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任何手術都是有一定的風險性,特別是腦幹腫瘤,腫瘤位置較深或包繞重要神經組織及血管,手術風險較大,這是許多腦腫瘤患者密切關注的問題。

腦腫瘤手術中易損傷病竈周圍正常組織,手術有比較大的難度,因爲腦瘤的發病部位和正常組織沒有明顯邊界,這樣一來就給手術造成了很大的難度。如果盡力要把犯病部位切除,那麼難免會涉及到切除一些正常腦組織。並且在手術切除腫瘤的過程中,往往造成一些腦神經組織的受損,從而產生一些相應的臨牀症狀,如出現肢體麻木、疼痛、運動不靈、語言不利等症狀。但是如果不切除病變的組織,則很有可能導致手術失敗。

和腦腫瘤手術中傷害周圍正常組織一樣,腦腫瘤手術也難免會傷害腦中的重要神經,最後導致相應功能受損。即使手術較爲順利,瘤體被全面切除,因術前瘤體的壓迫已經導致局部組織壞死,相對應的機體功能當然還是難恢復的。不過,很多腦腫瘤病人術後症狀都會得到好轉,不僅僅是頭痛、嘔吐症狀會好轉,運動功能障礙也會慢慢恢復行動能力,這就要靠術後的後續治療來緩解了。

腦腫瘤手術視野很小,也容易損傷到大血管,如果出現意外術中大出血就會奪人性命。這是很多腦腫瘤患者,都出現的情況,需要不斷檢測術後生命體徵。腦瘤手術領域是非常小的,容易損傷大血管,如果意想不到的術中出血會剝奪一個人的生活。

看腦腫瘤手術風險大不大,到底有多大,還是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根據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疾病、腫瘤位置、大小的不同,決定着手術的質量和風險的不同。而選擇權威醫療機構神經外科專家,可以降低手術治療風險。

唐都醫院趙天智教授介紹:這些恐懼不是無處而來。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顱腦腫瘤的診斷水平不夠高,等到患者已經有明顯症狀才能作出明確診斷,這時的腫瘤已經失去了最佳的手術時機。而手術器械和設備都非常簡單,更沒有高倍顯微鏡,導航等等醫療器械,所以以前顱腦腫瘤的手術死亡率、致殘率確實非常高。再加上腫瘤本身就已經很可怕,故而人們對顱腦腫瘤有恐懼心理不足爲奇。

目前醫療技術:顱腦腫瘤手術沒那麼可怕!

目前醫療技術,部分顱腦腫瘤可以達到徹底治癒,且不會損傷患者其他正常大腦神經系統。

1、儘早確診、明確腫瘤分類、大小及位置

影像學的發展讓我們更早期更及時的發現腫瘤;而且能夠顯示腫瘤以外的很多信息例如腫瘤周圍的血管,周圍的重要神經等,MRS還能對腫瘤的性質做出診斷。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這些檢查我們對腫瘤的各種信息瞭解的非常詳細;高倍顯微鏡等設備的應用使手術更便捷,精準微創讓手術更安全。

需要提醒的是,早期確診的顱腦腫瘤患者,應儘早手術治療,過度擔心手術風險不可取,如果等到腫瘤已經侵襲到其他正常組織,會加大手術風險及併發症的發生。

2、選擇最佳手術入路方式,降低手術風險

針對顱內腫瘤治療,特別是顱內複雜腫瘤,如何選擇最佳入路方式,在儘可能的全切腫瘤同時,保留患者正常神經功能是降低手術風險的關鍵點。唐都醫院顱腦腫瘤中心於西北地區率先開展多種高難度複雜顱底入路手術,如採用額眶顴入路切除巨大蝶巖腦膜瘤或海綿竇腫瘤、Kawase入路切除巖斜腦膜瘤、乙狀竇前入路切除巖斜區腫瘤、遠外側入路切除延髓腹側病變、經迷路入路/中顱窩入路切除侵犯巖骨腫瘤如神經鞘瘤/頸靜脈球瘤、經安全區入路切除腦幹膠質瘤/海綿狀血管瘤等。於西北地區率先開展“高流量顱外內血管搭橋輔助切除複雜顱底腫瘤手術”。

3、顱腦腫瘤術中風險有多大?

目前的手術是利用多模態影像融合導航的指引下使用高清晰度專用顯微鏡進行手術,利用專業的導航設備將術前患者的CT、MRI等影像輸入電腦,自動進行三維重建,得到立體的重建圖像,可以清晰顯示腫瘤位置、大小,術中避開重要的神經、血管,採用合理、方便、創傷最小的方案。利用術中熒光造影技術實時顯示腫瘤切除的情況,例如膠質瘤手術時我們利用熒光造影的技術使腫瘤在顯微鏡的特殊模式下顯影,可以完整切除腫瘤確保沒有殘留,同時最大程度的保留正常腦組織減少手術後的併發症和後遺症。並且術中的電生理監測、CUSA、術中超聲、神經內窺鏡等技術,例如聽神經瘤術中電生理監測確保面神經保存完整,避免術後面癱的發生,CUSA超聲吸引可以把腫瘤吸除而血管和正常腦組織得以保存;手術中隨着腫瘤的切除過程,周圍腦組織和殘餘腫瘤位置會有變化,術中超聲可以實時監測腫瘤位置變化情況;神經內窺鏡直達病變部位,縮短手術時間。

4、如何正確認識“微創手術”

對於微創手術治療,很多患者都存在一定認識誤區,錯誤認爲微創手術只是傷口大小,趙天智副教授介紹:其實不然,微創的前提是安全有效的達到治療目的的同時,如何能夠讓腦組織減少損害纔是微創的,例如,聽神經瘤,從18世紀至今,手術切口的變化也不大,但是病人的安全性和療效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目前醫療技術真正體現了微創的意義。

5、權威醫療機構及專家的選擇很關鍵

顱腦腫瘤、特別是針對複雜性顱腦腫瘤,手術難度較大,並非所有的腦外科專家都有絕對的把握,這就是爲什麼有的患者反映“同樣的疾病,有的醫生認爲風險很大,有的專家認爲風險極小”,選擇權威醫療機構及專家是治療的關鍵。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