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事兒,我就想起小時候第一次在課本上看到蝗蟲插畫,作者應該是採用了誇張的手法,好大一隻,和人一樣高,當時我就萬分不解,這麼大的小動物,逮住一隻就能吃好久了吧?不是說蝗災時遍地蝗蟲嗎?古人怎麼還能挨餓呢?

後來我哥抓來一隻螞蚱,告訴我這就是書本上的蝗蟲。。。。。。這麼小點還不夠塞牙縫。

不過古人不吃蝗蟲可不是因為它小,再小也是肉,餓極了連草皮樹根都能吃。但吃是能吃,卻不敢吃!

古代生產力低下,科學也不發達,太多事情不能解釋,也就自然而然的幻想出了神靈。一兩隻蝗蟲在他們眼裡是蟲子,若是撲天蓋地的蝗蟲,那就不是單純的蟲子了,是蝗神派來處罰凡人的使者。

所以一旦發生蝗災,蝗蟲過處顆粒無收,普通老百姓不但要挨餓肚子,精神上還要受到折磨——肯定是我們哪裡做得不好,所以蝗神才會降世!

不只是百姓,個別迷信的皇帝還要暗暗自責,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才會降下這種懲罰?說不定還要祭天或者下罪己詔什麼的。

但也不是所有皇帝都這麼愚昧,唐太宗李世民就不信這一套,他也和題主有同樣的疑問,餓了為啥不吃蝗蟲呢?這都是肉啊!

百姓大驚失色的說這是蝗神,吃了要被降災的!太宗抓起兩隻就丟到嘴裡,活的!像貝爺一樣嘎嘣嘎嘣的吃了,嗯,味道一般,可能炸一炸會更好吃。

他本以為自己示範過後百姓就敢吃了,誰知事情向另一個方向發展。百姓們當場就跪了,更加深信他是真龍天子,崇拜愛戴。

至於吃蝗蟲?還是不敢!皇帝老爺是天子,蝗神管不到他,所以吃了沒事,咱們只是小老百姓,怎麼敢跟蝗神對著干?

太宗收穫一片名望,無奈的回宮去了。但因為他是這樣的態度,唐朝是敢於治蝗災的,在人工扑打法、壕塹掩埋法的基礎上,利用飛蟲撲火的習性,發明了一種更狠的辦法:篝火誘殺法!

唐朝開元年間,爆發了席捲中原的大蝗災,當時的宰相姚崇就採用了篝火誘殺法,很快遏制住本次大災。

到了宋代,更發明了「據蟲除卵法」、「墾荒除蝗法」,這是防患於未然的先進理念,治災困難,那就把源頭撲滅!

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能制止這樣的災難並且形成理論知識很不容易!所以說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勤勞智慧!

可能有些人還會想我們中國人這麼能吃,怎麼不直接把蝗蟲吃絕種呢?這法那法的多麻煩!

我只能說,「吃貨拯救世界」只是個段子,真想靠「吃」治蝗災是不現實的,相當可笑。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行將餓死的人,連石頭土塊都抓進肚子里,叫做飢不擇食,更何況是「蝗蟲」這樣的活物呢!古人當然知道蝗蟲可以吃,不僅吃蝗蟲,還把蝗蟲晒成干保存吃很久。但是為什麼一場蝗災就會幹掉一個地區的人呢?

現代版的蝗災

2017年9月,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太保庄街道突現蝗災,遮天蔽日的蝗蟲如饑似渴的趕過來。僅用幾分鐘就能啃食完一整片糧食地。農民們長吁短嘆,惟願蝗蟲趕緊飛走。然而蝗災竟變成了一場商機,蝗蟲價格10/斤,和豬肉相同,聞得有蝗災出現,一時間附近人家驅車趕往此處抓捕蝗蟲,兜售給附近城市的飯店抑或通過網路現捕現售,當地居民誇張的說道「捕蝗蟲的人比蝗蟲還多」。

