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最有趣的聊齋故事,莫過於《嘉平公子》了,此公子「舉世無雙」,成功收穫了第一個因為三個錯別字而被鬼甩的「最慘稱號」,可見沒文化真的是不行滴~真是聞著傷心,見者流淚了~啊哈哈哈

故事的開頭是很美好的,話說嘉平縣有位公子,真的是帥啊,面冠如玉,英俊瀟灑,生的一副芝蘭玉樹的好相貌,年方十八,正是好年華。學問好向也還不錯的樣子,十八歲就要到郡裏去考秀才了。

大概真的是緣分吧!他在路上偶然就路過一家「怡紅院」(你懂的),院裏的媽媽姓許,真是驚鴻一瞥啊,咦?突然發現門內有一個小姐姐真的是好漂亮啊,一眼望去,就不禁呆住了。小姐姐明艷動人,還朝他羞澀地微微一笑。

這位公子心動了,也行動了,一場勾搭就開始了,公子啊就湊上去跟姑娘搭話,還是姑娘先開口的,姑娘就問公子啦「你住哪裡啊?」公子如實答了,姑娘又問了,「有別人在你家嗎?」「沒有啊~那小女子晚上去拜訪你,不要讓人知道哦。」公子就激動的回去了。

公子回到住所後,趕忙把下人就支走了,自己在房裡等那女子。那女子來了,上來就像他表白啊,說「我叫溫姬,心悅與你,所以背著許媽媽來見你,我願和你定下終身!」,公子十分高興,遂成其好事。

從此後,女子經常過來與公子私會。兩人越來越濃情蜜意,天天過得十分甜蜜。一天晚上,女子冒著大雨就來找公子了,進門就脫下濕衣服,又脫下腳上的臟靴子,讓公子擦上面的泥巴,公子屁顛屁顛地就去擦了,邊擦還邊跟女子感嘆,說:「真是可惜了你這靴子上的好布料。」女子說:「我是因為癡心與你,才叫你這樣的活」,這話真的是很沒錯了。

女子也是個有才的,聽到窗外的雨聲,隨口就出了一句詩:「悽風冷雨滿江城,」讓他接下句。這就尷尬了,公子是個草包啊,於是公子就推說不懂詩啊,女子大感掃興,就說:「公子這樣一表人才,怎麼會不懂詩呢?」便要他好好學習,公子還能怎麼辦?自是應下了。

兩人來往的次數越來越多,下人們都知道了。這就引來了公子的姐夫宋公子,這姐夫是個好色之徒,想法設法的想要見見姑娘這位傾國傾城的大美人,這一見不得了,魂牽夢縈啊,馬上就打算先下手為強,提著厚禮就去了,許媽媽那裡了,也是很果決了。直接指明瞭要見溫姬,徐媽媽說「溫姬已經死了好多年了。」宋某明白了,嚇壞了,回去就去找了公子,說了這件事。。。。

公子是個膽大的公子了,知道女子是鬼後,馬上就去質問她,女子很乾脆的承認了,還說:「我是美人,你是翩翩少年郎,我們兩個不正是天生相配的一對嗎?,為什麼要管他是人是鬼呢?」公子認為很對?!

看到這裡真的是讓人感動了,這多麼可歌可泣的愛情啊。這是到底還是沒能瞞過公子的父母,公子的父母急得啊,後面天天就找道士和尚啊,想要把女鬼收了,結果女鬼趕不走,兒子說什麼也要和女鬼在一起。

本來以為到這裡就完結了,高潮來了。公子有一天,要交代下人,就寫了張字條放在桌上。女子拿起來一看,花椒的「椒」寫成了「菽」,生薑的「姜」竟然寫成了「江」,「可恨」寫成了「可浪」,這是有多沒文化啊,女子感到很羞恥,說沒想到我以貌取人,竟找了你這麼個草包,說著憤然而走,留下公子父母拍手稱快。

當時看完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想蒲松齡先生實在是太有趣了,寫的出這麼趣味縱橫,妙趣橫生的故事,故事說簡單也簡單,以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開頭的在你以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的時候,突然一個直轉急下,就變成了諷刺那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了,真的是妙啊!

不過說真的,看來古人戀愛也很看顏值嘛!

