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寄澎《等待》共分六輯,收錄五十二篇散文,據〈後記〉,這些作品多來自於兩次刊載於《聯合報》的專欄,時間分別是二至三年、四至五年。 

由於先入為主的不以為然,認為教授出版散文集總是吊書袋,遂反而在閱畢後意外覺得議論文字外的許多文章清新可喜,如〈茫花〉、〈櫻樹鳥窩〉……。而相較於其他學者的散文,作者並無過度吊書袋的傾向。

不過一如開篇之作〈討厭自己〉中所透露出的焦躁,許多篇章一而再、再而三對政治與社會的焦慮、不滿與批評令人生厭,多半是由於並未能明確指出一條改善之道,且這些的焦慮與不能自持不免搞砸文章。

〈兩株樹〉是顯著的一例。該文始於抒情寫景卻終於批判,雖然讓人覺察其承自魯迅〈秋夜〉的批評精神,但卻掃興。而〈爭如不見亦不聞〉原可發展成一篇動人的散文。縱然作者原本便以父親聽力漸失作為引子進而批判社會,且也未曾思及為父親作傳、由各面向追憶,但讀者仍不免好奇作者父親一生中更多的細節,對父親的勾勒不足實為一大遺憾。

相較於面對非專業時的牢騷,作者面對自己的專業──文學教育──時,不但能以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建言,也始終期許自己能夠春風化雨。輯六中的作品皆屬此類。當中〈我所知道的新鮮人〉一篇在題材上屬於自己的專業範疇,但面對此事的態度卻如政治議題一般僅只徒然批評,這顯然受寫作策略的影響,作者於各段末複述「無暇有其他反應」,意欲讀者親睹作者所知道的新鮮人。但若果真無暇指正學生,不免愧為人師。

縱然新鮮人放縱、天真、愚昧實非作者一人之偏狹,校園中任教的諸教授、曾為新鮮人的學長姐對此之認同,時有所聞;但這不也正說明新鮮人終將不再新鮮、成為曾經。新鮮人社會化後,他們將成為學長姐,面對新進的新鮮人時,看到昔日的自己。一切所需的正是等待。

作者雖言「無暇有其他反應」,終於還是時間的流轉中,以〈再見新鮮人〉見證了新鮮人不再新鮮,課堂外過度的熱情遂漸漸轉移至課堂內,取代了初入課堂時的木然與無感。「等待」給予作者「再次看見」新鮮人的機會,終於再見新鮮人並和新鮮人說聲再見,可惜全書未能以本文作結。

在〈新選學的典範〉中,作者肯定了選本的重要,而《文選》中篇章的排列實有深意,《等待》一書理應取法。若以〈再〉文作結,便能彰顯「等待」二字,讓我們明白《等待》的盡頭是努力、是釐清、是真正的了解,並帶來隧道盡頭的光亮。

我們等待這個社會獲得改善,也希望何寄澎不會因為擔任考試委員而成為下一個T教授。

──20110902初稿

。何寄澎:《等待》(台北:九歌,2009

ps

1.82第三行「我相這可能是父親最希望得到的一生」,應該改成「我想」或者「我相信」。

2.204第二行「二者都令人精疲力盡」,應該改成「筋疲」。

3.共分六輯,各輯的主題讀完全書自然彰顯,簡媜〈時光長廊理的等待者──讀《等待》有感〉(書前推薦序)亦已言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