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死後,其子宮涅繼位,是為周幽王。幽王是個昏君,對內盤剝百姓,對外徵討犬戎失敗,加上關中大地震,社會動蕩不安。有個叫褒珦的大臣勸諫他,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下獄。褒家人為了把褒珦救出就尋訪到了一個絕色美女,起名褒姒,教她歌舞,把她包裝打扮一番獻給幽王。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同時也把褒珦放了。傳說褒姒是個高冷美女,笑點很高,進宮以後從沒笑過。幽王為博褒姒一笑,懸賞千金。有個佞臣叫虢石父替幽王出了個主意,提議用烽火臺一試。幽王採納了虢石父的建議,帶著褒姒登上驪山烽火臺,命令守兵點燃烽火,各地諸侯一見烽火,以為犬戎進犯,帶著兵士趕了過來,到了驪山下犬戎的影子都沒看到,看到幽王和褒姒飲酒作樂,諸侯才知道被戲弄,懷怨而歸。褒姒見千軍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不禁嫣然一笑。幽王大喜,賞虢石父千金。幽王為進一步討褒姒歡心,廢拙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立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下令削去王后父親申候的爵位,還要出兵攻伐申國。申候先發制人,聯合犬戎進攻鎬京。幽王急忙命人點燃烽火,可是上次被戲弄的諸侯都不理會了。申犬聯軍攻進鎬京砍了幽王和伯服,俘虜了褒姒。

以上是流傳最廣的烽火戲諸侯導致西周亡國的版本。個人覺得可信度不高。因為該版本最早記載是戰國末期《呂氏春秋》。比《呂氏春秋》成書早的《國語》只提到幽王要廢太子立褒姒生的兒子為太子導致前太子的外公申候聯合犬戎進攻鎬京導致西周亡國,2012年清華大學整理的戰國竹簡上也沒有烽火戲諸侯的記載,記載的內容和《國語》大致相同。由此可見烽火戲諸侯是後人加上去的,亡國之君有個美女背鍋幾乎已經成了慣例。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討論,不喜勿噴。


據歷史老師講的,周幽王是個歷史上昏君。宮女褒姒美如天仙,有羞花閉月之貌。特別是笑起來更討周幽王的歡喜。一次偶爾有撕綢緞清脆的響聲,周幽王偶爾發現褒姒笑得燦爛,更覺得可愛。於是為了博得褒姒這個女一笑,便叫宮中侍從抱來不少綢緞撕碎,周幽王欣賞了褒姒笑得很過癮。有一天,軍中傳來急報,說有股外族人馬奔京城而來。周幽王大驚,命點燃京城周圍的烽火臺。於是,各諸候四面八方帶兵前拒敵營求國君。敵人迅速退兵。這時,周幽王發現各諸候帶兵前的聲勢,逗得身旁的褒姒笑得更的看。後來有一天,周幽王宮中無聊,想逗褒姒笑來看得過癮。幹碎無敵情也命令手下點燃表示救援的·烽火臺。不久,各路諸候應急帶兵趕到京城邊,問:敵人在哪裡?幽王笑道:沒人敵情,我與大家開玩笑的。…後來敵人果然入侵,幽王急命點燃烽火臺求救。可是,各路諸候說,他(周幽王)又哄我們,幹碎不去了。…後來周朝被滅。「烽火戲諸侯」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褒姒原是個棄嬰,被一對賣山桑弓和箕木袋的夫妻收養。周宣王在位時,民間傳唱,山桑弓,箕木袋,周國的禍害。所以,這對夫妻被迫逃亡,途中,撿到一個女嬰。後來,夫婦逃到褒國,收養的女孩越長越漂亮。褒國人就把她獻給周幽王,人們就叫她褒姒。周幽王對其寵愛有加,不惜烽火戲諸侯,廢皇后太子,最終西周滅亡。原太子宜臼繼承王位,就是周平王,遷都洛陽,史稱東周。


我記得前幾天剛看過一個記錄片,講的是在河南安陽一個戰國大墓中發現大批珍貴的竹筒。但也沒有上述記載,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等待再次出土吧


為博美人笑,烽火戲諸侯,有調侃嫌疑,真正應該是周幽王寵褒姒可以拿江山社稷如兒戲,為博美人笑不擇手段。


根本就沒有這回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