最後,讓我的三位女神鎮樓


《聊齋志異》之嬰寧,男主的深情令人感動。

自小聰明的王子服在一次集會中看上了愛笑的蘿莉美女嬰寧,從此害上了相思病。他的表弟為了安慰他把他騙到一個荒郊野外,王子服在野外遇到了嬰寧,嬰寧竟然是王子服的表妹。在嬰寧家,王子服用了各種方式向嬰寧示好,都被嬰寧以各種讓王子服哭笑不得的方式掩蓋過去了。後來嬰寧的母親將嬰寧託付給王子報,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後,嬰寧和王子服結婚了。婚後的嬰寧依然天真可愛,任何時候都喜歡笑,而且特別喜歡花。一次被鄰居老王盯上了,要求同嬰寧交往,嬰寧笑了笑,老王爬到嬰寧家後被蠍子咬死了。老王的家人狀告嬰寧說嬰寧是鬼,結果縣太爺英明認定嬰寧正常。但是王子服的老媽責罵了嬰寧,嬰寧從此不再笑,無論別人用什麼方式去逗她都不笑。有一天晚上嬰寧突然哭了,她告訴王子服說自己是狐狸精的女兒,她的母親其實早已死去,她是一個鬼母養大的孩子,請求王子服看在她的面上祭奠一下她的母親。王子服同意了,重新安葬了嬰寧的母親,並且每逢鬼節都去祭奠嬰寧的母親。

整個故事中,王子服自始至終是一個不平凡的好男人。他和嬰寧的故事能夠完美結束,是因為他有一顆深愛嬰寧的心。一開始在常人看起來嬰寧癡傻,王子服沒有介意,最重要的是王子服並不因為嬰寧的癡傻而懷有玩弄嬰寧的心。婚後王子服也沒有過多幹涉嬰寧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當嬰寧惹事之後,王子服選擇了相信嬰寧。而當他得知嬰寧的真實身份後,對嬰寧的遭遇沒有表示憐憫,更沒有嫌棄,他只是以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嬰寧,幫嬰寧完成她的心願。

跟王子服對比的是那個惡少隔壁老王,我想蒲老爺子也是深恨隔壁老王那種人,別人好好的

個家庭他非要去打擾,看到一個美女有點癡傻就想著去玩弄。在這個世界上,死的慘的不是笨人更不是聰明的人,而是自作聰明的人。

亳無疑問全故事第一主角就是嬰寧了,嬰寧是那種看起來很天真但實際很狡猾的女人,她有傾國傾城的容貌,有會法力的鬼母保護她,有

個深愛她的丈夫,但她更有傷心的過往,有常人看不透的心事,也有不可觸碰的傷疤。

當老婦人責罵她後,她從此不再笑。當她確認王子服真愛她後,她纔敢把自己的心事全盤吐露。當然,作為全書的第一主角,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在此就不過多發表自己的愚見。

黃昏卸得殘妝罷,窗外西風冷透紗。聽蕉聲,一陣一陣細雨下。何處與人閑磕牙?

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著紅繡鞋兒佔鬼卦。(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一-鳳陽人士)


我覺得《聊齋志異》裏好看的故事當屬《畫皮》。《畫皮》不僅故事情節精彩,放在今天還非常有教育意義。

這篇小說情節離奇,耐人尋味。小說開頭寫王生早行,突遇美女,貪色的王生竟把她帶進自己的書齋;接著寫王生在集市上遇到一道士,道士指其遇邪,王生半信半疑,回家後王生窺見獰鬼自行畫皮,嚇得要死;又去求道士除鬼,道士以蠅拂授予王生驅鬼。惡鬼碎拂害死王生,裂腹掬心而去,最後陳氏乞救王生,道士收鬼。整篇小說,情節緊湊,環環相扣,懸念橫生,波瀾迭起,牢牢地抓住讀者,收到了勾魂攝魄的藝術效果。在小說的結尾,作者仿照司馬遷《史記》的寫法,以「異史氏」的名義發了一番議論:「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寤耳。可哀也夫!」翻譯過來:異史氏說:「世人啊太愚蠢!明明是妖怪,卻把它當成美女。愚人啊糊塗!明明是忠告之語,卻看作是妄言。然而,貪戀別人的美色,並企圖佔有她,自己的妻子就要甘心情願地吞食別人的痰唾。天道善於報應,而那些既愚蠢又糊塗的人不省悟罷了,太可悲啊!」

這篇小說之所以好看,不僅僅是情節曲折,更主要還是作者對世人的諷喻。美女是披著畫皮的惡鬼,仙人是躺在糞堆上的乞丐,而像王生這樣的人,家裡放著賢惠的美妻卻在外面沾花惹草,終被惡鬼掏心而亡,這一切情節,和今天的許多社會現象是多麼相似啊!有許多人不正是和王生一樣,放著家裡的賢妻不愛,在外面和披著畫皮的惡鬼廝混,最終下場豈能好過王生呢!


