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年-1686年,清朝皇帝康熙兩次下令,對侵佔我東北的沙俄殖民者實施武力打擊,收復了雅克薩,這場戰爭史稱雅克薩之戰。

雅克薩在哪裡呢?雅克薩在黑龍江上游左岸,這裡現在在俄羅斯阿穆爾州境內,名字是阿爾巴津諾,和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的額木爾河河口隔黑龍江相對。額木爾河是黑龍江的支流,原名為阿爾巴西河,阿爾巴西是當時達斡爾部落首領的名字。因為這裡位於河流交匯處,達斡爾部落的人們就在此定居,到明朝末年的時候,發展成一個比較繁榮的部落居點。

1650年,沙俄哥薩克人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在尼布楚和雅克薩修築城堡,建立殖民據點。雅克薩是明末時滿語對這個城堡的別稱,意思是「涮塌了的江灣子」。有點兒不是太容易理解。

康熙皇帝在解決三藩之亂和台灣問題以後,就開始著手解決沙俄入侵的事情。本希望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邊界糾紛問題,但是沙俄不理睬,只好通過武力來解決問題。

1685年,康熙命都統彭春統管黑龍江軍務,率軍收復雅克薩城。彭春率3000清軍從璦琿出發,水路並進直抵雅克薩城。沙俄守城士兵約千人,對彭春發出的通牒置若罔聞,拒絕撤走。在清軍大炮攻城、火攻焚城的情況下沙俄軍無力抵抗,被擊斃一百多人。雅克薩城沙俄軍頭目托爾布津等投降,清軍允其率部下七百多人撤離。清軍毀掉雅克薩城後班師,並無留駐兵力。

大清為這次武力征討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囤糧、運糧、造船、調兵以及武器裝備等等,甚至從朝鮮調來數百火槍手,從福建調來數百藤牌兵。這次勞師遠征耗費頗大,但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除了毀掉雅克薩城,沙俄軍被打死一百多人,另有四十哥薩克人歸順清朝外,沒有給沙俄入侵者以足夠慘痛的教訓。因此,清軍回師以後,沙俄入侵者托爾布津等又率兵再次侵入,重築雅克薩城,並布置十數門火炮加強城防力量。

清廷康熙皇帝得知沙俄捲土重來的情報是在半年以後了,只好令薩布素率2000清軍再次出征雅克薩。然後又是先通牒,沙俄軍有800多人,而且又有堅固的城堡和火炮、火槍等武器,自然不會那麼容易就投降。一番激戰,沙俄督軍托爾布津被炮轟而死,沙俄軍龜縮城內不出。清軍一方面長期圍城,另一方面由清廷和沙俄進行談判。

沙俄此時在歐洲正和土耳其干著呢,兩線開火顯然是不明智的,何況當時清朝軍事實力並不比沙俄差。沙俄同意談判,康熙遂下令停火,撤回圍困雅克薩城的清軍。雅克薩之戰到此結束。

最後經過談判,中俄雙方於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邊界,規定外興安嶺以南屬中國,嶺北屬俄羅斯等條款。當然,作為戰爭發生的地點,雅克薩也是中國的。不過,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沙俄撕毀尼布楚條約,強佔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地區,並強迫清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雅克薩地處黑龍江之北,也變成了俄方領土。

雅克薩被沙俄強佔以後,居住在雅克薩的中國人去哪裡了呢?

雅克薩居民一部分遭到沙俄的屠戮,一部分則南移至嫩江流域。南移的達斡爾人一部分到了今天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首府尼爾基鎮的對岸。另一部分則遷移到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西北的梅里斯達斡爾族區的雅爾塞鎮。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