這是現代版的真實「蝗災」,面對家中有很多餘糧,完全不擔心未來一年生計的吃飽了的人,蝗蟲無異於「野味」,成為了消遣之物,然而古代的人可不這麼想,一場蝗災過去,如果沒有朝廷賑濟,鐵定完蛋。

古代版的蝗災

明弘治年間刻本《潞州志》中記載:

(元)順帝至正十九年,晉寧、潞州及壺關、潞城、襄垣三縣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干而積之。又罄,則人相食。

元順帝時期,出現蝗災,蝗蟲啃食莊家,所到之處,寸草不留,遮天蔽日,人馬都不能通行,落在地上的蝗蟲把坑都填滿了溢出來了。饑民們捕捉蝗蟲作為食物,吃不完的就晒乾留著下頓吃。然而很快晒乾的蝗蟲也吃完了,就開始「人吃人」。

可見古人在遇見蝗災的時候,不僅吃蝗蟲,而且還跟松鼠存糧一般,儲存蝗蟲,然而沒什麼卵用。

老百姓吃蝗蟲最早的記錄要追溯到唐朝:

(唐)貞元元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

古人不傻,現代人吃蝗蟲主要是油炸,蝗蟲作為零食被廣為傳頌,甚至出現「蝗蟲養殖」的行業,如果告訴古人今人在養蝗蟲,絕對連皇帝都震驚了。而古代首先沒有那麼多的油去做成美味的蝗蟲,遇到蝗災,為了求生,被迫以蝗蟲為食,試想一下,鹽、油都極度缺乏的狀態下,做出來的蝗蟲,您還會吃的津津有味么?

蝗蟲為何不能活人?

蝗蟲那麼多,為何蝗災過去,老百姓最後都難逃一死,除非逃命或者朝廷賑濟?

1、根據能量傳遞效率,假設1噸糧食夠100個人吃,那麼蝗蟲吃了這1噸糧食,那麼這些蝗蟲所含的能量僅夠10人吃,剩下的90人就會被餓死;而蝗蟲的營養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只吃蛋白質是不能活人的。

2、接第一條,蝗蟲在不斷「遷徙」中飛來飛去,啃完這一片立馬就飛到下一片,饑民只能在本地被「啃食」的時候,才有時機抓蝗蟲,試問才能抓多少?

3、蝗蟲造成的毀滅性傷害是延時發生的,蝗災通常發生在糧食抽穗的成熟期,所以蝗災發生的地方,未來一年的糧食「零蛋」裸跑,古代的老百姓交了稅賦留下的口糧僅夠溫飽,甚至大多數時期撐不到下一季糧食收穫,根本不可能有餘糧,所以蝗災過後,死傷枕藉。

為何古代鬧蝗災,會有無數人餓死,難道古人不知道蝗蟲可以吃嗎?

所以命題人提的這個問題就是「晉惠帝復生『何不食肉糜』」式的想當然思想。

以今觀古,卻不去研究古人的生存環境,無異於管中窺豹矣。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疑惑,其實這都是因為現在的日子過好了,不知道以前窮的時候這個肚子餓的到底有多誇張。

這麼說吧,蝗蟲雖然多,但是一個人吃的量也大,蝗蟲之所以破壞極大,是因為它吃沒有長成的糧食,吃沒有長成的糧食會對糧食造成很大的破壞,而這種破壞幾乎是毀滅性的,那年秋收基本上是顆粒無收,而蝗蟲這件事情,雖然能吃,但肯定是吃不到一個秋天,而且冬天怎麼辦,蝗蟲根本就沒辦法在冬天出沒,千千萬萬的饑民怎麼過冬?

