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缺乏基本常識。

  • 說明你根本沒見過蝗蟲,也不知道蝗災是什麼樣子。古代鬧饑荒的時候,大家連觀音土都得吃。如果能吃得上蝗蟲的話,誰會放過這種食物呢?

蝗蟲是高蛋白的食物,很有營養。

但是,如果你想吃蝗蟲的話,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能抓到它們。


古代鬧蝗災的時候,蝗蟲是高速移動的,不會老老實實地等著你抓。

  • 蝗災發生時,大量的蝗蟲漫天飛舞而過,如黑雲壓境啃食莊稼,剎那間所有糧食都被吃光了。

因此,成群結隊的蝗蟲高速飛過時,你根本抓不到幾隻蝗蟲。

換言之,古人不吃蝗蟲,並不是因為不愛吃不想吃,而是因為抓不到。

如果能夠輕易抓到蝗蟲,就不會有那麼多經濟損失了。

舉個例子吧,2010年澳大利亞爆發蝗災,損失了價值20億元的百萬畝農作物。

澳大利亞是個比較發達的國家,可是他們也對蝗災束手無策。


因此,古人不吃蝗蟲的原因也就很明確了。

在現代社會,人們通過高科技養殖技術,在農業基地的大棚里養殖蝗蟲,將其發展為一種食物,但古代是沒有這種條件的。

總而言之,古人不吃蝗蟲只是因為抓不到而已。


沒有一隻螞蚱能夠活著離開山東!作為一個山東人,可以說對於螞蚱的喜愛異常。在山東的燒烤攤上永遠都少不了螞蚱的身影。成年螞蚱經過油炸一下外焦里嫩、味道絕美,乃是一道十分難得的下酒菜。

其實不只是山東人,全國各地許多人都喜歡食用各類昆蟲。因為這些昆蟲富含高蛋白和各類微量元素及其他營養物質。這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和常客。

中國大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季風性氣候。雨熱同期,但是年內分布極不均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這就導致中國每年的降雨量受當年的海上季風影響嚴重。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由於生產力的低下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影響。中國大地上經常是十年九不順。要麼是旱災頻發,要麼是洪災肆虐。

而一旦發生旱災,緊隨而來的便是蝗災,蝗災過後很有可能發生瘟疫乃至於其他流行性疾病。那麼古代的人在旱災過後,缺吃少喝之際又生蝗災之時,難道不知道捕捉蝗蟲用來充饑嘛?

實際上根據家裡老人的陳述,古代的人在爆發蝗災之時,全家人都會出動去捕捉蝗蟲,然後將蝗蟲拿回家之後經過簡單的處理用來食用。也就是說,古代的中國老百姓也早已經知道蝗蟲實際上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昆蟲可以食用。且可以為人類生產活動帶來充沛的體力。

小的時候跟隨父親去農田裡幹活回來的路上,都會從草叢之中捉一些蚱蜢回家。然後回到家之後經油炸一下用來做宵夜。可以說成為了許多人童年時期的美好記憶。

新中國成立之後各類水利設施不斷完善,旱災發生的頻率大大降低,因此蝗災發生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而且隨著農藥化肥等工業藥品的使用,蝗蟲的生長環境大為改變,蝗蟲的幼蟲生長所需的土壤環境得不到滿足。因此近些年在農村的田間地頭,已經很少見到蝗蟲的身影。


在古代,「蝗災」是比較常見的自然災害了,每當蝗災來臨,大量的農產品就會遭到破壞,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人們在那種飢餓的狀態下,會吃蝗蟲嗎?

