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肯定的說能,因為我們家兩個孩子就是這樣教的。

大孩子是個男孩??,今年剛好20歲,目前就讀于軍校二年級。除了小學二年級沉迷於遊戲我操了點心,後來我幾乎就沒怎麼操心了。他知道他要什麼,勸他姐姐還是多讀點書好,自己成績也是一直優秀。他做什麼事非常的有分寸,在老人面前有禮貌,一說一個笑,該用的錢就用,不該用的怎麼都不會用。如果知道婆婆爺爺生病了,再忙也會打個電話去問候一下,寒暑假回來首先就是去看婆婆爺爺。填報志願我們也會坐下來一起商量,他的理想是什麼,以後就業有難度沒等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有幾次因為應酬,我喝的有點多了,故意借著酒勁把他叫過來說一通,孩子全程沒有半點不耐煩。在學校上學,我和他爸爸生日他會用自己的津貼給我們買禮物,禮物喜歡不喜歡不說,最起碼他有那個心。

女兒今年10歲,成績也是優秀,早就確定好了自己要去的中學。我們忙的時候,放了學就一個人在家裡做作業,看書,畫畫,太晚了還會自己做飯喫。懂事,堅強,有禮貌。

兩個感情非常的好,有一次我女兒已經睡著了,我想試試她睡著了聽不聽得到,會不會起來幫她哥哥,就故意打她哥哥,他哥哥也故意大叫。你猜怎麼著,她睡的迷迷糊糊的,一下子就撲在她哥哥身上,還吵不準打我哥哥。

我們周圍的鄰居都特別羨慕我,說我福氣好,運氣好,兒女都乖巧。其實所謂的運氣也就藏在我們平常的教育當中,言傳身教,你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有什麼樣的品質。你孝順,孩子也隨時想到父母,你寬容,孩子也大度。


謝謝邀請,我是豫西文化教育今日頭條公眾號,教育領域創作者!

愛的教育真能教出乖小孩嗎?你怎麼看?這個問題我認為:在現今的社會一部分家長沒有理解「愛」的正確內涵,其實是對孩子進行的是一種「傷害」教育!!!

我個人的建議:

第一、要搞清楚什麼是真正「愛的教育」,因為愛分為:關愛、慈愛,溺愛等,如果是從孩子的成長考慮,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為人處事的教育,而且父母能夠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有原則的教育,那麼毫無疑問完全可以教出一個乖寶寶!!!

第二、溺愛即無原則的愛,不但不能教出一個乖寶寶,相反可能教出一個社會「廢品」,愛不是隻注意孩子的喫飽穿暖、衣食無憂,更不是要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是要培養孩子的正確的人生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夠適應社會能力,懂的感恩,《觸龍順說太后》裡面的趙太后的教育方式就不能算作是「愛」!

第三、對孩子的愛,需要家長言傳身教,不能空洞的說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間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一個不孝敬父母,自私自利不關心他人的家長,百分之百不可能培養出一個充滿愛心懂的感恩的孩子。

第四、愛不等於對孩子不批評、不懲罰,缺失懲戒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缺點、錯誤、不良習慣甚至惡習要堅決給予懲戒和糾正,要立規矩,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

第五、對孩子的愛,不能把孩子當做「溫室裏的花朵」,要讓孩子經受風雨鍛煉,甚至要孩子經受挫折,儘早的讓孩子激勵風雨、「苦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大有裨益,是愛的教育的另一種形式,不可或缺!!!

生命是一場無法回放的的絕版電影,對孩子的教育也是無法「回爐」的絕唱,如果你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那麼社會將對孩子做出「懲罰」,願每個家長謹記!!!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有待與大家商榷,歡迎有識之士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意見!理性探討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共同為教育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獻出你的錦囊妙計!!!