再者說了很多人對這個吃飯的問題一直沒有太關心,今天就算一下這個帳,算什麼,怎麼算?算就算一個普通的百姓一天一個人能吃多少東西,那麼就按照我們所知道的這個清朝人的一個普通老百姓家一天按照一天兩頓算:一個四口之家一個月的口糧大約3石3斗左右,很少有肉食,根據一石約盛27市斤計算,3石3斗約89斤多,以一月30天算,相當於每天3斤的食物四個人吃,換算一下,相當於一個人一天至少要吃0.75斤的糧食。

這個數據今天很多人看來是一個沒有任何感受的數據,但是一旦換算成熟悉的食物,就會瞬間知道這個0.75斤食物是個什麼概念——一瓶常見的塑料瓶百事可樂凈重2000克,按照一兩五十克的演算法,一瓶常見無比的百事可樂就是四十兩,也就是四斤的重量,古代人一人一天的口糧重量是大概一瓶百事可樂重量的兩成左右。

看到這裡不少讀者可能就要感到奇怪了,這麼少的需求不應該更容易活下去嗎?隨便抓幾個蝗蟲也能挺過去啊!那麼,我們再來看蝗蟲的重量——一隻蝗蟲的重量是0.5克,一兩等於五十克的演算法的話,想要湊過一天的食物需求量,就必然要消耗掉多少蝗蟲呢?

0.75斤的口糧就是7.5兩的口糧,一兩等於五十克也就是說7.5兩的口糧就等於三百七十五克的口糧,而三百七十五克數的口糧按照一隻蝗蟲0.5克的演算法算,就是750隻蝗蟲。

試想一下,饑民為何被稱為饑民?因為肚子餓啊!那麼,饑民難道精神很充沛嗎?並不會吧,因為饑民肚子餓啊!那現在你一個現代社會營養良好的人一天能抓七百五十隻蜻蜓嗎?很明顯,筆者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做不到的,並且有一點很多人都忽視了,那就是蝗蟲的習性——往往都飛得極快。

指望饑民大發神威一天兩天那還可以,每個人天天抓七百五十隻蝗蟲?就算是用腳趾頭思考都會得出一個不可能的結論,更不要說蝗蟲還有很多部位沒辦法吃呢,說到底很多現代人還是不了解古代人,總覺得古代人的智慧有限,真要快餓死了,都易子而食了,怎麼可能不會想方設法的找吃的——還是餓死了就證明了實在是沒辦法滿足最低生存限度。

當然了,除了客觀分析蝗蟲吃不飽、很難抓之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 原因則是蝗蟲往往抱團出現,古代科技水平不發達,很多農民封建迷信思想很重,寧可認為蝗蟲這種生物是老天爺降下來的天災,也不嘗試捕殺蝗蟲,本著尊老天的心態,對蝗蟲的害怕遠超自己的求生慾望,這也是確實存在的,筆者也不否認,但是這畢竟還是少數。

蝗蟲這種天災之後帶來的饑荒從來都是很嚴重的,他們吃光了所有的莊稼,然後會飛去下一個地區,來去匆匆,當地饑民甚至可能還沒來得及捕殺他們,蝗蟲就沒了蹤影,以上種種原因,造就了回回蝗蟲災害,總會帶來無數饑民的悲劇。


先說說當代的一次蝗災。

2017年9月,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太保庄街道驚現大量蝗蟲,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這些蝗蟲如黑雲壓境一般,黑壓壓蓋入農民的莊稼地,肆意啃咬著馬上結穗的玉米,數分鐘不到,一顆顆玉米就只剩下了玉米桿。

農戶們望田興嘆,今年的收成完了,孩子的學費沒了!這日子可怎麼過呀!

然而,劇情突然反轉了!農民的臉瞬間陰轉晴天!

原來,農民們發現了商機,這些蝗蟲居然10塊錢一斤,堪比豬肉價格。附近小商小販聞風而動,紛紛趕往峽山區收購蝗蟲。

這不是天降災害,這是天降人民幣啊!

一時間,農民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有的老婆孩子全家齊出動,紛紛舉著網、拿著筐兜蝗蟲。甚至晚上也不休息,拿著手電筒捉蝗蟲,峽山區到處燈火通明,就像過節一般。

後來,有記者採訪農民:「蝗災影響收成嗎?」

農民回答:「肯定影響,不過這蝗蟲收入遠遠超過玉米,他一晚上能抓到300多斤蝗蟲,算起來就有3000塊錢收入,而一畝地玉米才不到1000塊。還是抓蝗蟲來的值啊。」

蝗蟲們一臉蒙圈,難道走錯片場了嗎?老祖宗的法子怎麼不靈了啊,以前到哪都耀武揚威的,百姓不是磕頭就是燒香,這次栽了大跟頭,全成了舌尖上的美味了!

