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圖書館始建於托勒密一世(約公元前367-前283年),盛於托勒密二世、托勒密三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亞歷山大圖書管的建設者托勒密一世,原是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麾下的一名將軍,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逝以後,隨著馬其頓帝國的分崩離析,托勒密很快在埃及建立自己的勢力,並於公元前305年,托勒密宣佈自己為國王,建都亞歷山大港,史稱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一世非常重視文化建設,並大力鼓勵發展文化事業,他下令建立了舉世聞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它的建成吸引了當時大量的學者,阿基米德、歐幾裏德等著名學者都來此從事研究,促使古代西方的文學、數學、力學、地理學、天文學、解剖學、生理學等學科的研究取得很大的進展。

據說當初托勒密一世建亞歷山大圖書館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書」,實現「世界知識總匯」的夢想,所以歷代國王甚至為此都採取過一切手段:下令搜查每一艘進入亞歷山大港口的船隻,只要發現圖書,不論國籍,馬上歸入亞歷山大圖書館。通過各種正當不正當的手段,亞歷山大圖書館網羅了各種珍貴的著作,比如公元前9世紀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的全部詩稿;第一本希臘文《聖經》舊約摩西五經的譯稿;對醫學也有貢獻的古希臘哲學科學家亞裏士多德和學者阿基米德等均有著作手跡留此。

亞歷山大圖書館與亞歷山大燈塔一起,是亞歷山大大城各項成就的最高代表。但不幸的是,公元前48年,在羅馬統帥愷撒與龐培的一場大戰中,舉世聞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慘遭大火吞噬,全部珍藏過半被毀。

今天的新亞歷山大圖書館矗立在托勒密王朝時期圖書館的舊址上,俯瞰地中海的海斯爾賽灣。主體建築的形狀彷彿一輪斜陽,象徵著普照世界的文化之光。而在 花崗巖質地的文化牆上,還鐫刻著包括漢字在內的世界上50種最古老語言的文字、字母和符號,凸顯了文明蘊藏與文化氛圍的構思和創意。

作者:笑薇

公眾號:笑薇讀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