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位自由獨立的攝影師,給網友分享一下我對攝影師的看法,攝影師分很多種和很多層級,主要的如下:

1、會拍照的人:這種類型的是會拿起照相(手機)機給別人拍照,對畫面的美感、光線、構圖等元素沒有獨特專業的水平,只是比較喜歡拍照。

2、商業攝影師:這種類型的有過專業的美術訓練,對各種檔次的相機鏡頭都很熟悉,能獨立拍攝出客戶喜歡的照片,他們一般工作在影樓或者有自己的攝影工作室,以賺錢為目的。

3、媒體攝影師:這種類型的一般在媒體機構工作,比如:報社、電視臺、影視公司,都是偏向新聞屬性的,與國家社會發展聯繫的比較緊密,像新聞紀實攝影師。

4、電影攝影師:這種類型的是專門給電影、電視劇、網劇擔任攝影的工作,向著名導演張藝謀就是這個出身。

5、純藝術攝影師:這種類型的就是通過攝影技術晉陞到純藝術的層面,不是以賺錢為主要目的,以抒發自己的思想、審美、觀念為核心目的,會創作出獨立屬於自己風格的攝影師,當然,這需要很大的資金做支撐,一般人有心無力做不了。

6、攝影愛好者:這種類型的以興趣為核心,向旅行中很多老年人帶相機拍攝風景,僅僅為自己喜歡,專業不專業不重要,賺錢與否不重要,出名 不出名不重要,自己開心最重要。

當一個合格的、專業的、獨立的、深度的攝影師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是技術、藝術、思想、時代等多種因素的結合。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歡迎有不同認識的網友分享更多的類型,謝謝!


攝影師其實是個高大上的職業或者說是身份的象徵。最早的攝影師是隻要有個相機就能被人稱為攝影師,現在滿大街攝影師,慢慢的接觸攝影才知道滿街都是拍照片的,攝影愛好者有那麼一部分,真正的攝影師是少之又少。

按照攝影師的定義:使用照相機、感光片、光源和造型技藝在室內外拍攝人像、風景、產品及生產或生活圖像信息的人員。感覺這個有點太寬泛了,大眾心中的攝影師是大家吧,或者說是攝影家吧。真正的攝影師除了愛攝影意外,他還是一個具有審美眼光的藝術家,是思想家,因為他能夠發現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最美好的印記,用相機記錄下來並打動受眾的大師。

所以個人認為目前社會對於攝影這個行業該這麼分類:1,拍照的大眾,2,攝影愛好者,3,攝影從業者,4,攝影師,5,攝影家


攝影師是很高尚的事業,不是你會拿相機拍出清晰,銳利,漂亮的照片你就叫攝影師,也不是你拍的照片賣了錢也叫攝影師,也不是拿著幾萬幾十萬的設備能拍出片子,攝影師是具有自己獨特風格,視角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也就是攝影愛好者,能成為師的也是被後人認可評價的!攝影師的照片都是具有內涵,故事,引人思考銘記。做為一個十年的攝影愛好者,從自己內心去體會風景,撲捉世界神奇瞬間之美,謙虛敬畏世界的一切事物,不求成名,追求咔嚓拍照瞬間的定格之美!


與用筆不同,攝影是用鏡頭寫作,更講究為主題服務的光影與神態。攝影不是照相。照相往往是刻板的,紀念性的,而攝影是有故事性丶人文性的。前者是記錄,後者是創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