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房價是因為金融放鬆而推高的,因此如果寬鬆的金融條件沒有改變,則由於有資金的支撐,房價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是由於所謂的剛需接盤俠的資金量有限,前期投資客需要套現的難度加大,因此誘發房價下降。

在未來的一年內國家的貨幣政策預期仍然寬鬆,因此房價降幅將是剛需們能接受的範圍。就業環境穩定,剛需估計能接受的房價以廣州為例應該是2萬每平方,目前二手均價3萬2,因此降幅37%。


房價在國家調控下確實開始走下坡路了,降多少能購買?要看在幾線城市,是投資還是剛需。

如果在一線城市我認為降50%比較合理,在二線城市我認為降40%比較合理,三四線城市我認為降30%比較合理,五線城市降20%比較合理。

但是降價也不是馬上降,我感覺需要過度兩年,投資的話建議在等等,如果是剛需的話,就看你自己的情況在決定買不買。

對於我來說投資肯定不投了,房子已經夠多了。最後建議投資房地產一定投熱,別投冷,火的小區剩一套都會搶,冷的小區多少都沒人要。

望採納,謝謝!


都是一些買不起無腦的屌絲,正是年輕拼搏的年紀,當你玩吃雞,和女朋友卿卿我我的時候,別人可能正在風雪中等著一個客戶。所以最後別人有,你沒有。沒想著通過自己努力掙錢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幻想著房子政府白送(3000錢一平你都買不起),幻想著奧迪和雅迪一個價,幻想著窮逼一個還要找個漂亮媳婦,還嫌女人物質。你看看周圍有錢的哪個不是幾套房子?人家有錢人傻嗎?虧人家會買嗎?物價一直在漲,人有錢了首先是買房買車,農村的有錢了都想到城裡 ,小城市有錢了都想到大城市,人往高處走,相親為撒問你有車有房沒?因為這是保證生活有質量的剛需,房子是剛需懂不懂?房子短期可能是有漲有跌,但長期是漲的,至少保值,比銀行利息高,可以抵禦通貨膨脹,房子是最安全的理財產品,你放幾十年在那,別人偷都偷不走,搬也搬不掉,騙也騙不去,拆遷政府給你補償,缺少資金可以賣掉,不想賣是最好的抵押品可以大額貸款。你放那不學學有錢人的思維,就一個窮B的想法!怪不得你窮!


確實跌了不少!

說實話,在2015年的房地產大漲之後,許多地方的房價出現了有價無市的現象。看似還是處於一個高高在上的狀態,其實,實際價格已經出現了下跌。

特別是一線城市!

就拿我們上海來說吧,2013~2014年的時候,我所處的小區還是一個3~4萬左右/平的價格。而在2015~2017年的房產大漲之後,整個小區的房價已經達到了接近8萬一平的價格,足足翻了一倍。

450多萬的房子直接突破了900萬,更有人成交達到了接近1000萬!!

但是這兩年,我明顯感覺房價有所下降,當時瘋狂的8萬價格已經一去不復返,目前穩定在7萬出頭!

但是對於許多三四五線的房產來說,其實價格還沒有很大幅度的回調。

第一,是因為當時的上漲幅度並沒有一線城市那麼大;

第二,就是目前依然還是處於一個有價無市、比較虛的價格。

所以,照此下去,未來一線,新一線的房產會率先調整完畢,進入一個正常的軌跡。而三四五線的房產則是會透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空間,進入深度調整。

要知道,一線和新一線的人流進入佔比很高,而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流出非常嚴重。對於房價來說,人口是支撐房價的重要因素所在。

既然不能保持一個人口的持續流入,房價又處於高位,那麼未來勢必需要調整。而目前的這個價格其實更多地是帶有水分的,是大部分炒房族囤積的結果,不牢固。

另一方面,從GDP分布來看,注意還是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和部分強二線的城市之中。而許多三四五線的GDP貢獻並不高。

說明了大型優質企業還是駐紮在優質城市居多,吸引人才的能力也較強。

中國城市GDP前20強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濟南、南通、東莞。

而這些地方的房價也在未來會有一個較好的表現,而其他比較弱的三四五線城市,則是會因為人才吸引能力不足,人流缺失,房產投資價值下降,導致供大於求的結果。

跌幅多少你們認為正常,到了這個跌幅你們會買么?

