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1592~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書畫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王鐸一生博學好古,工於詩文,長於畫山水,尤擅長書法,行書和草書效法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正書學習鍾繇。他的書法師從古人而不受拘泥,往往能自出胸膳,有所創新。其著作《擬山園法帖》,風格獨具而兼備各體,頗受歷代書家推崇。

  王鐸在詩、文、書、畫方面都有成就,尤其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明代末欺,有「南董北王」的說法,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足見成就之高。他的書法用筆,常常顯得流轉自如,有千鈞之功,總觀作品卻又出規入矩,有張有弛。王鐸書法雖然各體兼備,但尤擅長行草。其行草恢宏大氣,厚重洒脫,給人以淋漓痛快之感。他的墨寶流傳後世的較多,其中有不少法帖、尺牘、題詞見於刻石,《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兩貼最為著名。

  王鐸的草書,在筆法、結體、章法和墨法上都有所創新,尤其在章法的字間聯繫、行、行間空間、款字及鈐印等形式的技法上,獨具匠心,後人難以企及。其變化豐富的章法,縱斂有度的運筆,欹正莫測的結體,錯綜複雜的點畫,枯實互應的線條,使作品渾然天成,極具整體感。有評論者認為他的書法不只有王羲之的雋秀,還兼學米芾的蒼老勁健。清姜紹書《無聲詩史》稱他 「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鍾元常,雖模範鍾、王,亦能自出胸臆。」顯北宋大家風範。明後期的書法界特別流行董其昌書風。此時,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由此在當時成書法風尚中新的旗幟。

王鐸書法,曾經對日本的書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頗受書法家欣賞,並衍發成一派別,稱為「明清調」。他的《擬山園帖》在日本曾轟動一時,甚至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提出了「後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的看法。這種看法並不完全準確,但足以證明王鐸書法成就之高,並非浪得虛名。

王鐸這位明末清初的大臣,百年之後被乾隆帝編入《貳臣傳》乙編,列為降清叛清這麼一種尷尬的境地。這在講究「書品與人品」的封建時代,這位有「神筆」之稱的書法家頗受人們爭議。然而,客觀面對那個時代,歸順於清朝的漢人又並非王鐸一人。

  畢竟在中國書法史上,有「先王后王」之說,既然少不了「書聖」王羲之,那麼就應當少不了「神筆」王鐸一席之地。

清後期,吳昌碩稱讚王鐸書法:「文安健筆蟠蛟璃,有明書法推第一」。再後來孟海先生評價:「(王鐸)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結果居然能得其正傳,矯正趙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於明季,可說是書學界的『中興之主』 」。當代啟動先生也有言:「覺斯筆力能抗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王鐸小時候日不飽兩粥,後又經歷亂世。他把人生的薄涼和生活的理想,利用淹墨方式從濃淡相宜的色調中得以印證,傳承與創新,中規與突破,洒脫與古樸,都體現了他的書法精神。

斯人已去,我們懶得去了解他,怎麼會讀得懂他的書法呢?


王鐸書法以行草和草書成就最高。草書出於二王,從獻之筆法中受益最多,故於婉麗中寓峭拔氣。後又參以其他諸家筆法,尤其受米芾筆法影響較大,草書又參入旭、素狂草筆意。在融入古法的同時,注意筆法的創新。他的用筆不同前人的方法是將「淹留」與悄厲暢達之筆法相結合,既凝練勁健,體現一種『』抝勁『』的同時,纏繞迴環,鳯翳龍飛,「澀」暢結合,墨色燥潤煥然。人們將其草書不冷象地譽為「枯藤繞樹」。其後他的「淹留之法」甚至演變成「漲墨」之法,給人以霧中觀花的朦朧之美。在章法上形成線面結合的斑駁之感。王鐸是明末書壇上一顆璀璨的明星。他的書法對日本及中國近現代書壇有重要影響。王鐸的「淹留」之法乃至「漲墨法」,確實有別於前人,此法對運筆的把握、時間的控制對後學者確實造成了「雷池」之懼,甚至是可望而不可及。當然這種筆法後世學者也有提出異議者。但它畢竟是一種筆法的創新。


書史稱為神筆的只有王鐸一人。為什麼呢?

書承二王勝於二王。首先是其骨力氣勢和格局大於二王。只要比較一下這點不難理解。

二是在筆法上有發展,也就是入筆行筆和出筆上的角度和速度上和二王有不同併合理法之處。

三是墨法上有大的創新。漲墨與枯筆書寫。加強了黑白的對比度。

四是覺斯書作多巨幅,有大開大合,多行一氣,上下搖擺旋動,動勢險絕,前無古人。

所謂看不懂,主要原因是沒有深入研究。只要深入進去,把各家作一個三法比較,看懂王鐸是不難的。


我也看不懂好在哪裡,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推崇。十幾年前看著不喜歡,現在看著也喜歡不起來,總覺得筆勢怪誕,投機取巧。

也有可能是性情有別,歷朝書法,我最鍾情魏晉,其次是唐代的寫經,再次是元代趙孟頫、明代唐寅。至於草書,最欣賞的是懷素。

王鐸的書風似乎給丑書來了個頭,後人爭相模仿,如今尤甚。值得一提的是,書法不是表演,也不需要表演,它需要的是返璞歸真之美。


王鐸書法的態度是為書法而書法,這種態度再近一步是說為表演而表演。所以,王鐸書法是形的表演,看不出他自身人的精神給予。


書法水平的高低,藝術和知識的積累,可以鑄就欣賞藝術眼界的高低。


沒王鐸的水平,看幹嗎?


不懂筆勢

不懂結體險峻

不懂搖曳的章法

不懂墨趣

永遠讀不懂王鐸!


現代人比王鐸更厲害,草書龍飛鳳舞誰也看不懂,如果你能看懂,那他就不是書法家了。如果在書法家家裡更沒有人看懂,那他就是書法高手。看來書法界也要學武林界擺擂台,要不然誰也不服誰。否則書法就要回到人間,讓大多數人能看懂。書法是讓人看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