在《資治通鑒》一書中就有「吃蝗蟲」這樣的記載,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一國之君唐太宗帶頭吃了蝗蟲,老百姓也紛紛效仿,去吃蝗蟲。

這就是歷史上唐太宗「吃蝗蟲」事件。由此看來,在那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當人們處於極度飢餓的狀態下,「吃蝗蟲」也實屬無奈之舉。但「人們寧願餓死,也不抓蝗蟲吃」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1. 在古代,蝗災發生的頻率也是很高的。據《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從環境角度看,這主要是由乾旱災引起的,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乾旱的環境對蝗蟲的繁殖、生長發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

但在古代,由於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人們都認為蝗災的發生是上天對他們的懲罰,這就為「蝗蟲」披上了神聖的外衣,所以在古代,人們不是不能吃蝗蟲,而是不敢吃蝗蟲,怕得罪了神靈。

2. 當蝗災來臨時,密密麻麻的蝗蟲簇擁而至,它們所到之處寸草不生,而且移動極為迅速,還不等你抓它們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所以在那樣的情況下,靠抓蝗蟲維持生命也是一種不可行的方法。再說,人們已經處於飢餓狀態了,又哪有力氣再去抓蝗蟲呢?

3. 蝗蟲俗稱「螞蚱」,有一句歇後語叫做「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由此我們也可以得知,其實蝗蟲的生命並不長,而且它們吃完莊稼就迅速飛走了,以吃蝗蟲來解決人們的飢餓,只是短暫的,就算人們想要抓來吃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歷史發展到今天,所謂的蝗蟲已經被搬上了餐桌成為了一道美食,可在古代,「蝗蟲」卻是每個人的噩夢。

今天吃蝗蟲和古代吃蝗蟲已是兩個不同的意境和目的了。


因為你想錯了

古代人蝗災時不是不吃蝗蟲,而是吃不了,蝗災時蝗蟲可不是一般人想的只吃糧食和草,連糊牆的紙都不會放過,而且會咬人,並不好抓。

其次,蝗災爆發的原因多是大旱,旱災初期,鬧蝗災的時候水的重要性遠大於糧食。

最後,就是蝗蟲取代不了糧食,蝗蟲抓了不像糧食,得第一時間吃了,保存不了。其次按能量來說,吃蝗蟲能量遠低於糧食,供給不足(食物鏈能量傳遞效率只有1/5,比如糧食能量有100,拿糧食餵雞,雞雞隻有25,人吃雞就只剩5了,蝗蟲類似)


蝗災是個非常可怕的現象,一般伴隨著旱災發生,這就是所謂的「旱極而蝗」。

蝗災過後,人們的莊稼地彷彿一夜之間就消失了,被蝗蟲吃的乾乾淨淨,老百姓飢餓的苦日子就開始了。

有人說,當時的人們,為什麼不抓蝗蟲吃呢?那可是高蛋白的食物啊!

蝗災時,蝗蟲會以群體方式做高速移動,不是原地停留

平常情況下,蝗蟲是獨居昆蟲,而蝗災時,蝗蟲彷彿商量好了一起造反似的。蝗蟲大部隊,吃完一家吃下一家,吃完一個區域吃下一個區域,因為是高速移動的,所以,很多時候,人們來不及抓它們,蟲子就已經飛走了,只留下滿地的狼藉一片。

既然人們來不及抓,那就更談不上去吃它們了。

人們的飢餓,不是蝗災發生的時候,而是蝗災過後,莊稼地顆粒無收,才導致人們開始餓肚子。此時,去抓蝗蟲,大部隊也早已不在了。

因此,有些時候有些人,沒有做好準備,面對高速移動的蝗群,來不及抓,更無法去吃了。

蝗蟲被有少部分人譽為上天派來懲罰人間的精靈,所以這些人不敢吃它;有些人是生活習慣,吃不下

古代時期,一旦發生旱災,就會被百姓譽為是上天的懲罰。旱災過後有蝗災,所以,有一小部分人認為蝗蟲是上天派來執行懲罰任務的「精靈」,不可吃,不可吃。

有些人是不敢吃,而大部分人是吃不下。比起糧食,蝗蟲的口感並不佳,蒸煮著吃,味道不好,油炸著吃,味道是不錯,但太浪費油。

不要說過去了,就是到現在,烹飪水平如此高超,很多人依然吃不下,這就是一個飲食習慣的問題。

有些人吃不下蝗蟲,有些人是來不及抓,來不及吃,或者不習慣吃。

這難道說明,沒有人吃蝗蟲嗎?有,還有不少人是吃蝗蟲的。

其實有人吃蝗蟲的,人還不少

吃蝗蟲的大有人在,包括唐太宗,也曾經吃過蝗蟲。 《貞觀政要》記載如下: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什麼意思呢?說貞觀二年,京師大旱,唐太宗抓了幾隻說道「人們以糧食為命,你們卻吃掉了,這是害了百姓啊!百姓有不對,責任全在於我,如果你們是有靈的話,不如吃了我的心,再不要害百姓了。」

