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代文學家楊慎幼年時才思敏捷,出言不凡。有一年元宵節,楊慎的父親大宴賓客,當夜恰逢烏雲滿天,不見星月光輝,有位來客便出一聯道:元宵不見月,點幾盞燈為山河生色。眾人拍掌稱妙,可一時間竟無人續出下聯。正在為難之際,楊慎想到當天恰好是驚蟄,又聽到隔壁傳來陣陣鼓聲,於是上前對出下聯。眾人聽了,稱為佳對。到底楊慎對的下聯是怎樣的?請你猜一猜。

(答案:驚蟄未聞雷,擊數聲鼓代天地宣威。)

(二)

明代文學家楊慎,自幼勤奮好學。一次,他遵旨隨父進京面見皇上。時值寒冬,火盆中炭火正紅,皇上出上聯:炭黑火紅灰似雪。說完,笑望羣臣,等候回答。頓時,殿前一面沉寂。楊慎沉思片刻,想起家中的白米飯,便說:「我來對!」只見他上前施禮,從容對出下聯。皇上聽了拍手叫好,眾臣也齊聲誇讚。請你猜一猜,楊慎對的下聯是怎樣的?

(答案:谷黃米白飯如霜。)

(三)

清代文學家李調查元年輕時即能應聲作對,隨口吟詩。一年春天,李調元隨父親李化楠出外散步。父親有意考考兒子,便對兒子說:「我出個上聯,你對對看。」隨即念道:蜘蛛有網難羅雀。李調元以為父親問他的抱負,便以蚯蚓為題對出下聯。李化楠聽了,不禁點頭微笑。你猜猜,李調元對的下聯是怎樣的?

(答案:蚯蚓無鱗欲成龍。)

(四)

申時行是明代江蘇長洲人,曾受聘為塾師。主人見他貧寒不想用他,還出句譏諷說:何方野鳥,敢從梅樹借棲身。申時行不甘受辱,便以「蛟龍」自比,怒而作答。主人一聽,覺得他不僅有才學,而且抱負不凡,於是謝罪請他留下來。請你想一想,申時行的對句是怎樣的?(答案:有志蛟龍,偏向海門來現爪。)

(五)

有一年夏天,祝枝山與友人在林蔭道上漫步,但見荷池中綠葉如蓋,魚兒都紛紛游到荷葉下乘涼。祝枝山於是出了上聯:池中荷葉魚兒傘。友人正在思索,這時,恰好有一個老乞丐路過,聽見他們正在對對聯,便想到自己棉被裡的蝨子,隨即應了一聯。祝枝山聽了乞丐的下聯,十分欣賞,馬上解囊相助。你想想,究竟老乞丐是怎樣對下聯的呢?

(答案:被裡棉花蝨子巢。)

(六)

郭沫若文思敏捷,善賦對聯。一次,郭沫若和夫人於立羣等人遊普陀山。當一行人來到佛頂山上的慧濟寺時,郭老觸景生情,說:「我出個上聯,看看你們能否對上來。這上聯是:佛頂山頂佛。」這是一個迴文對,過了好久,也沒有人想出該怎麼對。當他們下山經過雲扶石時,於立羣突然高興地說:「我有下聯了……」你知道於立羣對的下聯是什麼嗎?

(答案:雲扶石扶雲)

(七)

明朝時候,江西吉水出了一個有名的才子叫解縉。一日,住在附近的曹尚書派人去請解縉入府相見,要與他比試比試。曹尚書用手指著擺在桌上的一副象棋,出句曰:天當棋盤星當子,誰人敢下?解縉知道曹尚書有意為難自己,不過,他覺得這個上聯不錯,想到琴棋書畫是文人雅興,便以「琴」對「棋」,答出下聯。曹尚書聽了,不禁啞口無言。請你想一想,解縉對的下聯是怎樣的?

(答案:地作琵琶路作弦,哪個能彈!)

(八)

徐文長是明代著名的才子。一年春節,杭州西湖總宜園舉行春燈謎會,吸引了許多遊客。這時,徐文長恰好路過園門口,只見一羣人擁擠在大門口,正在對一副對聯謎。許多人對著那謎語冥思苦想,卻猜不到謎底。徐文長撥開眾人上前一看,只見上聯是: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下面寫著一行小字:打一日常用物,並對出下聯也成一謎。徐文長微微一笑,已經猜中了謎底,只是一時想不出用一個謎語作下聯。他突然看到門房牆上掛著一物,便說:「下聯有了!」接著吟道:烏龍上壁,身披萬點金星。你知道這幅對聯的兩個謎底嗎?

(答案:上聯為「油燈」,下聯為「秤桿」)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