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睜開眼,醒來看到的是手機,上班面對的是電腦,那些筆尖在紙上劃過,發出的沙沙聲,已經成為記憶中遙遠的影像了,寫字的溫情,以及一封信抵達收信人手中的溫情,也隨著時代漸漸遠去了。

算來,民國已經距我們百年之遠,但是大師們的光輝依舊照耀著而今的世人,只是大師們筆尖的溫情卻漸漸模糊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重溫百年前大師筆尖的風度。

▲魯迅寫與其學生樓煒春的信

煒春先生:六月二十四日信早到,因病未能即復為歉。《自選集》自普及本事,我是可以同意的。附上引證壹千,希察收為荷。專此布復,即請暑安。魯迅 上 七月十一日(1935)

郭沫若曾評價魯迅的書法:自成風格,融冶篆隸於一爐,聽任心腕之交應,樸質而不拘攣,灑脫而有法度,遠逾唐宋,直攀魏晉。世人寶之,非因人而貴也。

▲鬱達夫致徐志摩陸小曼的賀喜嘉禮手跡

上世紀二十年代,陸小曼與徐志摩各自拋棄原有的家庭兩相結合,是一場轟動當時京滬文化圈的風波。鬱達夫在《懷四十歲的志摩》一文中說:志摩和小曼的一段濃情,若在進步的社會裡有理解的社會裡,這一種事情,豈不是有千萬的美談。忠厚柔艷如小曼,熱烈誠摯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發放火花,燒成一片了,哪裡還管得到綱常倫教,更哪裡還顧得到宗法家風。

鬱達夫與陸小曼、徐志摩都是至交。其為徐陸結婚所贈「終成眷屬」四字,頗見鬱達夫羨慕之心,亦是其渺視禮教之寫照,「終成」兩字,也似乎暗含著好事多磨,費盡周章終得團圓的寓意。

▲徐志摩贊「閨蜜」陶太太

通過一封徐志摩的信,可以看出,他與陶孟和夫婦之間的親密友誼。

徐志摩在信中稱呼沈性仁為陶太太,且不惜為讚美她而放低自己:「聽見幾個電話都沒有打著,也不為別的,就賀你的小說寫得好———至少比我的高明多了,這並不是恭維!我一連唸了三四遍,有朋友進來我就唸,誰都說寫活靈有味,要是這真是你的初試筆,你的小說家前途正遠著吶!」

「話說回來,你非得給我副刊寫一篇不可,限一星期出貨。」信的最後一段,徐志摩還很頑皮地「威脅」沈性仁幫他寫文章,可見他與沈性仁之間的「閨蜜」情感。

▲胡適:勸小芳不可太用功

小芳原名陶維正,是著名社會學家陶孟和與翻譯家沈性仁的女兒。胡適寫這封信的日期為「十八,三,二」,推斷,時間是1929年3月2日,小芳當時還是一個上中學的孩子,對陶孟和之女如此寵愛,足以看出胡適與陶孟和夫婦的深厚友誼。

胡適在信中問候小芳:「你現在已經上課了嗎?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沒有進步。」隨後他還抒發了頗為「叛逆」的教育觀念:「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體好,進步更快。你有空時,望寫信給我,隨便你說什麼,我都愛看。」

▲戰時物價高漲,此為陳寅恪幫董作賓在成都找兼職

陳寅恪先生是民國時代最負盛名的大學者,他的信札原跡極難見到。此通陳寅恪致董作賓函共兩頁,應作於1944年。當時在李莊的條件極為艱苦,董作賓自計在李莊難以維持生活,曾有函請陳寅恪幫他在成都找一份教課兼職。

陳寅恪在信中談到已經幫董作賓找好了任教大學,但又談到因為物價飛漲,一份兼職不足以維持生計,需要多兼幾個,並兩三次提醒董作賓要事先跟傅斯年商量。抗戰後期大後方的經濟狀況之差,由此可想而知。董作賓想去成都兼任之事,最終應該是未能成行。

▲俞平伯致荒蕪的信

方吾,即荒蕪,原名李員乃仁,安徽鳳臺人,現代作家、翻譯家、詩人。民盟成員,曾任民盟中央聯絡委員、民盟北京市宣傳委,中央文史館員。

方吾仁兄:從石莊寄來手書並新作,謝謝。詩多風趣。又知遊正定,大佛寺即隋之龍藏寺,弟夙嚮往之,惜無緣攬勝耳。寺中碑碣尚存否?曾一觀乎?賤況如昨,外事茫然,二人皆病乏遊可陳。弟近賦七言俚句七百言,下里之音,無當大雅。連日當以稿求正。復候冬安。弟平伯。十二、十四。內子附筆。

▲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寫下」」悲欣交集

李叔同,即是弘一法師,也是那首著名的《送別》的作者,「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清新,空靈、惆悵、簡潔、含蓄。

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佛學,他幾乎涉足了文化藝術的所有領域,用豐子愷的說法就是,「文化藝術的園地,差不多都被他走遍了」。所以,梁實秋、林語堂等人說他「值得所有人慢慢閱讀,慢慢體味,用一生的時間靜靜領悟」。所以,從來目下無塵的張愛玲要說,「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圍牆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

1942年,弘一法師在福建泉州開元寺圓寂,跨空而去,臨終絕筆僅寥寥四字,曰:「悲欣交集」。悲的是什麼,欣的又是什麼?天知地知,你我不知。

加繆說過:一個人只要學會了回憶,就再不會孤獨,哪怕只在世上生活一日,你也能毫無困難地憑回憶在囚牢中獨處百年。

關於書寫的記憶,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遠到像是前塵往事了吧,也許自從你邁出學校大門,跟筆的交流已經少之又少了,那些與青春、校園有關的日子,我們曾飲著陽光,笑得肆無忌憚的快樂,已經很少在你臉上出現了吧,那麼,讓我們一起重拾起手中的筆,給曾經的自己寫一封信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