說完,唐太宗拿起蝗蟲就要往嘴裡塞,左右人勸道:「使不得啊!吃了害怕傳染疾病啊!」唐太宗說道「我就希望災難轉我這裡來,有什麼怕的呢?」說完,唐太宗就吃下去了。

貴為皇帝,都吃蝗蟲了,那百姓吃嗎?也是吃的。

《舊唐書》記載:「興元元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揚去足翅而食之。」

這還是發生在唐朝,糧食被蝗蟲吃完了,百姓餓得扛不住了,所以抓蝗蟲吃,蒸熟後,拔掉翅膀就吃掉了。

口感可能一般,但是,餓極了吃一吃,頂餓是一定的。

當然,抓的時候要講究,大批蝗蟲飛走後,能抓到的就有限了。所以有些地方,蝗蟲來時,有些人就開始大批抓捕,然後煮熟,用鹽腌起來。當飢餓來臨時,腌制的蝗蟲就起作用了。

除了唐朝有記載,元朝也有:

(元)至正十九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干而積之……"

看得出來,元至正十九年,蝗蟲非常多,百姓就抓捕為食。

百姓吃蝗蟲的情況,在明朝也有記載: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飛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時饑民嘯聚山林。太平縣蝗蟲飛,飛蔽天,禾穗樹葉食之殆盡,民悉轉壑。

看,明朝蝗蟲也不孬,很厲害。而百姓毫不客氣,抓起來就吃。

這一件件的記載說明,古代人吃蝗蟲不是個例,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各個朝代發生蝗災時都有人吃蝗蟲。

綜合來看,在蝗災期間,有些人不吃蝗蟲,首先是因為沒抓住,其次是生活習慣問題導致不吃,個別人因為過於迷信也不吃。但是,歷史上,蝗災前後吃蝗蟲,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絕不是個例。


在古代由於預防自然災害的手段比較薄弱,就連現在我們在影視劇作品中經常看到的蝗災都不能倖免。鋪天蓋地的蝗蟲過去後,原本大地上的綠色變成了赤黃色,農民的莊稼被吞噬一空。給社會帶來了動蕩,因此還發生了一些被迫的農民起義。

古代蝗災頻發,有歷史記載秦漢蝗災平均八年一次,兩宋為四年,元代為兩年,明、清兩代均為三年。如此頻繁的蝗災,老百姓深受其害。那麼為什麼人們寧可餓死也不抓蝗蟲吃呢?

第一點,蝗蟲遷徙快,把過境之地的莊稼啃光就走。

史書記載:「唐朝德宗年間,東自海,西盡河隴,蝗蟲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通過上面的資料,我們可以確定在古代,也有捕蝗蟲為食的記載,既然是捕蝗蟲充饑,那麼還有很多人餓死呢?原因是蝗蟲遷徙得太快了,往往還不到兩天,當地人的莊稼都被一啃而光。吃完它們就換個地方,根本就不會等你來捕捉它。

我們想一下在古代遇到饑荒年,老百姓連樹皮都吃,更何況是營養還很豐富的蝗蟲呢!如果是鬧饑荒時,有蝗蟲過境,保證這些饑民能把蝗蟲消滅乾淨。

第二點,沒做好捕捉蝗蟲的準備,更沒意識到蝗蟲過後將面臨什麼困境?