時代變了啊!

蝗蟲,俗稱螞蚱,富含蛋白質,營養成分堪比牛肉,用油炸後,味道既香又脆,堪稱人間美味,油炸螞蚱成為大排檔不可或缺的美食。

三五好友,點一盤油炸螞蚱,再要一盆麻辣小龍蝦,再來一箱啤酒,吹著夏日的涼風,聊著幽默段子,別提多爽了!

這是現代,在古代可不是這麼回事!

古代,蝗災就是天災,這個災害甚至比地震、洪水、大旱危害更大,地震、洪水、乾旱屬於偶發災害,但蝗災屬於頻發天災,平均兩到三年就爆發一次。

有一種說法,叫作大旱之後必有蝗災。蝗蟲喜歡乾旱的環境,特別是湖水或者河水乾涸後,湖底或者河底往往成為蝗蟲的最佳繁殖地。

蝗蟲爆發之時,遮天蔽日,猶如黑雲壓境,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古代農民,拿這種天災毫無辦法,只能望蝗興嘆!

蝗災之後,農民無糧可食,或四處討飯,或賣兒賣女,成為流民。這些數以萬計的流民,政府如果沒有辦法妥善處置,極易生變。

有史以來,數次爆發的農民起義,很多都因蝗災而起。如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等等。

古人認為一切的災禍皆因人而起,蝗災是上天降下的災禍,以懲罰無德的世人。唯有祭祀或者祈禱方能消解上天的震怒,於是各地建起了許多蝗神廟,百姓爭先祭拜。

如此說來,百姓視蝗蟲為神蟲,自是不敢食用蝗蟲的。但也有不迷信的,唐太宗就曾親口生嚼蝗蟲,以示抗擊蝗災的決心。

唐玄宗時期也爆發了蝗災,唐玄宗修德、祭拜、節慾等招數都用完了,還是無濟於事。軟的不行只有來硬的,宰相姚崇建議利用蝗蟲的趨光性,用火引誘蝗蟲,然後舉火燒之。

唐玄宗採納了建議,還下旨凡事滅蝗不利的,一律就地免職。在全民皆兵的打擊下,蝗災得到了控制。


古人當然知道蝗蟲可以食用。但是因為蝗災而導致糧食收成全無,怎麼保證一家人一年的口糧?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春天旱災頻發。旱災過後便是蝗災,黃災過後便會因為糧食顆粒無收而餓瓢遍野。而一旦餓死人便可能會發生瘟疫。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十分常見的天災。這是因為中國大地位於亞洲的東部。位於典型的季風氣候區。雨熱衰同期,但是年內雨量分配和年紀之間的差別較大。因此中國古代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災難頻發的地區。作為中國的老百姓,如何抗擊饑荒和天災是生存的必備技能!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蝗災的經過,畢竟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水利設施的建設以及生產力的提高,再加上農藥化肥的廣泛推廣和使用,使得蝗蟲的幼蟲在土壤中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因此蝗災已經很少見了。

蝗災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眾多的蝗蟲散布在田野之中,等待著當地的老百姓前去捕捉。實際上蝗蟲十分的狡猾而且成群結隊。並不會在任何一個地方進行過多的逗留,而是朝著一個方向不斷轉移,吃光一片農田,緊接著便換到下一塊農田。吃光一個地方的糧食作物緊接著便跑到下一個地方繼續為禍一方。

當蝗蟲過境之時往往遮天蔽日,黯淡無光,當地的百姓聽聞蝗蟲泛濫。勢必會組織全家老幼拿著各類工具前去捕捉驅趕。但是面對成千上萬成群結隊的蝗蟲,僅憑個人的微薄力量又能捕捉多少呢?只不過是杯水車薪,螳臂當車罷了!

