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曾經聽說過一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以前進寺廟,第一個看見的佛教護法神是韋陀尊天菩薩。

韋陀尊天菩薩是阿彌陀佛第一千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

他真的是一位大帥哥,但是他那種帥不是陽光暖男那種帥,是很冷峻的那種,酷帥酷帥滴。

雖然威儀具足,但是親和力不夠。韋陀菩薩做了一段時間迎賓以後,進寺廟的信眾不知不覺地變少了起來。

後來寺廟發現這個現象以後,就換了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彌勒菩薩來做迎賓了。

眾生一看到彌勒菩薩一天到晚笑眯眯的,純真可愛的笑臉,心情都莫名歡喜起來,都忍不住想走近他,走進寺廟,繼而香火也越來越興盛了。

而四大金剛,其實是四大天王。

四天天王是屬於天眾,四天天王居住在須彌山腰。須彌山東,黃金埵,是持國天空所居。

南方琉璃埵,是增長天王所居。

西白銀埵是廣目天王所居。

北水晶埵是多聞天王所居。

由於布施,持不殺生戒,孝順父母,歿生此天,壽命五百歲。人間五十年,是為此天一晝一夜。忉利天,是居住在須彌山頂,單休十善,(十善: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無禪定功,歿生此天,壽命一千歲。人間一百年,是此天的一晝一夜。這是六天中的兩天,雖然天福自然,但是未離飲食,男女,睡眠之欲,故名欲界。

彌勒菩薩是未來要來度化所有眾生的佛。眾生禮拜彌勒菩薩求開心,與之結善緣。

四大天王居於須彌山半山腰,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在生做各種善行,或者持戒布施等可往生這四天。

也是勸人積德行善,精進修行的意思。當然,也有降妖伏魔的寓意。

進門拜彌勒求開心,出門拜韋陀求平安。

進寺廟第一殿大抵是這些含義了。若有不足之處,請過往大德多多指正。

(圖源,有的出自網路)


很有緣能回答這個問題。

佛家有「三世諸佛」的說法與講究,「三世諸佛」分別為「燃燈佛」為過去「諸佛」。「釋迦牟尼佛」代表現在「諸佛」。「彌勒佛」代表未來「諸佛」。

佛祖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我們(清凈的本心)被無明、愚痴所遮蔽所以在覺悟覺醒之前尚未成上無上佛果,所以把未來佛(彌勒佛)放到寺廟前端就是要與為開悟覺醒的眾生結善緣,開示眾生在將來早日明心見性成就無上佛道。

而(天王殿)里供奉這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提醒著人們要對人、對事要恪守本分盡職盡責。

南方增長天王:南方天王手中的寶劍代表著智慧,這開示我們要用智慧的寶劍,斬斷我們的煩惱、愚痴、無明,早日離苦得樂。

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開示的人們要多看多聞,利用佛陀的教導、教誨懂法明理的勇猛精進往生極樂佛國。而「四大天王」也在外保護著殊勝的修道者和佛法不被外界的眾生所干擾,震懾著那些企圖破壞佛法的天魔鬼怪。


我前後去過400多座寺廟,對寺廟古建築有深厚研究,撰寫150多萬字的古建築解讀和藝術欣賞文章,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常見的漢傳寺廟格局中,我們,會見到極其熟悉的布局。你走進一座寺廟,迎面看見的是山門,緊接著後面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在一進門的地方,也就是山門的位置,有很多的寺廟將天王殿與山門合併在一起,所以我們一進山門,往往就能看到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站在山門大殿的左右兩側,中間是一位笑口常開大肚子的彌勒佛,彌勒佛背後是手高高舉著金剛杵的韋陀菩薩,為什麼寺廟中要把四大天王和彌勒佛放在最前面?

在佛經典籍中,彌勒佛的原型是彌勒菩薩,它是未來要繼承佛的衣缽傳人。彌勒菩薩在唐朝時信仰非常風行,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這位笑口常開的大肚子和尚,是五代以後才演變出來的。彌勒佛笑口常開,寓意就是佛門笑迎所有人,寺廟是歡迎你到這裡來禮拜燒香的,四大天王代表的是人的敬畏之心,在漢民族的民俗中被演繹成了風調雨順四大寓意,實際上他們代表的是東南西北四大方向,是在修行過程中的敬畏之心、博聞廣記,智慧增長,是對應著普通人的佛學修行之路的。

亦文亦物出品,原創不易,關注看更多有趣、經典、實用的傳統文化小知識


在中國式廟宇建設構造藍圖中,彌勒佛在前,四大天王隨後站立兩旁,韋陀在彌勒之後,關於這一布局,我有一典故可以予以解釋。

相傳,彿祖涅槃後。

一日巡視宇宙,發現彌勒佛殿宇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香火也特別旺盛,而韋陀菩薩的宙宇卻是門可羅雀,只有很少很少的人進來。佛祖由此觀察,原來彌勒菩薩笑口常開,不論惡人善人皆一視同仁,但裡面有誠實拜佛的,也有很多小偷小摸之人,因而讓不少不守規矩的人破壞了佛門清靜。

韋陀菩薩面貌冷漠,十分嚴肅,一般人見了有點敬而遠之,不敢進來親近佛法,因而少有人進。

觀此因緣後,佛祖命彌勒菩薩與韋陀前來,將兩位菩薩合二,彌勒前門笑口迎,韋陀站後嚴把關,讓大家都可親近佛法,但要知寺廟護法之嚴格,不敢在寺院放肆所為。

後來,四大天王見之,面見佛祖,希望為四大部州眾生護法,以弘揚佛法,因而立於左右兩側。

這一故事喻意深遠,但不做真正的佛法故事來講。


彌勒佛是未來佛,四大金剛察世間善惡,賞善罰惡。


武漢市的寶通寺韋陀菩薩是背靠站在彌勒佛祖的身後,他是為後進的大雄寶殿里如來佛祖護法的,又名大力護法力士。但我每次去到寶通寺,都是以回家的心態去拜佛祖的,此時韋陀菩薩,必會先行稟報如來佛祖,韋陀菩薩是我的接引佛,他稟報的內容必定是:那個頑皮的小老兒又回家來了。要不然如來佛祖不會笑,我師尊也不會亂笑,其他的各位大佛也都是大笑。如此看來,韋陀菩薩也是對我壞壞的,不過他每次接引我時,也是笑容滿面。沒辦法的,誰叫他現在比我歷害呢,我還得給他揖禮呢。


在如來眼中,沒有管不好的寺廟關鍵在於——如何安排到人(菩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連菩薩都有「個人短板」,更何況是普通凡人呢?很多人在抱怨「不受器重」、「沒有激情」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問問自己——

同樣,在能人眼中,這世上根本沒有不賺錢的投資。要不然,「別人」都是怎麼發家致富的?

假如你手上有筆閑散資金,那麼,怎麼投資才能將收益最大化呢?

聰明人,絕對不會將這筆錢全部投在一個地方畢竟,在這風雲詭譎難以預測的投資市場上一丁點的風險都可能將這筆錢付之一炬。

相反,聰明人會篩選出適合自己風險承受力的組合實現最佳性價比的投資方案。


是笑世人愚昧無知,無錢勿進來,凡夫之人以為有佛,佛是自心,莫錯禮拜。


彌勒菩薩表布施,韋陀表戒律,四天王表四季與風調雨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