三种峰值水平选哪个好?要根据在屏幕上颗粒显示的情况,既要能看清又要不太过分,显示太过分了会分不清什么时候最大,看不清则会误判。另外,如果您使用电子取景器,会发现颗粒显示的强度减小了,我想原因在于它是200多万像素的清晰度(远大于屏幕的92万),颗粒比较细腻的缘故,此时「峰值水平低」会看不清,「峰值水平中」比较好。

4.要用单点对焦(例如中心对焦),否则要误判峰值对焦位置。

5.拍摄运动物体可用守株待兔方法,先对好焦,然后待兔到来再按快门。

6.准确可靠的峰值对焦需要相机的稳定,手持拍摄时,将屏幕远离眼睛一尺以外悬臂拿著相机又取景又对焦很难稳定,不是个好方法,可用电子取景器或LCD-V4,这样就可将相机靠在脸上,大大提高了稳定性。拍远景用大长焦镜头要用三脚架。

7.关于抓拍,成功的关键是,运动物体在1到2秒峰值对焦的时间内,不要跑出景深范围。

峰值对焦拍摄实例

12P Jupiter 37A 拍摄

器材:索尼 NEX-5N [索尼数码相机] 镜头:----时间:2012-08-26 10:41:56 快门:1/500 感光度:100 闪光灯:Off. Did not fire 白平衡:Auto

13P Jupiter 37A 拍摄

器材:索尼 NEX-5N [索尼数码相机] 镜头:----时间:2012-08-26 10:43:01 快门:1/1600 感光度:100 闪光灯:Off. Did not fire 白平衡:Auto

14P Zenitar-M 50/1.7 拍摄

器材:索尼 NEX-5N [索尼数码相机] 镜头:----时间:2012-08-26 10:49:03 快门:1/1600 感光度:250 闪光灯:Off. Did not fire 白平衡:Auto 结束语本帖两部分到此全部结束了,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大家平时会遇到的,所以会关注。由于我是在业余条件下做的测试,条件简陋,所用的镜头也只是两个俄头,拍摄的条件只是室内一般的光照,没有在很暗和很亮的情况下测试,所以得到的结果只供参考(上面提到的2cm误差与测试条件有关,不同镜头应当有不同误差)。

对于更多使用其他镜头的网友,也希望能结合自己的情况提供峰值对焦的经验。

下面引用老镜头版主的回复,肯定对具有这些镜头的网友有价值:「因为我的手头最多,现在巳有九只了.所以对手动峰值对焦用的也多,最多废片是出在微距与人像,微距当然是因为景深太浅,人像也是因为要虚化背景,设了大光圈,景深刚刚够从眼睛到头发,对焦差一点就废了.我应用中发现峰值显示与镜头锐度和解析力不同有关,与对象的对比度有关,同一只镜头与光圈大小有关,与曝光增减有关,总不能每换个镜头,每变个条件就去调峰值大小,老师测中显示峰值高指示最好,那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条件不同高峰值有时会满屏都是,都调不出来.所以峄值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新事物,其实峰值的改进只要加入智能大小,根据全画面反差锐度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出峰值.也可称为自适应峰值就可解决了,如果我是索尼的工程师一定先改进这一点,我现用的都是高解析力镜头,所以我只能将峰值设最小,如果拍摄对象反差太小不出峰值就放大对焦.不能在拍摄时再去改峰值设置那就黄瓜菜都凉了"

分析:拍微距时景深可能只有几mm,而前面测试发现,峰值对焦的误差有2cm,因此老镜头版主遇到的情况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镜头/学会使用灯光/转接,让经典老头重生

资料来源网路,有不妥,不全处请老师,好友们指导,补充,简单样片能感受到我们与国外专业人员之间距离,修炼之路漫长,,,

参与/或提高/都会充满快乐,,朋友们可以对比,感受一下自己更喜欢那个焦段镜头,,,祝一切顺利,摄影快乐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镜头;

NEX-5N简单感受(E18-55套头) 作者---风的故乡

玩转NEX//转接,让经典老头重生:从机身镜头卡口到CMOS感测器焦平面之间仅有18mm法兰距让他能转接很多不同型号的镜头

花冠摄影 老师作品

索尼宣布LA-EA2转接环将支持所有老的NEX产品,摄友也希望可以固件升级后使用EVF ////LA-EA2卡口适配器兼容镜头表

它就是个无所不能的E口18-200焦段的OSS镜头 ////关于NEX-5N的滤镜叠加使用的详细图解说明,希望使用奶昔5N的摄友充分利用它来创作!