其實,目前的房價溢價沒有太過嚴重,但是已經處於高位!只要在未來的一段長周期里,控制目前的房價市值,以及槓桿總量,就不會產生特別大的泡沫。

同樣的,對於房價下跌來說,大家也應該不要幻想。就算有所下跌,也是控制在一個10%~20%的區域里,就好比我們上海已經離最高的房價區域下跌了這個數值,未來會有更多的城市如此。

但是作為調控來說,是絕對不允許出現大跌的情況。

就好比想要房價回到10年前,甚至5年前,跌幅達到30%以上,甚至腰斬,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因為房地產是經濟的重要命脈,關聯著許多實體產業。如果房地產下跌幅度過大,導致的結果就是大量公司倒閉,人員失業,而銀行的借貸就會發生問題,引發金融危機和海嘯。

可以說10次金融危機里有9次都是房地產引起的,所以國家更希望看到的是通過時間的力量來擠壓泡沫,降低槓桿的風險,而不是壓榨房地產大跌。

總體概括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就是:投資只能看一線和新一線;其他地方只能滿足剛需,毫無炒作和投資價值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財經背後的真正邏輯。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降了,都沒有感覺到,中國的房價是開發商認為提上來的,記得之前我們家一個親戚在石家莊買了房,7000一平,覺得好貴了,沒想到2個月以後同一小區一下漲到了將近20000,他都搞不清楚了,這個價格是怎麼漲上去的,後來開發商說石家莊挨著北京就得是這個價,所以這個房價大家想想到底是怎麼張起來的,現在說價格多少合適,還是大家看看就行了,那些開發商寧可不賣也不會降的。


這個真是幾難,不放貸款吧,市場流動性乾枯,企業沒錢發展生產,減薪裁員,公司倒閉潮,個人也沒錢消費;大放貸款吧,老百姓覺得只能貸款買房,樸素地認為只有房產才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紙幣是不斷貶值的,房產才是保值增值的保障。除此之外,好像還沒有其他路徑。如果久而久之,形成了政府不鼓勵不支持老百姓買房這個預期那就不容易搞了。現在的大問題已經開始顯現:銀行想放貸都沒有多少人願意接茬了(差錢的貸不到,不差錢的不想擴大再生產)。


買不買房,關鍵是看你的儲蓄和工資收入和房價其實關係不大。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房地產改革以來,出現了一波房價上升的大趨勢,從幾百元,一兩千元,漲到四五千元1萬元,最後一線城市,2萬元3萬元,4萬元,5萬元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回過頭來看很多人都是在猶豫,覺得當時要是沒了房就好了,可是為什麼沒有買呢?

除了那些小年輕剛剛出生,那個時候人家還是小娃娃的除外,多數人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那個時候,你也是沒有錢的啊,那個時候你的工資也是很低的。

比如說在房價三五千元左右的時候,這裡指的是大城市嘍,比田裡還要大一些的城市嘍,那麼這種情況下,其實多數人的工資還不足1000元呢,炕的房價三五千元其實和你的工資收入比,還是買不起嘍,如果硬要說付首付,數數家裡面的廚具城管的話,多數呢其實家裡面連1萬元都沒有,為什麼呀?因為那個時候你的工資才1000元,如何才能存到1萬元,那都很難的一件事情。如果說交首付,一套房就按100平米乘以5000也都是50萬哪,20%的首付也都是要smile你想一想,領了1萬元你的首付還很遠啦,怎麼跳也跳不夠的。

所以如果下一步房價要下跌的話,我們很多人可能正在迫切的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可是真到了那一天,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搞一下。

比如拿一線房價的來說。現在的北上廣,這種城市的房價包括深圳,都是6萬元左右吧,在這個情況下就算降到3萬一平,你想一想,100平也還是需要300萬哪,多數的人依靠工資收入,其實都是很難構造的,當然有些人工資收入高,我說的不在這個範圍裡面。

所以如果房價下跌,除非說跌了8090%,那麼這個時候大家感覺到不會是世界末日了吧,所以想都不要去想,個別地方當然除外了,比如你非要說,那像鶴崗像甘肅的玉門關, 這些地方白送給你房子估計都沒人去住吧。

所以現在的房價漲得太猛了,已經長得我們多數呢,沒有關係啦,當然如果下跌的話,很多人覺得也就會有關係了,那就得看跌多少了,如果跌到50%其實多數奶還是買不起的,當然了,畢竟對要買房的人來說那是件好事,畢竟會有不少人還是能買得起的,這裡說的不少人,我們是指他既要有一定的儲蓄收入,還要有較高的工資收入,那個時候我們希望這些年趕緊去買吧,因為過不了多久房價沒漲,又要開始一波上漲了,比如說98年金融危機以後香港的房價經過了一波下跌,可是很快,現在的房價已經永遠高於金融危機的價格了。

