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1日是第23屆“世界帕金森病日”,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都選擇在4月11日這天舉辦帕金森病主題活動。據統計,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帕金森病人在中國,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帕金森病人的數量逐年增加,已成爲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嚴重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致殘性疾病。因此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就顯得尤爲重要。

到底什麼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也稱爲震顫麻痹,是一種運動障礙性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該病主要有靜止性震顫,動作遲緩、肌張力增高、姿勢不穩等特徵。隨着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也逐漸變高。

帕金森病起病隱匿,病程進展緩慢,在臨牀上可分爲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迄今爲止,原發性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爲主要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境等綜合因素有關;繼發性帕金森病則多由腦炎、腦動脈硬化或錳、一氧化碳中毒等原因所致。某些藥物如利血平等也可引起帕金森病症狀,但一般停藥後即可消失。而遺傳風險、經常接觸殺蟲劑和除草劑等農藥是導致帕金森病的“罪魁禍首”。

“走起路來慌慌張張,手抖動地連筷子都拿不穩,說話越來越含糊,表情僵硬失去了笑容,日常生活動作變慢……”這是許多帕金森病患者的自述,由此可見患病的典型表現可總結爲“抖、僵、慢”三字。抖是指手、胳膊、小腿、下頜和麪部不由自主地抖動;僵是指肌肉變得緊繃,四肢活動的時候感到僵硬、沉重、不靈活;慢是指動作緩慢,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刷牙、洗臉等動作變慢,寫字越寫越小,走路時無法邁開腳步,而以小碎步前進。”

在典型症狀出現之前,患者可能會出現多種症狀,包括鼻子“不靈了”、對以前感興趣的事情變得沒興趣、記性差、直立性低血壓、睡眠質量差、活動少、後背疼痛不適、腰腿疼痛、便祕、小便困難等表現,當然這些症狀未必都具備,只要具備其中幾種,就應該引起注意。如果發現老年人有上肢震顫、手抖、動作遲緩等帕金森病先期徵兆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得了帕金森病怎麼辦?

到目前爲止,我們還不能完全治癒帕金森病,但這並不代表帕金森病就是絕症,我們可以通過“三駕馬車,並駕齊驅”逐步攻克它,這“三駕馬車”分別是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康復治療,藥物治療是基石,若無效時可考慮手術介入,但這兩類療法療效有限,因此康復治療的參與勢在必行。康復治療易被忽視,但卻能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最大獲益,應當貫穿始終、伴隨一生。帕金森病的康復治療方法多樣,根據疾病分期及病人症狀的不同,選用帕金森病體操。

預防帕金森有哪些妙招?

1、適當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不但有益身心還能延緩腦神經組織衰老;

2、發現老年人有手抖、動作遲緩等帕金森病先期徵兆時,及時送醫就診;

3、避免或減少接觸對人體神經系統有毒的物質,如殺蟲劑、除草劑;

4、避免或減少應用奮乃靜、利血平、氯丙嗪等誘發帕金森病的藥物;

5、認真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