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慕鄉關

蘇聯巔峯時期到底有多麼強大?這個問題勃列日涅夫最有發言權,理論上來說,勃統治期間,蘇聯國力到達巔峯,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都對美國形成攻勢,可謂風光無限。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針對他的評價很低呢?

2013年,俄羅斯「列瓦達中心」做過一項20世紀蘇聯領導人好感度調查顯示,勃列日涅夫成為現代俄羅斯人心中最受歡迎的蘇聯領導人,有56%的受訪者對其持肯定態度。可見即便去世幾十年,對於他的評價依舊存在明顯的分化,那麼勃列日涅夫執政水平究竟如何,他給蘇聯帶來哪些問題呢,筆者從如下幾個方面大概說說。

(1)勃列日涅夫是個看似木訥,實則心機很深的人。

1964年10月,赫魯曉夫正在克里米亞,忽然接到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勃列日涅夫的電話,電話中勃列日涅夫用顫抖的聲音十分禮貌的請赫魯曉夫回來,說有重要會議,等赫魯曉夫回來才發現,所謂的會議不過是一場針對他的奪權大會,沒有任何辯駁的機會,他被宣佈退休,由勃列日涅夫接班掌權。蘇聯一把手被宮廷政變,舉世矚目,究竟誰是幕後黑手一直是個謎,據說當年參加蘇共會議的周和鄧回來彙報工作都認為,勃不像是篡位的黑手,因為他連話都說不利索,拿不了主意。

但大家都輕視了這個身材臃腫,眉毛濃厚的老實人,此後的18年,蘇聯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帝國一直在他掌控之中,直到他去世。

(2)勃執政期間,蘇聯國力大幅增長。

勃列日涅夫依舊被人懷念,最為重要的原因在於他當政的18年,蘇聯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綜合國力穩步提升。1965年至1981年期間,蘇聯國民經濟固定生產基金增長2.42倍,高於同期美國的發展速度,社會生產總值增長1.46倍。1965年蘇聯的國民收入僅相當於美國的62%,到1975年提高到相當於美國的67%,增長1.44倍。而同期的工業產值比則從65%提高到80%,增長1.77倍。農業平均產值「十五」計劃期間比「七五」計劃期間增長50%。

在此期間,蘇聯的軍費也逐年增加,從1965年的326億盧布增加到1981年的1550億盧布,戰略核武器方面,擁有洲際彈道導彈1300枚,超過美國的1054枚,首次實現對美軍事優勢。

蘇聯同期能實現經濟的大幅提高與當時的國際形勢有較強的關係,上世紀70年代受中東石油危機的影響,國際油價高企,蘇聯依靠出口石油大賺,不僅如此,蘇聯的武器出口到世界各地,也換取了高額外匯,加之美國深陷越戰泥潭,國內經濟增長乏力,蘇聯鶴立雞羣,勃列日涅夫也過的很舒服。

(3)勃列日涅夫毀掉了蘇聯改革最後的機會

18年的好日子讓蘇聯整個社會趨於停滯,勃列日涅夫從上臺之日開始就把赫魯曉夫推進的一系列改革廢止,不僅如此他還重拾斯大林那一套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經濟上的集權必然帶來政治上的腐敗。勃當政期間是蘇聯最為腐敗的時期,不僅上層官員特供多到令人髮指,中層基層也都羣起仿效,而勃列日涅夫就是最大的腐敗分子,他的兒子女兒女婿都是腐敗分子,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他廢除了幹部流動制度,既得利益階層空前固化,政治上死水一潭,整個社會已經成為一具殭屍。許多人把蘇聯解體歸咎於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殊不知戈爾巴喬夫根本無法推進改革,究其原因就在於勃列日涅夫時期已經把蘇聯改革所有的可能性堵死,如果說戈爾巴喬夫是蘇聯的掘墓人,那勃列日涅夫就是蘇聯解體最大的罪人。

不僅如此,勃統治下的蘇聯還錯過了科技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等到里根上臺,以科技拉動經濟發展對蘇聯發動攻勢,蘇聯已經無力應對。

(4)大國沙文主義耗盡國力

勃當政18年,對內鐵板一塊,對外四處出擊,鎮壓「布拉格之春」,侵略阿富汗,珍寶島戰爭,支持印度對巴基斯坦開戰,鼓動越南入侵柬埔寨,武裝干涉安卡拉內戰,利用古巴軍隊插手扎伊爾和民主葉門的內政。。。為此勃列日涅夫還創造性的提出了:

有限主權論

。意思就是當國內外社會主義敵人直接行動威脅社會主義陣營的共同利益的時候,就要以「

軍事方式援助兄弟國家來消除這種威脅的行動

」。在此期間,蘇聯每年的軍費開支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2-14%,約佔財政支出的1/3以上,1970至1974年蘇聯對第三世界的軍事援助為140億美元,1975至1979年猛增到300億美元。當時國內批判蘇修「社會帝國主義」不是沒有道理。

四處用兵耗盡了蘇聯的國力,加之國內貪腐橫行,經濟增長乏力,蘇聯解體只是時間問題。

(5)個人素養低劣

翻開勃列日涅夫的簡歷,可以發現這位出身烏克蘭冶金工人家庭的大人物仕途異乎尋常的平順,每隔2-3年就會有一次升遷,橫跨黨政軍,屬於體制內非常優秀的培養對象,但這種人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他們深諳體制的好處,自身的發展和理想與體制融為一體,很難去對體制形成改革,且他早年從政受斯大林影響很深,當政後不但不想著改革,還把已經丟掉的那一套斯大林體制撿回來,就這點來說,他較粗魯滑稽的赫魯曉夫都多有不如。俄國人說他平庸不是沒有道理。

勃列日涅夫的一些品行也加重了這種印象,他講話水平很差,每次講話都要祕書準備講稿,有時候講稿拿錯了他都不知道。而他崇尚的男男接吻,更是讓許多和他打交道的人感到屈辱和噁心,他自己卻渾然不覺。

一些獨裁者的惡習也都在他身上有所體現,比如說狂熱的熱愛勳章,有統計認為勃列日涅夫是世界上獲得獎章最多的領導人,一個掌握最高權力的人動不動自己表揚自己,實在讓人無法理解,同時代另外一位政治強人鐵託也有類似愛好,看來老外和我們果然文化差異明顯。除此以外,勃列日涅夫還愛好打獵、抽煙、喝酒、著書立說、別墅豪車。。。除了色情醜聞較少,幾乎所有惡習他都具備。

治國如同打仗,只要勝利縱然小節有不檢點也不會影響很大,鐵託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國家治理不好私德又比較差,口碑當然好不了,勃列日涅夫就是負面典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