蝗蟲來時,當地的農民還是有吃的,根本沒有意識到後面的嚴重性。但因為還未收割的莊稼,也就是未來的口糧都被蝗蟲吃光了,沒有了收成,這幾天意味著蝗蟲過境之地的老百姓將要面臨著饑荒,到後來家裡的口糧全部被吃光後,連樹皮,草根都是他們的食物。

如果當地老百姓在蝗蟲過境時,準備捕捉蝗蟲充饑,就需要大量的捕捉蝗蟲,然後晒乾,最後儲藏。由於蝗蟲過境的時間非常短,給當地老百姓捕捉蝗蟲的時間或許就兩天時間,也許還會更短,但用來捕捉蝗蟲用的網很難在短時間內準備好。

第三點,封建迷信

在古代,封建迷信思想非常的嚴重,特別是發生一些重大的自然災害時,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會以為這是老天爺的懲罰。「吃了災蟲,會得罪上天。」思想愚鈍的災民當然就不敢隨意的去驅趕捕捉蝗蟲,更不要說去抓蝗蟲來吃了,因為他們害怕因此觸怒「神明」。

第四點,蝗蟲雖然蛋白質很高,但依然無法滿足人體的需求

蝗蟲雖好,但量能依然是無法單獨滿足災民們的身體需求的。特別是當蝗蟲被風乾儲藏後,其身上的蛋白質也會跟著流失,因此單獨長期吃食蝗蟲充饑,會讓災民很難熬過去,還必須要補充米飯類主食才行,光靠補充這麼點蛋白質是很難挺下去的。

那麼古代是如何去對抗蝗災呢?

「募民捕蝗,易以粟」,這是古代蝗災來臨時,政府經常所用的政策。意思就是說招募災民來進行捕捉蝗蟲的工作,以捕獲蝗蟲的數量來換取相應的糧食。

據《漢書·平帝本紀》中有寫,「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詣吏,以石斗受錢」

這就是在漢平帝時期,為了讓農民能夠積極的去面對蝗災,並且參與到滅蝗保糧的工作中來,所推出來的一項用蝗蟲換錢的政策。

到了唐朝的時候,為了對付蝗災,就採取火燒的方式。在宋朝時,還採取了先把蝗蟲卵消滅,讓蝗蟲大大減少,從而達到防止蝗災的效果。到了清朝,則直接是進行殺蝗蟲卵來預防蝗災。

到了現如今,蝗災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原因是在於人們對蝗蟲有了重新的認識,它不但成為了營養豐富的美食,還讓很多捕捉蝗蟲換錢的人賺了一筆。現在如果一有蝗災,田間地頭都會站滿拿著網兜虎視眈眈的人。

說到古代鬧蝗災人們總是聯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不把蝗蟲抓來吃呢?在現在一些地方甚至把蝗蟲作為一道菜,而且價格非常貴,難道古代人就真的是想不通這個問題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古代發生一些饑荒事件是常有的。

戰爭跟自然災害都會影響到莊稼的收成,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你別說是蝗蟲了,只要是能吃的基本上都會想辦法搞來吃。當時的人們沒有去抓蝗蟲吃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蝗蟲速度太快不好抓捕

蝗蟲基本上都是成群結隊的來,洗劫完一個地方之後又跑去另一個地方。它們的飛行速度非常的快,每小時可以飛十公里左右,它們是不會在這個地方停留的,一直處於向前推進的這麼一個狀態,所以說你人要去抓這個蝗蟲的話,就必須要追趕上他的腳步。

鬧饑荒連糧食都沒有吃的,飯都吃不飽你還有力氣去追蝗蟲?餓了就頭暈乏力,其次沒有好的交通工具,抓一個兩個還可以,大面積的捕抓不現實。你別說那麼大一群了,現在很多鄉下都有小的那種螞蚱,你幾個人抓一個都還不一定可以抓到呢!況且數量不清的蝗蟲軍隊飛在天上,人在一種吃不飽跑不動的情況下,要去抓捕蝗蟲當做自己的食物那是談何容易啊!