然後這些捕捉到的蝗蟲自然會被當地的老百姓吃掉。但是蝗蟲在這一個地方可能逗留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星期。儘管這些蝗蟲可以被當地老百姓捕捉和使用一個星期,勉強果腹一個星期。但是當蝗蟲對當地的糧食作物破壞殆盡之後,黑壓壓飛往下一個地方。蝗蟲飛走之後,當地百姓勢必陷入一無糧食,二無辦法,三無蝗蟲可食的困境!

因此蝗蟲過境之時儘管可以被捕捉之後用來食用,填補肚子。但是蝗蟲過後的一年,因為蝗蟲的破壞田地里顆粒無收。當地百姓還是會餓著肚子挖草根,吃野菜勉強撐過這艱難困苦的一年。期待第二年能夠風調雨順、獲得豐收。

但是現如今,蝗蟲這種害蟲已經成為了人們餐盤中的美味佳肴。市場上更是將其炒作到極高的價格。尤其是在北方人的餐桌上,油炸的蝗蟲和燒烤製作而成的蝗蟲是夏季朋友親人聚會的珍饈。


  去年熱播的網劇《唐磚》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劇中就有一個情節。大唐遭遇蝗災,到處都是流民,讓李世民和朝臣頭疼不已。當時正在打仗,糧食要先供應前線,但是賑濟災民又不得不做,糧食儲備有限的情況下隨時都有可能引發動亂。

  而這時主角雲燁把蝗蟲做成了食物,還邀請皇上,太子和文武百官以及神醫孫思邈當著百姓的面試吃蝗蟲。結果在他們的帶領下上演了全民吃蝗蟲的熱潮,把天罰變成了天賜,蝗災變成了皇糧,不僅暫時解決了災民的問題,也讓那些想利用蝗災搞事的人計劃落空。雖然只是一個電視,但是蝗蟲確實是可以吃的東西,在古時候記載的蝗災也不在少數,都給百姓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更是有不少人因此流離失所遠離家鄉去乞討過日導致很多都客死異鄉。那為什麼有蝗災來臨的時候那時的百姓不去捉蝗蟲吃,而要背井離鄉呢?

  蝗蟲可不可以吃這個問題,我們偉大的吃貨帝國已經給出了答案,不但能吃,而且蝗蟲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富含蛋白質。蝗蟲不但可以吃而且藥用價值也不少,《救生苦海》記載用酒送服該品,治療破傷風;《本草綱目拾遺》用砂糖和服,治小兒驚風。這樣看來蝗蟲是不可多得的優質食材啊!為什麼古人不去大量捕捉來吃呢?還記得去年山東濰坊鬧蝗災結果被中國吃貨全捉去賣了吃,更有甚者在當地賣手電筒和捕捉網這些東西,完全沒把蝗災當成一件事。不僅沒造成什麼大的損失,還帶動了周邊經濟,不得不說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小時候看過一個電視,講的是一個村莊遭遇了蝗災,村民們發現蝗蟲來了,趕緊拿起火把驅趕另外找人去收割還沒有被吃的莊稼。但是奈何蝗蟲太多,遮天蔽日的過來,農民根本搶不贏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蝗蟲吃掉莊稼。當時我還在想不會什麼時候蝗蟲來把我家的莊稼都給吃了吧!現在想想我當時是多慮了。我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次大的蝗災,都給人民帶來了重大的災害。

  《唐磚》中蝗災變蝗糧,網友感嘆蝗蟲要漲價了,為什麼古人不吃?

  《史記》中記載:(秦)始皇四年「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

  《資治通鑒》記載:「秋季,七月,蝗蟲自東飛到西邊,遮天蔽日,所過之地盡為赤地,草木五穀皆被吃盡。」

  古時候把蝗蟲是為神蟲,每當發生蝗災百姓都認為是上天對他們的懲罰不僅不進行驅趕(驅趕也沒太大用)還要進行祭祀。古時候還是有吃蝗蟲的,比如唐太宗時期發生的蝗災,太宗就親自吃了幾個蝗蟲來表示對蝗蟲的憎惡。古時候對於治理蝗蟲還是採取了很多措施的,但基本沒有大規模的去吃蝗蟲的。究其原因除了對於蝗蟲的畏懼,還有就是蝗蟲來的時候遮天蔽日,通常很快就把糧食吃完就飛跑了,也等不到人們大規模去抓捕。就像洪水來了,沒有人會想這個時候在抓魚去吃吧!


