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羊蠍子,壹周君腦海條件反射就是——羊蠍子火鍋!

沒有蠍子的羊大梁,就是羊蠍子,紅燜未必不行,但做火鍋已經成為最有羣眾基礎的一大美食!

壹周君就喜歡呲溜呲溜吸羊蠍子骨頭中的骨髓,美味營養不說,還多了自我動手的樂趣。

以羊蠍子為主料的清湯羊蠍子火鍋在北方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有「補鈣之王」的美譽,因其富含鈣質,而且易於吸收故而在民間中常以此為土方醫治骨質疏鬆症者,當然,老人家喫羊蠍子也是最為合適的。

上好的羊蠍子火鍋也是有講究的,原料只用內蒙古地區的5―6個月大的羔羊,經泡,挑,燒,煨,燜等十幾道工序方可出鍋,其味微麻微辣,不柴不膩。

這樣既保存了原清湯火鍋的營養精華,又迎合了現代人的口味,即使不愛喫辣的人也大呼上癮。

羊蠍子過水後撈出,沖洗乾淨;姜切成片,大蔥切小段,將小茴香、孜然、八角、花椒、桂皮和香葉放入茶包袋裡。

炒鍋裏油燒熱,放入蔥、姜爆香,然後將羊蠍子塊放到油鍋裏,翻炒,調入生抽老抽和料酒,再翻炒片刻,然後鍋裏所有東西和幹紅辣椒與茶包袋一起移入煮鍋。

鍋裏注入足量開水,沒過所有食材,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改成中小火燉,快要燉好的時候調入鹽和白鬍椒粉,出鍋時撒上香菜,就著蒸騰的熱氣,羊蠍子終於可熱鬧上臺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