無法預測的蝗蟲大軍

蝗蟲為什麼可以這麼厲害?其實一隻兩隻真的無所謂,吃了就吃了對吧。幾十萬隻的蝗蟲那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它們飛過來的時候如同天上的烏雲一般,一瞬間某一個小區域全都是他們的身影,短時間之內它們就可以把所有一切能吃的莊稼全部啃個精光。

而且他們是從哪裡飛過來的,即將要飛去什麼地方農民都一無所知,那怎麼去抓它們呢?當你今天晚上準備好了抓捕工具,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你都不知道它們飛去哪兒了。所以說要抓捕蝗蟲真的不現實。

蝗蟲的生存時間過短

蝗蟲的生命周期是很短很短的,一場暴雨或者溫度突然稍微降一點,那麼你可能連它的身影都看不到了,那麼蝗蟲它存在的時間就會比較短,存在的時間短,那麼你抓它的時間也就短,短時間裡抓不到你想要的蝗蟲數量,不能以此達到充饑的目的。

而且你可能幾個人去抓一些蝗蟲回來,吃不了多久又要去抓,但是蝗蟲它不會在你這個地方多待,而且有可能會馬上消失,那麼這個辦法是實行不通的。

我是史憶小史官,歡迎留言評論。


誰說不抓蝗蟲吃?

聽老人說鬧蝗災時人們張網以捕,一麻袋一麻袋地抓,然後晒乾或腌製成品慢慢吃。

二月河《乾隆大帝》中,和坤去甘肅時正逢蝗災,就見家家吃蝗蟲,他也跟著吃,不吃這玩藝也沒得吃呵。結果開始吃著挺香,後來吃膩了,只想吐,大病一場,差點死在路上。

問題是過蝗蟲就是一忽兒的事,就是拚命抓也抓不了多少,更談不上用它來糊口一年了。

現在我們這兒市場上就有賣炸蝗蟲的,十元一盒,一盒最多十幾隻,差不多一塊錢一隻,您想吃嗎?


看到這個問題,歷史悄悄話想到了小時候跟爸媽下地務農的經歷。爸媽在干農活,我就滿地里找螞蚱,抓到後統一放到隨身攜帶的瓶子或者布袋裡。晚上回家後,媽媽會把我抓到的螞蚱油炸一下,成了桌上的美味。

額,扯著扯著流口水了……那麼在古代人們面對滿天遍野的蝗蟲時,為什麼不抓來吃呢?為什麼鬧蝗災會餓死那麼多人呢?

古代人也吃蝗蟲

人在瀕臨生死的時候,生存才是唯一的目標。什麼樹皮、草根之類的都會成為大家肚子里的食物。更別提這種大自然中的美味螞蚱了。

早在唐朝時期就有吃螞蚱的史料記載: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古人總是信奉怪力亂神的東西,特別是遇到天災的時候總是和什麼神明責罰、天意如此聯繫起來。唐太宗時京城周邊大旱,蝗災泛濫。唐太宗看到滿天飛的蝗蟲,抓了幾隻蝗蟲罵道:「平民百姓以莊稼為生,而你們吃莊稼是禍害莊稼。百姓有罪,是我領導的不好,你們真是神明怪罪,應該沖我來」。說完就吞了那幾隻蝗蟲。

唐太宗吃蝗蟲的做法可以說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平民百姓一看堂堂天子都吃蝗蟲,並且沒收到上天怪罪,我們還怕什麼呢,所以也就不再像之前那樣認為蝗蟲時上天派來的,避之不及了。

「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到了唐德宗李適時期的史料中,已經有了民眾在蝗災中捕捉螞蚱吃的記載。可見自唐朝開始古代人民已經不再懼怕蝗災中的罪魁禍首,並以其為食。

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干而積之……"

元朝時人們遇到蝗災時不僅知道吃螞蚱,還知道將捉到的螞蚱晒成肉乾,儲存起來,以備後用。

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被餓死

抓蝗蟲太困難。蝗災發生時確實是漫天遍野一大堆的螞蚱,但是這些螞蚱也是有作戰目標的,它們把一片地區的莊稼啃完後就集體飛往另一片地區。如果當地居民想捕捉更多蝗蟲,只能祈禱自己的莊稼耐吃點……在成千上萬的螞蚱面前,那點莊稼估計撐不了半小時。

蝗災並不依蝗蟲的消失而結束。蝗災多發生在莊稼的青苗期,蝗蟲一過,所有的莊稼全部消失。不僅僅今年的收成沒了,而且明年的種子甚至也沒了來源,蝗災的影響會持續一年甚至更久。試問需要抓多少蝗蟲才能滿足一家這麼久的需求呢?