怎麼沒有人吃?

蝗蟲又不是現在才有,在古代早就入葯了,而且有些地方吃蝗蟲的習慣也是從古代流傳至今?這個問題說古代鬧蝗災的時候古人不會用蝗蟲來充饑,這種說法搞得好像古人全是傻子是的,不會用這種方法來充饑只會等死。若古人真的都那麼蠢,連食物都不會找了,談何生存能力可言,那麼還會有我們今人嗎?我們今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為我們祖宗強大的生存能力所致。

為什麼會餓死?

蝗蟲是害蟲,鬧了蝗災糧食就沒有了。雖然一天兩天可以用蝗蟲來暫時替代,但是長久下去,會面臨兩個問題。其一是蝗蟲過境速度很快,莊稼又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長成,試問能抓多少蝗蟲?又能保存多久?吃多少天?其二是蝗蟲雖然營養豐富,但畢竟不是主食,長久單一吃這個也是不行的。所以這拿蝗蟲長期當口糧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問題。


正因為拿蝗蟲當口糧根本撐不了多久,又沒有食物的補給,又沒有遷移到有食物的地方去,所以才會有人餓死。而不是像這個問題說的這麼愚蠢,不知道找眼前力所能及的食物充饑,不知道調撥食物,不知道遷徙。但是遇到亂世,遭受此災的話,的確在鬧災的當地會有大量人餓死。如果不是亂世,那麼就有糧食的調撥補給,餓死的人相對就沒有那麼多,而不是像這個問題說的這樣。


古代的蝗災通常都是非常嚴重的,通常大旱之後緊跟的就是蝗災的到來,百姓們甚至文武百官們對於蝗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束手無策的,這倒不是說他們想不到辦法來滅蝗,而是他們都信奉這樣一個事實,即蝗災是上天降下的懲罰,唯一的辦法就是皇帝要修德政、百姓要祭祀。這基本就相當於眼睜睜的看著蝗蟲為禍人間,將莊稼全部毀掉,然後百姓們顆粒無收,就等著挨餓,嚴重的時候,很多百姓都會被餓死。這個事實在很長時間內是根植於人的骨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畏服的。

不過,很早就有人意識到蝗災來臨的時候應該滅蝗,而不是做無謂的祈禱,也不是指望皇帝痛改前非修德政。而且古人吃蝗蟲的例子也不是沒有,只是吃蝗蟲並不解決根本的問題,要知道一旦莊稼受損,很可能一年就沒有糧食吃,而捕捉到的蝗蟲能吃多久呢?

翻開《舊唐書·五行志》就會看到唐朝時期的很多次蝗災的記載,最開始的記載始於貞觀二年,當時京畿大旱,緊接著就發現有蝗蟲啃食田稼,當時唐太宗李世民在禁苑中視察,抓住了一隻蝗蟲,將它罵了一通,並說:「汝若通靈,但當食我,無害吾民。」然後就往嘴裡送,這可是生吃蝗蟲,萬一染了什麼疾病那還了得,身邊的官員嚇了一跳,都跳出來阻止李世民,李世民語重心長地說:"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

說完就真的送到嘴裡嚼了嚼咽了下去,代民受過的李世民作秀也好,真情實意也好,總之這效果是驚人的,這一年「蝗不為患」。這顯然不能歸功於李世民感動了上天,所以蝗災才沒有降臨。沒有形成蝗災的可能性大體有兩個,其一就是旱災並不明顯,蝗蟲本身就很少;其二就是百姓們很可能仿而效之,捕捉蝗蟲,或許還真的也將蝗蟲吃了,只是吃的應該是熟了的蝗蟲。因此,這一年雖有蝗蟲出現,但並不成災。

