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張堰人。本姓何,名馥,字遠香,號旭如,別署雲間、濟廬、復生、復翁等。出身書香門第,工詩文書畫,其行書最為人稱道,深得二王精髓,被沙孟海先生譽為「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曾主編《人文月刊》,著有《雲間談藝錄》《客去錄》《濟廬詩詞》《書法十講》等。白蕉書論清澈而深入,能夠自然輕鬆地闡釋許多大而複雜的問題。如論執筆,「怎樣去執筆,這問題又正和怎樣去用筷子一樣,簡單而平凡。」論選帖,「選帖這一件事真好比婚姻一樣,是件終身大事,選擇對方應該自己拿主意。」論碑與帖,「碑與帖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碑版多可學,而且學帖必先學碑。」「碑宏肆;帖蕭散。宏肆務去粗獷,蕭散務去側媚。」等等。本篇楷正參考碑帖目錄為其《書法十講》之二《論選帖》附錄,可觀白蕉先生眼界取法,由是推及他是如何高視闊步於晉韻及唐法這兩座高峰的。

楷正參考碑帖目錄隋·《龍藏寺碑》『此碑為歐、褚之先聲而未拘於法度。』

隋·丁道護《啓法寺碑》『無六朝餘習,為歐、褚先河。』

隋·《蘇孝慈墓誌》『學歐、褚可參考。』

隋·智永《千字文》『智永所書千字文有多本,正草相對,其書有法度,但偏於陰柔方面。』

隋·《董美人墓誌》『緊密深秀而微病拘。』

唐·歐陽詢《姚辯墓誌》『學歐書之輔,可資參看。』

唐·歐陽詢《皇甫君碑》《虞恭公溫彥博碑》《姚恭公墓誌》『此三種與《姚辯墓誌》一樣,皆為學歐書之輔,可資參看。至於正書《千字文》與《黃葉和尚碑》皆系偽充。』

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結體較散,不及化度緊密,而規矩方圓之至。學歐入手由此,轉而學《化度寺》。』

唐·歐陽詢《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歐書極則。結體極緊,其它歐書尺牘行楷見閣帖中,草書有《千字文》,能用方筆。』

唐·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虞書之極則。有二本:山東城武本,元至元間所刻;陝西長安本,宋王彥超所重刻。今印本最佳者為有正所印臨川李氏藏唐拓本。日本書道博物館所藏二本可旁參。《孔祭酒碑》,學虞書者所仿,甚秀。《昭仁寺碑》,虞早年書或是王叔家書。行書尺牘見閣帖十九行。行楷《汝南公主墓誌》,疑屬米老狡獪,然秀麗非凡。』

唐·褚遂良《孟法師碑》『褚書冠冕。骨力最勝,體力最端重。學唐人書由此入,比歐、虞更少流弊。』

唐·褚遂良《房梁公碑》《伊闕佛龕記》《倪寬贊》『以上三種,學褚者俱可參閱。《伊闕》字最方大,略見板滯,《倪寬贊》多筆病。』

唐·褚遂良《三藏聖教序》『有同州本,雁塔本兩種。同州本嚴正;雁塔本放逸。學褚由此入手,轉寫《孟法師碑》,旁參《龍藏寺碑》。臨王有絹本蘭亭真跡,其它行楷尺牘見閣帖中。《枯樹賦》也為米老用力之帖。』

唐·褚遂良《善才寺碑》『此碑據考證係魏棲梧書,亦為學褚者旁參之資料。』

唐·薛稷《信行禪師碑》『薛書極少傳世,閣帖中亦僅有孫權一帖傳是薛書。』

唐·歐陽通《道因法師碑》『書法茂密,學大歐從小歐入,北碑最示門徑。』

唐·張旭《郎官石柱記》『結體氣息在一般唐楷之外,然其深而有力則不及歐、虞老到,功夫之異也。』

唐·敬客《王居士塼塔銘》『學歐書若呆板時,可檢閱或臨寫三、五通,以其體勢飛動,可豁心目,然不必專學,學之易入甜媚一路。』

唐·顏真卿《浯溪中興頌》《茅山玄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並序)》《顏氏家廟碑》《郭家廟碑》《扶風孔子廟碑》《顏勤禮碑》《東方朔畫像贊》《元結碑》《麻姑仙壇記》《廣平文貞公宋璟碑》『 楷正顏書少韻味,取其氣魄大,學者須去其病弊-見第七講書病。顏書流傳碑版最多,如《多寶塔感應碑》實類經生書吏之書,極工整,而科舉時代多尚之,實同《乾祿字書》。餘如《八關齋會報德記》、《鮮於氏離堆記》、《竹山記游詩》、《謁金天王神祠題記》等,皆可參閱。行書如《送劉太衝敘》、《三表》、《爭座位》、《告伯》、《祭姪稿》、《蔡明遠》、《馬病》、《鹿脯》諸帖。《告伯》、《祭姪》、《竹山記游》等,日人有真跡影印本。《麻姑山壇記》為顏書楷正之最佳者。餘如《李元靖》、《顏氏家廟》、《郭家廟》、《顏勤禮》諸碑及《東方朔贊》均需參臨。』

唐·柳公權《玄秘塔銘》《李晟神道碑》『學柳書須去其病弊──見第七講書病。』

唐·柳公權《金剛經》《魏公先廟碑》『若論習氣少則《金剛經》實勝《玄秘塔》。』

唐·裴休《圭峰定慧禪師碑》『《玄秘塔》以學者多,面目愈見俗氣,學柳不如以此為主而旁參諸帖。此碑書者裴休疑係柳公權代筆。』

唐·徐浩《大證禪師碑》《不空和尚碑》『徐書甜俗,行書為《龍城石刻》等。』

唐·殷令民《裴鏡民碑》『書在歐、褚之間。』

唐·薛稷《昇仙太子碑陰》『有鍾紹京、薛稷、相王旦等書。又武后遊仙篇薛稷書。』

唐·王知敬《衛景武公李靖碑》

唐·竇臮《景昭法師碑》(圖略)唐·張從申《茅山玄靖先生李含光碑》『行楷。』

文本出自白蕉《書法十講》之二《論選帖》附錄。來源:香港書譜雜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