其他並發災害肆虐。蝗災爆發的一個前提就是嚴重的乾旱,蝗災加旱災,人民少吃少喝。同時蝗蟲的大範圍遷移,使得各地的細菌、病毒得到傳播,在古代那種感個冒都能要命的醫療條件下,人民染上不治之病的幾率大幅度上升。

此外,可能一開始餓死的少數人屍體得不到處理,又加上乾旱、暴晒,導致瘟疫爆發……

所以古代蝗災導致的大規模人員死亡,並不是人們不知道抓蝗蟲充饑。而是由於蝗蟲難以大量捕捉,蝗災影響時間長,各種並發災害頻發等多種原因共同決定的!


蝗災的是成群的蝗蟲造成的,它們是活生生的生命,而並不是靜止的東西。當它們飛到一個地方之後,發現這裡有草有苗可以吃。大群蝗蟲便會蜂擁而至,然後開始在這裡瘋狂吞噬,在此處繁衍後代。一旦規模鬧大了,蝗災便會出現。

如果人們想要抓蝗蟲充饑,那麼不好意思,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可問題在於,大部分人根本就想不到這個層面。因為人們大都忙著搶救自己的糧食,從而在這些蝗蟲的嘴裡,奪回一些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他們徒勞地想要消滅蝗蟲,趕走蝗蟲,可惜他們不能如願。在這驚慌失措的時刻,他們根本想不到「抓蝗蟲充饑」這個層面上。

等這幾天過去之後,綿延千里的農田,可能就會被啃得連草根都剩不下,只剩下了一片白地。這裡什麼吃的都沒有了,人們或許才會想起來抓蝗蟲,但是蝗蟲怎麼可能乖乖地呆在這裡,讓人們隨便抓到手呢?他們會很快飛向下一片水草豐茂的地方,並讓自己先填飽肚子。

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已經呼之欲出了:抓蝗蟲的最好時機,人們並未選擇抓蝗蟲,而是先去搶救莊稼。當這場戰爭分出勝負之後,人們再想去蝗蟲的時候,蝗蟲都已經跑遠了,人們再也沒有多少機會了。

不過比起其他動物,人類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懂得學習,一代一代的人類口耳相傳,把蝗蟲的危害教給了後人。後來的人們,一旦抓到蝗蟲,就會用它們來補充蛋白質。現在我們經常見到的各種蝗蟲美食,其實就是這麼來的。

根據一些民間史料記載,當天津鬧蝗災的時候,這裡的人早有準備。當蝗蟲降臨的時候,當地的農民根本就不著急搶救莊稼,而是用特製的網抄起很多蝗蟲,然後把它們泡到鹽水裡面淹死,然後存在家裡。一天一夜的功夫,就能抓上幾缸蝗蟲。對於靠近海邊的天津人來說,弄點兒鹽也不成問題。多腌幾缸蝗蟲也不叫事。

等到蝗災暫時退卻,糧食漸漸缺乏之後,人們靠著這些腌過的蝗蟲,就足以度日了。因為被腌過,所以這些蝗蟲不會輕易腐爛,可以供人們吃上很久。

懂得吃蝗蟲的人,可不僅僅是中國人,譬如墨西哥當地的人,就將玉米餅卷上各種各樣的餡兒,作為當地的美食。在當地銷售而最受歡迎的玉米餡餅,它的餡料就是蝗蟲,這種玉米餡餅被稱為「達科」,是同類產品中最受歡迎的一種。

所以問題的結論,就已經呼之欲出了:蝗蟲是可以吃的,但想要讓人們接受這種美食,卻也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早期的人類,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就是這背後最後的原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