如果說在這個時候,百姓吃蝗蟲只能算是一種猜測的話,那麼唐德宗時期就真的有百姓吃蝗蟲的記載:

「興元元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去颺足翅而食之。」

蝗災造成田裡的莊稼都被吃盡,百姓沒有食物可以吃,然後就盯上了蝗蟲,捕捉來蒸著吃。所以古代人並不是不吃蝗蟲,只是吃蝗蟲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既不能讓蝗災不再發生,也不能真的保證不餓肚子,畢竟,即便是今天我們吃油炸的螞蚱,也只是將其當作一道菜來吃,絕不可能真的充饑,更不能替代糧食。並且你只能在蝗蟲肆虐的時候捕食,這個東西在古代尤其是唐宋之前並沒有什麼好的儲存方式,吃那麼幾頓就沒法再吃了,糧食顆粒無收的時候,百姓仍舊是忍飢挨餓,甚至餓死。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蝗災造成的影響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糧食,而不是當下,即便後來的人們學會了儲存蝗蟲,將蝗蟲晒乾儲存起來(明朝時期就有百姓晒乾蝗蟲將其儲存),但蝗蟲依舊解決不了百姓的溫飽問題,菜就是菜,主食就是主食,即便是大魚大肉,也不能少了主食填飽肚子,況且也不可能儲存太多的蝗蟲,即便是晒乾了也容易壞。

因此,蝗災發生的時候,人們思考的應該是怎麼滅蝗,開元年間,姚崇為相的時候,曾主導過一次大規模的滅蝗行動。當時,山東遭遇大面積蝗災,姚崇的辦法是捕蝗蟲後將其掩埋,姚崇的這個辦法在朝廷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大部分官員都認為蝗災乃是天災,是上天降下的警示,是需要皇帝修德政來讓蝗災快點過去的,最好能有這樣的景象,即「有白鳥數萬,群飛食蝗,一夕而盡。」而不應該是人力捕殺。但姚崇排除萬難,派御史捕蝗蟲進行掩埋,曾一次性捕捉十四萬隻蝗蟲,投進了汴河中。朝野震驚,就連之前同意掩埋蝗蟲的唐玄宗都開始猶豫,對姚崇說:

"殺蟲太多,有傷和氣,公其思之。"

姚崇則表示真要有什麼禍患就降到自己的身上吧,在姚崇的強硬措施下,捕殺蝗蟲一直由捕蝗使們在各地捕殺蝗蟲掩埋,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蝗災的危害。但古代的時候,人們對於蝗災比較敬畏以至於認識不足,不懂得去預防蝗災的發生,因此無論怎麼捕殺蝗蟲,蝗災還是會經常發生。


俗話說「久旱必有蝗」,蝗災一直伴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和更替。《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這麼多的蝗災對百姓生活甚至王朝更替都起到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那麼古人難道不知道蝗蟲可以吃嗎?

首先,古代人迷信,蝗災的時候蝗蟲鋪天蓋地的壓下來,當時的百姓根本沒有有效的辦法。百姓就很自然的把這種無法解釋又無法抵抗和改變的災難「神化」,認為這是上天的一種懲罰。解決辦法就是祭祀「蝗神」等守護神,來祈求風調雨順。古代信息不通,這種迷信很難徹底消除,都把蝗蟲當神了,怎麼能吃呢?