總之房價下跌,對於剛需族來說還是一件好事,對於手裡好多房子的人來說,那就不是一件好事,對於那些炒房客來說,特別是手裡把著10餘套房子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場噩夢,總之,誰出手買誰出手賣,這就看我們當時的每個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經濟狀況吧,如果你有存款,如果你工資收入比較高,你也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工作,那麼我們認為,該出手時就出手!

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呢?歡迎在下面點贊評論和關注。


通通只要3元,開發商帶著小姨子跑了,通通只要3元。


房價已經開始跌了,大小城市之間存在價格差,房價小幅漲跌波動很正常啊!買房與否看經濟實力、看各自的需求。

提問者首先肯定房價已經跌了,是哪類、哪座城市房價已經跌了?拿合肥來說二手房均價15000元,新房均價17500元,就不能說二手房跌了2500元/平,二手房成交量反而沒有新房成交量多。出現價格差不僅是新房在新區的地段上,而是新區在整體布局上,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合理性的科學規劃優於老城區,進而使得合肥三個新區(政務、濱湖、高新)的樓盤熱銷。

跌幅多少認為正常?在」跌幅正常"的認知上,因各人收入高低決定房價是否"正常「?有經濟能力者不跌價,只要不限購立馬就買,此類購買力是保值、升值的需求。不是等待房價跌幅,而是限購被拒之門外的無資質、有需求的投資客。

經濟條件差即便跌價一半照樣買不起房,此類購房人只好繼續等待房價下跌,跌幅至少與自己收入相匹配才能承擔得起房價。其中部分人無謂地等待是出於經濟的無奈,面對高房價,令購房人望而生畏。

有部分購房人咬咬牙也能買得起卻在觀望,渴望房價下跌心理訴求情有可原,誰買房都想少掏銀子多辦實事。於是繼續等待房價下跌,可是賣家(開發商)願意嗎?土拍的樓麵價和建安成本管控著成本價,買賣心不同啊!一廂情願認為"跌幅正常「還是讓市場供需來決定,往往最終的結局事與願違。

到了這個跌幅會買嗎?還是看各個購房人接受"心理價位"的態度。有人覺得跌到鶴崗房價才值得買,那才是良心價!於是有人說:鶴崗白送一套房給你怎麼樣?異口同聲說0K!但條件是:一輩子在鶴崗工作生活。驚訝條件太苛刻,放棄了!還是去人口凈流入的城市租房就業。

房價貴賤都具有合理性,低房價的區域買得起房無法就業,高房價的區域好就業卻買不起房。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關係,有權利就有義務存在的必要。

房價不是低收入群體說了算,而是高收入群體主宰著樓市的話語權。政策上通過限購不允許高收入群體多買房,將資源留給剛需,剛需根據自身的購買能力與需求做出理性的購房決定。


我們不討論現在房價是漲是跌,未來會漲會跌,我們只說如果房價持續下跌,在什麼價格我會考慮買入。

我不算剛需,現在自有一套學位房,面積不大,剛好夠一家三口居住。再次購房的主要目的無非兩點:一是更大面積的改善住房,二是投資。

首先,討論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不能簡單的看漲了多少或者跌了多少,而是要有一個標準,來判斷當前的房價是被高估了還是低估了。我評價房屋價格的標準是使用國際通用的租售比,一般1:300是一條線,再根據位置,學區,交通等來加權,低於這個值房價就是高估的。網上也有文章羅列了各種理由,得出結論,中國國情特殊,1:600都不算高估,按照他的邏輯,1:10000都算正常的。

改善住房是我的下一個5年目標,我會在資產差不多可以達到全款的兩倍,或者租售比在1:300左右的時候出手,用新房子換掉現有的住房。我認為資產的50%在房產上還算是相對安全的。

如果房價持續下降,租售比高於1:200的時候,我會考慮逐漸把房產作為主要的投資手段,因為不考慮房價的漲跌,只是租金收入已經很可觀了,何況低估的商品總有漲價的一天。

我是相信價值投資的,一個商品可以漲就可以跌,它總有回歸其真實價值的的一天,只是這個周期可能會很長,我需要的只是原則和耐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