其实5N那个「咔咔」声音对我没有产生什么问题////解答无忌上一位摄友对焦方式问题,你使用索尼中、低端的单反、单电、微单是否也有!

Shadow 推出 Sony NEX 专用热靴转接器,来个简单动手玩 ////NEX-5N 不玩儿转接有点儿冤,兼谈徕卡/福伦达镜头选择、开聊片子的调整与润饰

把无忌上拿到NEX-5N机器的摄友体会汇总,帮助关注者了解各种实际购买者的初步体验!

选中一个微单便携包,可以装下两个微单机身和5个镜头,包的大小相当于全画幅单反机身

索尼NEX微单玩混搭 转接镜头选购推荐///作者-崔晨

让经典老镜头在奶昔上光芒四射///作者-情系大别山

闪光灯的作用;

器材:索尼 NEX-7时间:2012-03-15 快门:1/50 光圈:F/4.5 焦距:23毫米 感光度:100

器材:索尼 NEX5C 时间:2011-07-28 快门:1/100 光圈:F/8.0 焦距:55毫米 感光度:1600

器材:索尼 NEX-5N 时间:2011-09-29 快门:1/160 光圈:F/5.6 焦距:55毫米 感光度:100

器材:索尼 NEX5C [索尼数码相机] 时间:2011-07-29 快门:1/100 光圈:F/5.6 焦距:55毫米 感光度:320

器材:索尼 NEX5C [索尼数码相机] 时间:2011-07-29 快门:1/100 光圈:F/5.6 焦距:55毫米 感光度:800

感谢花冠摄影老师的指导与补充:《同一位置,同一台相机,同一镜头,同一对象和背景,在同一光线条件的下各个焦段的拍摄》

器材:尼康 D700 [尼康数码相机]时间:2010-04-09 15:09:12.33 快门:1/160 光圈:F/7.1 焦距:160毫米 感光度:200

器材:尼康 D700时间:2010-04-09 15:14:13.33 快门:1/160 光圈:F/7.1 焦距:160毫米 感光度:200 器材:尼康 D700时间:2010-04-09 15:14:13.33 快门:1/160 光圈:F/7.1 焦距:160毫米 感光度:200

器材:尼康 D700 时间:2010-04-09 快门:1/160 光圈:F/7.1 焦距:340毫米 感光度:200

索尼课堂对环境人像、全身人像、七分身人像、半身人像和特写人像截取的原则《拍摄不出来是你不知道,拍摄不好是你掌握的问题。》

《闪光灯的应用、灯光的配置和各种光线的定义》

蝴蝶光也就是在被摄者脸部正前方 ,由上向下45°方向投射到人物的面部 ,投射出一个鼻子下方阴影 ,似蝴蝶形状,让人物脸部带来一定的层次感。蝴蝶光多用于表现女性。现在很多布光方法的也是由蝴蝶光变化而来,比方说在主光下面加一个光源,亮度减半,减弱鼻子下方的阴影。或者改变光轴与人物水平方向的夹角,这样脸部轮廓更清晰

器材:索尼 NEX-7 时间:2012-03-10 快门:1/25 光圈:F/6.3 焦距:200毫米 感光度:800

了解光线5个特性:光强,光质,光向,光色,光比。大概来说,无非是把自然光做主光源、闪光灯做辅助光;或者自然光做辅助光,闪光灯做主光两种用法。

注意拍摄距离,闪光灯的亮度有限,太远的话,光强会降低很多。太近的话,光线有可能会不均匀。拍摄美女,要柔和的光,灯前加柔光片。拍摄粗糙表面,可用硬光。

器材:索尼 NEX5C 时间:2011-09-08 快门:1/160 光圈:F/5.6 焦距:42毫米 感光度:200

NEX专用闪光灯HVL-F20S

标签: 老头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