其次,蝗災的時候蝗蟲數量過多,古代又沒有有效的捕殺手段。所以就算吃也吃不完,想要靠吃掉蝗蟲來緩解災情是不可能的。蝗蟲確實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現在是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之一。但是不要忘了,蝗蟲說到底是蟲子(正兒八經屬於昆蟲綱),在古代的環境下吃蝗蟲和吃蟲子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並不是我們今天吃到嘴裡的美味,古代很少有調味料,更不會有植物油用來炸蝗蟲。

百姓餓的不行,自然也是什麼都吃,蝗蟲也不在話下。李世民就吃過蝗蟲,當時也是迫於種種壓力不得不吃。其實他也不想吃,因為吃蝗蟲很容易生病,尤其是死了一段時間的蝗蟲,原因不言而喻。古代的醫療技術並不發達,對於微生物感染等疾病完全束手無策。

北宋的時候范仲淹就曾說過蝗蟲可以晒乾了來吃。但歷史證明並沒有改變什麼,只能說明百姓其實是知道蝗蟲能吃的。雖然鬧了蝗災,但多數情況是不會當時就餓死人的,因為蝗災的持續時間相對較短。憑藉之前囤積的糧食很容易熬過去,這時百姓多用蝗蟲餵豬,餵鴨子,由於蝗蟲確實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被餵養的牲畜往往長得很快。

最後,蝗災只是災難的開始,下一季的糧食顆粒無收才是真正餓死人的原因。開頭說「久旱必有蝗」可見蝗災往往伴隨著大旱,旱災剛過蝗災就接踵而至。這對以種田為生的百姓是毀滅性的打擊,旱災到了最後,蝗災就成了壓垮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就遠不是吃蝗蟲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只能依靠之前囤積的糧食了。

說了這麼多,最後筆者正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古人是知道蝗蟲能吃的,而且在一些地方遭遇蝗災時是真的以蝗蟲為食的。不是規模較大的大災,或者朝廷吏政特別混亂,是不會出現餓死無數人的事情的。不然以這個蝗災頻率,多少人也不夠死的。那麼在大型的天災人禍面前,蝗災往往不是致死的元兇。長期乾旱等影響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大災才是元兇,蝗災往往只是壓倒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國是農業大國,耕田耕地是古人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因此,古人免不了受盡自然災害的折磨,特別是蝗蟲災害。

蝗蟲,旱澇都不怕,既不怕雨也不怕曬,越乾旱炎熱,它生命力越強,活動越猖獗;它能蹦、能飛、動作快捷,而且繁殖能力極強。蝗災在古代屢見不鮮,中國古人飽受蝗災之苦。

蝗蟲來襲,成群結對,密密麻麻,不要說去吃蝗蟲,古人還把蝗蟲當成神。

每當蝗災來臨,蝗蟲所過之處的莊稼的莖葉全部一掃而空,滿天飛舞著成千上萬的蝗蟲,別提有多恐怖和噁心了。人們心生恐懼,既痛恨又無能為力,認為有什麼神在控制著這一切。所以,古代很多地方都有祭祀供奉蟲神的習俗。比如:每年的六月六日「蟲王會」、青苗會、打田壩、殺天馬等等。

慢慢地人們發現,祭蟲神的辦法似乎用處不大,蝗蟲一來,該吃你的還是吃你。因此必須想出除蝗蟲的方法才是萬全之策。

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蝗蟲的長期鬥爭中也積累了一些治蝗經驗

一、人力捕殺。比如:挖土填埋、生火引蝗集體燒殺等等,不過這些方法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效果不明顯;

二、驅趕。布依族有個方法,就是宰殺雞、豬、牛等牲畜,然後把牲畜血染到小旗或彩旗上插到田地或者拿著旗對著蝗蟲轉,這樣蝗蟲就會四處逃竄;

三、養鴨治蝗。明朝萬曆年間,福建人陳振龍之子陳經倫為了完成父親的心愿,到大西北一帶推廣山芋種植。正當山芋要豐收之季,蝗蟲鋪天蓋地而至,陳經倫絕望之際,看到有十幾隻飛鳥從天而降,瘋狂捉蟲吃。陳經倫受此啟發,一邊種山芋,一邊倡導鄉民畜養鴨子。因鴨子與飛鳥習性相近,每到春夏之際,陳經倫就與鄉民們隨地放養鴨子,小鴨子愛吃蝗蟲,一有幼蝗出現就被鴨子吃掉,始終形不成蝗災。綜上所述,古人對蝗蟲是又恨又恐懼,唯恐避之不及的,吃蝗蟲對古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