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福利与经济利益不必然是相互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是企业的新蓝海,隐藏著巨大的商机,创新的商业模式,让做好事和赚大钱不再是背道而驰。

 

传统做公益是非营利组织的事,而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赚取利润,彼此所扮演的角色泾渭分明,现在全球有一股新风潮正在兴起,人们开始运用新的商业模式来提供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新演化出来的「社会企业」型态同时拥有公益及获利两种矛盾基因,一边做好事,一边赚大钱,国际市场上已经出现不少令人振奋的成功案例,多扶接送及生态绿的上柜,说明社会企业在台湾土地播下的种子正在发芽茁壮。

 

在民间,在学界,在政府,都有人举起社会企业的旗帜来响应。劳动力发展署(原来的劳委会职训局,劳委会于2014年2月17日升格为劳动部,职训局同步改制)算是政府各部会中最积极的单位,他们2011年12月在内部成立「社会经济推动办公室」,希望能够有效整合经济部、内政部等单位的跨部会资源,协助民间各单位成立社会企业,扫除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障碍。

 

社会经济推动办公室背后的重要推手是原任职训局局长,现转任劳动部劳动及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林三贵所长,曾经担任劳委会驻美代表六年,驻欧盟代表二年的他,对于欧美各国社会企业的蓬勃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台湾推动社会企业才刚起步,但是根据林三贵的观察,发展社会企业台湾并非毫无根基。

 

一个梦想改变一个城乡

 

首先台湾拥有深厚的人文基础,其次;台湾NPO的活力与行动力是有目共睹的,此外,台湾的中小企业对于经营管理有独到之处,结合这些成熟的社会基本条件,加上社会企业的创新元素,台湾将有机会发展出自己别具特色的成功方程式,创造下一个台湾经济奇迹。

 

在劳动力发展署的愿景里,台湾幅员虽小,但是地理环境多元,有海洋有高山,产业环境也很多元,有农业,有传统制造业,有高科技产业,是进行跨领域整合的天堂。他们期望透过社会企业的推展,创造出具社会目标及经济模式的在地产业,增加永续就业机会;透过农村再生与文创产业吸引青年回乡平衡城乡差距;并以社区型照顾服务的模式,落实在地安居、在地安养及在地老化的目标。

 

 

美好的愿景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需要社会大众一起来努力实现,社会企业的推动才能走的长长久久,其中企业界会是一股重要的关键影响力。原社会经济推动办公室副主任施淑惠表示:「我们鼓励企业经理人阶段性地投入社会企业相关领域,首先是要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再来支持有意愿的社会企业,不是捐献,不是照顾,而是积极善用企业端的技术力及人力资源来扶持台湾新兴社会企业。」

 

企业经理人拥有丰厚的人生资历,若能将他们拥有的专业及资金引进来,并将社会责任的精神融入企业运作,以及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当中,势必可以造就出社会与经济同步永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而经理人的角色也将由企业家转变为社会企业家。企业家可以从社会企业的各种领域,找到让自己心动的梦想,如农业、食品、文创、工艺、医疗、长照都是值得发展的市场空间,当每一个经理人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社会企业就多一股成长的动能。

 

小心呵护心中小小的梦想,这颗种子有一天会长成大树。1998年,一个19岁的年轻人何培钧在竹山与一栋破旧的张家古宅相遇,看到杂草丛生的荒废宅第,何培钧心中充满著不舍,他在此地、此刻种下梦想的种子:「有一天要回到这里,找回失去的生活。」

 

这个梦想历经16年的酝酿、挣扎、困顿、成长、茁壮,如今努力已经小有所成,起先是何培钧和亲戚、朋友联手买下古宅,一起投入整修的工作,创业期间又历经父亲病倒成为植物人,每个月六万块的债务负担,房客严重不足的种种经营压力。然而,这层出不穷的磨难并没有将何培钧击倒,他用尽所有免费的网路广告资源,同时一一亲手写信给台湾各地区的文化局局长,告诉他们竹山古宅的故事,他的努力感动天,终于换来知名音乐家马修连恩的入住,从此古宅的命运开始反转,这里成为人们举办聚会活动的绝佳地,成为中台湾文创基地的代名词,古宅后来不但没有被拍卖,而且贷款也已经还清,现在古宅是台湾最美丽的民宿之一,它是南投的「天空的院子」。

 

何培钧不但找到自己的热情,同时挽救了竹山小镇暗淡的发展前景,天空的院子带来成功的第一步,不过何培钧前进的脚步并未停歇,他陆续展开后面好几步的布局,不断发掘竹山在地的景观及文化资产,为其添加新的故事神韵及美学元素,大幅提升传统小镇手艺的市场价值,一点一滴累积出小镇的新风貌。

 

活络在地文化与产业是何培钧最大的目标,他揪合众人的社群力量,想办法,出点子,结合崭新的产品包装及行销手法,激发业者彼此间的协力设计、在地生产、共同运销,推动竹山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生机的好所在。何培钧将原先槟榔树、竹林、茶树杂生的土地,经过古道修建、植草种树的过程,使其化身成为知名的新景点「九重天草原」;把旧茶厂及铁皮农舍改造成美食餐厅「大鞍山城」及「上山阅读」;何培钧还联合三家镇上老店:来发打铁店、启明米香店、振益棉被店,以铁烙印的木制明信片、改良口感的米香、精美设计的客家花布,共同开发出「老店正夯」的手工礼品。

 

社企育成经济成长更有活力

 

十年苦功磨一剑,十年可以成就一个美梦,十年可以编织一张坚实的社会企业人力资源网络,劳动力发展署成立「社会经济推动办公室」至今才二年的光景,栽下去的梦想还只是一棵小树苗,方才小有社会影响力,再给他们十年,社会企业会触发更多像何培钧这样的人采取实际行动来投入,影响一个弱势族群,影响一个小乡镇,由点而线而面,最终会影响台湾各个层面带动正向的发展。

 

摘要文章,精彩完整内容请见《能力杂志》2014年 4 月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