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人們稱他為孟襄陽,他寫了《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酈道元的水經註記載:

應劭曰:城在襄水之陽,故曰襄陽。是水當即襄水也。城北枕沔水,即襄陽縣之故城也。

應劭是東漢末期的人,生卒約153—196年。

襄陽在襄水的北邊,古人把河水之北稱為陽,所以稱襄陽。

襄陽最早是西漢時期建立的,到了應劭,已經過去了幾百年。

現在襄陽的南渠就是古代的襄水

襄水源頭在襄陽城南扁山西麓的尹集鳳凰村太山廟。襄水北流,彙集其他溪水,東流經琵琶山、真武山、羊祜山,繞峴首山向南流,於觀音閣旁註入漢水,長約14km。

現在襄陽地圖漢水南邊的水渠就是原來的襄水。

襄陽古城在今襄水和漢水之間。

但襄水是個小河,為什麼把城稱為襄陽?

其實在西漢時期,漢水在襄陽主水道就是襄水

漢水在襄陽西側流入襄水水道,經襄陽南再曲折南下。

現在的襄陽漢水水道只是古漢水的一個支流。

後來因為洪水淤積泥土,堵塞了襄陽西的水道,漢水主水道改成了今天在襄陽和樊城之間的狀態。

襄陽峴山附近的舊漢水河床,形成了牛軛湖,襄陽縣誌稱為鴨湖。清朝時期鴨湖還可以北通漢江,稱為檀溪(襄城西門外)。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本文為原創,如果覺得有點意思,敬請點一下關注並點贊。
襄陽明明在漢江以南,為什麼叫襄陽而不是襄陰?

襄陽起源於楚國在戰略地位極其險要的今襄陽設置北津戍,為一區域中心點成為楚國北伐擴疆的「橋頭堡」。相傳建立漢朝的高祖感懷楚人先祖,先後在今襄陽市域(楚文化主要發源地)設置多個行政區,其中包括襄陽縣,這是襄陽縣在歷史上首次面世,劉邦後世以襄陽為中心,控制中南大部地區,使之上升為「省會」級城市。

拋開上述論點,具有官方代表的歷史地理學界著作《水經注》對其的解釋是,襄陽城處於襄水之陽而得名,襄水在今天的襄陽被叫作南渠。儘管襄陽位於漢江以北,叫不叫襄陽與漢江也沒有多大關係,因襄陽是以襄水以北而命名。漢江則為華夏第一城池四周屏障之北護城河。

南宋史嵩之曾擔任大理卿兼任刑部侍郎、制置使、知襄陽府,他對襄陽的戰略定位與高祖不謀而合,北可進洛冀、西達川渝陝,具有立足統戰之優勢。古代史學巨作《二十一史方輿紀要》對襄陽的評價:「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襄陽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主要發源地,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襄陽自創以來就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還有漢陽也是


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為陰。我國很多地名也就容易理解了。如武漢的漢陽,指漢水的北面。江蘇的江陰,指長江的南面,南陽,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洛陽,在洛水以北。衡陽:處於南嶽衡山的南邊。華陰:西嶽華山的北邊。衡陽,華陰,還有許多相似的例子。襄樊不應該改為襄陽,應改為漢陰或襄陰更準確。


我是襄陽人,漢江又名襄河,漢江比襄渠大的多,襄渠是條小溪,古人取地名往往是首挑名山大川做為地理位置的標誌,因為漢陽名子已經有,老河口市在漢代叫陰縣,叫襄陰是不是有些重複,而同在漢江南岸的谷城在漢代又稱筑陽,那麼襄陽是不是一個例外呢


你給的圖上面,襄陽古城南北都有漢江啊。即是漢江南,也是漢江北。因為漢江在此是個U形拐彎。


不解釋


看襄陽古時候的水系圖就明白了,城池在襄水之北,所以稱襄陽,不是以漢水命名。滄海桑田變化太大了。


山南,水北為陽

山北,水南為陰

襄陽城地處漢水南岸,為陰

峴山北,為陰

根據五行八卦,雙陰【極陰】即為陽

故襄陽


襄水現在叫南渠,古時時候它是漢江的支流,襄陽城處於襄水之陽,故名襄陽。後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及自然變遷,襄水逐漸乾涸,便形成了現在的模樣。起名的參照物是襄水而不是漢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