1.愛分好多種,慈愛,溺愛......要看你用哪種愛去傳達給孩子,我現在推崇的事嚴而有愛。一些規矩和習慣在出生我就引導著孩子,但是是孩子就會犯錯,我的做法一般都是可犯一次,我不吵也不打,同樣的錯誤犯兩次嚴厲提醒,到現在孩子快6歲了,她潛意識知道錯不過三的道理,也體驗過打的感受。所以做事就會長心。我認為這是嚴愛中的嚴,因為我一直記得一句話,現在不嚴將來有的是社會好好教訓他。

2.再談愛,愛是一種尊重,更是一種傳遞,當他給我理論的時候,我選擇蹲下或者做下,這樣我從角度上來講不是高高在上,做到了最起碼的尊重,我多小時我都詢問他的意見,關鍵的一點是從出生到5歲的時候媽媽沒有上班就全心全意的管教他,這種0-3歲不缺少父母愛的孩子他肯定做事很穩,很陽光,很上進。而且你給他的家庭環境就是爸爸愛媽媽,然後爸爸媽媽愛爺爺奶奶這種模式,這種愛是會潛移默化的傳遞給他。

3.何為乖小孩,我不認為一個特別乖得孩子是好孩子,也許傳統意義上的乖小孩家長特別省心,但是他會太在意別人的想法,總是默默無聞的,我認為培養善良,能靜能動,習慣好的孩子纔是最重要的。


愛的教育其目的是讓孩子學會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培養孩子心靈的富足,這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用我們傳統文化來講就是培養孩子的「慧根」,讓孩子從小心底寬厚,擁有愛的能力。

通過其定義分析來看,愛的教育更多的是指導思想,我們還要有具體的方法和技能教給孩子,讓Ta知道如何去愛:

一、父母的言傳身教:生活上有儀式感,夫妻間相敬如賓,對待老人溫和孝順,對待朋友真誠以待……等等,讓孩子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美好,給Ta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二、孩子在和小夥伴交往時:教給Ta如何換位思考,同理心理解小朋友們的想法,如何基於內心的善良去行動,力所能及的去幫助小朋友,讓孩子感知到在這個世界上Ta的責任和價值。

愛的教育內容很廣泛,如何通過理論的認知去引導,尤其是與自家孩子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纔是決定愛的教育的效果是不是有用。

這是我們遊學驛站的教育心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關注「遊學驛站」頭條號,可以私信我們深入探討孩子教育。謝謝


在這在這裡我想斬釘截鐵的說——不能。

其實並不是愛的教育不能,而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方向一直跑偏,愛是相互的,而不是一味的付出,甚至——溺愛。看看咱們現在的孩子。

5、6年級了,還能因為一件小事在地上撒潑打滾。(當時我在旁邊,真的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初中,高中生了,連一隻襪子都沒洗過,碗一次沒有刷過。

更別提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就各種自殺的,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有這樣的報道,我們在痛心之餘,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會這樣?

我不是什麼教育學家,不想長篇大論告訴大家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在這裡我只想告訴各位家長,如果真的愛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這種愛絕不是你單方面對孩子源源不斷的付出,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愛我覺得應該是這個樣子的:與其我們一味的付出,更應該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愛的家庭裏。首先父母是相親相愛的,父母與孩子是相親相愛的,父母與長輩、親人是相親相愛的,父母愛我們的國家(也許我們的國家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我們每個人要愛自己的國家)。讓孩子懂得愛也要付出愛,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孩子一定能夠身心健康,茁壯成長。

最後來給大家說句笑話「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誰要讓著誰」。所以天下的各位父母,我們在愛孩子,讓孩子得到各種愛的同時,也要讓我們的孩子學會去愛別人。


是否教出乖小孩不知道,

但一定能教出有愛的小孩。


要看你怎麼定義「乖」。聽話的孩子未必就是最好的孩子。

曾 雪(Iris Zeng)

法學碩士

「七巧板」兒童生命發展項目講師


不管什麼方式教育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例如,你天天玩遊戲,不讓孩子玩,他能服氣,能安心學習嗎?


愛的教育分兩方面,一起付出,二是接受,缺一不可,只有完整的引導才能培養孩子完善的人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