《四十千》

王大司馬的家庭非常富裕。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一個男人對他說:「你欠我四萬美元,是時候歸還我了。」然後他徑直走進了房子。他醒了,他的妻子碰巧有一個男孩。看來這個孩子正在計算我生活的記錄。所以他在一個房間拿出了四萬美元。從這四萬英里花費每個孩子的食物和衣物費用鯤。三四年後,剩下七四萬元。

在這一天,擠奶女工正在抱著孩子玩耍,王大司馬向孩子嘆了口氣:「四萬人快要跑了,你可能要走了。」聲音沒有下降,孩子的臉變得很大,他抬起頭,眨了眨眼睛。現在很生氣。王大司沒想到會吐一個槽,孩子的氣質是如此之大。我不得不做白事並埋葬孩子。剛花了七百美元的其餘部分。蒲松齡評論說:在這種情況下,欠錢的人可以遵守這些規則。曾經有一個沒有孩子的老人問高松。

高高回答說:「你不欠別人的錢,人們不欠你的錢。那麼你可以生孩子嗎?」所以,據說有一個孝順的兒子是為了付錢;那就是討論。生與死都是因果關係。有孩子的時候不要太開心。當你的孩子去世時,不要太傷心。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讀了廖齋,大部分語言都不明白。但是當我讀到這個故事時,我隱約感到蒲公最後寫的段落非常有意義。當我讀完最後一句話時,「沒有人幸福,死者也不悲傷。」我突然覺得普攻很溫暖。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相信浦公的這一段,因為它只適用於那些需要這段經文的人。


淺談個人看法,認真回答,虛心請教!

《聊齋志異·聶小倩》那當然是首選了!

《聊齋志異·聶小倩》又稱《倩女幽魂》,在經過了各大導演的數次翻拍,想必對很多人都不陌生。雖然,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一書中,共創作了491篇短篇小說,構建了多個人物形象,有「很大膽「的連城對愛情的堅毅;「天真範」的嬰寧憨態可掬;「我很醜」的喬女恪守婦道;…這些看似悽美的愛情故事,都無一不寄託著作者的情感,表達出一種強烈的反封建禮儀的精神和對理想愛情的寄託!

在這些故事中,《聶小倩》的存在無意是百花中獨艷的那一枝。其故事的細膩唯美之處,拿捏的著實得當,聶小倩和寧採臣二人的愛情故事也是讓很多人為之動容。

在場景的描寫上,因避雨而誤進入金華寺的寧採臣,不料卻遇到了被妖怪夜叉所逼迫害人的女鬼聶小倩,兩人遭遇,聶小倩本想著寧採臣和其他男子一樣「貪財、貪色」,但在她「財、色」全都用盡時,寧採臣仍不為所動,便被他的正氣所打動,求他就自己逃脫魔掌,最終,寧採臣幫助她逃離魔掌,重獲自由;並收留她去照顧自己年邁的母親和重病的妻子,在寧妻病逝後,便嫁給了寧採臣做了「鬼妻」,後為他生育了幾個孩子,幸福生活在了一起。

在我看來,蒲松齡的寫作手法著實的厲害,雖然是「鬼怪故事」,但在「妖魔鬼怪」和人間的愛情間轉換的很是了的!在恐怖、悽涼的金華寺內,可憐的聶小倩、正直的寧採臣、恐怖的樹妖婆婆…僅在金華寺內就完成了《聶小倩》故事中所塑造的「人鬼有情」的世界。而後通過,「捧匜沃盥,下堂操作,無不曲承母志」。 用實際行動感動寧母的小倩,最終和寧採臣成婚,實現了「為娼、為婢、為妻」的華麗轉身。

原創回答實屬不易,關注小編,這裡有很多你喜歡的回答!


《聊齋志異》之聶小倩,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

幽幽古寺殿塔,雖然環境單一,卻給人以最好的恐懼內心處理,越是看的通透,越是內心困惑。而荒蕪的寺廟卻有鬼魅出入自由,這令人感到莫大的諷刺。東方版的人鬼情未了,最後卻有美好的結局,寧生考取了進仕,也算對自己今後人生有了交代,小倩取了活人氣也為他生了一子,真是好事成雙。而最吸引我的是故事中的很多元素,書生,道士,鬼魅角色多元化,有血腥的部分,卻只是讓我看到了封建時代的很多無奈,並沒有覺得恐怖。今天剛好趕上情人節,在這裡,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是前生註定事莫錯過姻緣。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先生的傑作,他以寫鬼怪精靈來反映當時的男歡女愛和堅貞不愉的愛情故事,也以描寫精靈鬼怪為主題來抨擊和鞭策當時的黑暗社會,歌頌那些敢做敢當,有正義的精靈。

我認為聊齋故事中,只要有追求,有夢想,有正義,有良知,有道德的故事都是最有趣的,不限制於那一個單個故事。


個人認為,最經典的是聶小倩,這個也是人們最為熟悉,翻拍最多的故事,但我最喜歡的是席方平這篇,黑暗的官場裏,為官者一手遮天,殘忍的迫害老百姓,和受害者不屈的反抗精神,雖然善惡終有果,但是平凡的人總會成為犧牲品,這未免太不公平了。


嶗山道士非常有趣,建議你看看,其實聊齋志異有很多有趣的短篇,建議你都找來看看,如果看完了,可以看我的文章,我寫的短篇都是仿聊齋的故事


《聊齋志異》中,我最喜歡的是人狐的感情故事。最不喜歡的是嶗山道士破壞他們的感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