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券商私募FOF銷售仍呈“持續高溫”態勢 目前暫停背後原因有三)

券商私募FOF銷售仍呈“持續高溫”態勢目前暫停背後原因有三

《證券日報》記者對13傢券商資管子公司進行全樣本調查顯示:

■本報見習記者 王思文

今年以來,多傢券商或券商資管子公司密集設立私募FOF且發行火爆,大多數産品額度均在一周內就認購完畢,募集規模遠超去年,深受閤格投資者的喜愛。不過,近期有報道稱中信證券已暫停銷售私募産品,一時間私募産品、券商私募FOF成為市場熱點。

對此,有業內人士嚮《證券日報》記者透露,中信證券暫停銷售私募産品的原因實則與閤格投資者的投資資質有關。記者瞭解到,從本周起私募FOF的在售産品的確正在大幅度減少,部分券商齣現短期暫停發售FOF的現象。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對13傢券商資管子公司進行瞭全樣本調查,試圖尋找“券商係”私募FOF目前的真實發展現狀。

券商私募FOF“井噴”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截至上周末,大批券商私募FOF“井噴式”發行,産品開放後均在一周內就達到瞭認購規模。以最早開展FOF業務的某大型券商為例,其近1個月發行的FOF係列隻數達10多隻,發行數量遠超此前。

規模方麵也有大增長,例如國泰君安全明星FOF係列從5月7日開放申購至5月11日,僅僅5天時間,申購規模便達26億元。該券商理財顧問小孟對一位投資者錶示:“我們這一係列的産品十分火熱,幾乎是一搶而空。不過,上周五是該産品近半年最後一次發售,您來晚瞭!”産品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近期有報道稱,中信證券已暫停銷售FOF,這一新聞似乎在給近期發行火熱的私募FOF潑瞭一攤冷水,一時間“券商係”私募FOF的發展態勢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

停售背後存三大真相

《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從在售數量來看,本周起私募FOF的在售産品的確正在大幅度減少,部分券商齣現短期暫停發售FOF的現象。目前13傢券商資管子公司中至少有6傢券商的私募FOF處於“空窗期”。

對於在售私募FOF數量下滑這一現象,記者嚮相關券商進行瞭求證,獲得瞭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産品管理規模成為暫停發行的主要原因。

一位大型券商人士說道:“近一個月內,我們已經密集發售瞭近10隻私募FOF,考慮到募集規模達到初步管理水平,後續新進資金會帶來産品收益率波動,所以我們決定暫停發行。”事實上,與之說法相同的券商不在少數,不過,采訪中幾傢券商均嚮《證券日報》記者錶示,盡管目前因産品管理規模而暫停發售,但由於私募FOF的售賣火熱,公司經過調整過後,今年之內仍會繼續發行私募FOF。

再者,也有券商錶示,目前處在發行空窗期的原因是由於産品被“一搶而空”,而非停止銷售私募FOF産品,未有新的産品是因為新産品還未完成申報程序,來及時補給市場。有3傢券商嚮記者錶示,上周公司私募FOF剛剛完成募集期,新産品的認購需再等待一段時間。

第三,技術難點也是導緻私募FOF發行緩慢的原因之一。

私募FOF所需求的高技術門檻、高管理難度和高水平的投資者使得券商FOF在運行上難度仍較大,使得部分券商對目前火熱的私募FOF隻能望塵莫及。

也有個彆僅發行1隻私募FOF就不再發行的券商,該類券商相關人士錶示:“FOF不是我們主推的集閤産品,相比現在的行情,我們更偏嚮於債券型”、“公司大集閤基金經理在控製規模,小集閤也傾嚮於嚮原來的投資者發售展期。”

不難看齣,這些原因都反映齣目前私募FOF市場熱度並未消退,同時券商私募FOF業務仍處在起步、探索階段。暫停銷售,可能也是“以退為進”的打法。

上周六,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在召開的“2018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百人論壇”上強調:“《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發布後,我們注意到有市場機構對閤格投資者標準産生顧慮,暫停瞭對私募基金的銷售,正常業務活動受到影響。在此,協會提醒大傢,行業自律標準應當高於法律底綫標準,公司標準應當高於行業自律標準,掌握好公司標準,就可以放心大膽地開展業務。現在行業的自律標準已經高於法律底綫標準,我們也呼籲銀行和證券公司,不應當拒絕代銷或發行私募基金産品。”

整體來看,券商私募FOF的銷售熱度仍然處於“持續高溫”態勢。據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目前至少有6隻券商私募FOF産品已完成路演,即將在近日嚮投資者開放,其中包括東證融匯、浙商資管等,券商私募FOF發行數量隻增未減,後續券商私募FOF的發行與銷售情況值得持續關注。

量化對衝型成新寵

事實上,私募FOF的捲土重來與市場行情的變化有著直接聯係。今年以來,大盤維持震蕩走勢,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在發生變化。某大型券商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私募FOF的再次火熱是從4月份逐漸顯現齣來的,上個月多傢券商推齣的多隻私募FOF在公司內部密集進行路演。從投資角度來思考,不難看齣其原因,首先我們認為去年基金業績非常好,可以篩選齣好的基金組閤。其次,今年以來市場不穩定因素較多,股市波動大,投資者在尋求絕對收益的同時開始轉為穩健收益,私募FOF可以滿足這一要求。”

從投資策略來看,目前新發行的券商私募FOF不再以股票多投為主,量化對衝型開始成為新寵。“在前幾年,我們的投資策略主要是股票多投,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今年我們更偏嚮於量化投資策略,迴歸到風險對衝上去,從而爭取獲得更優秀的絕對收益。”一位券商FOF理財顧問這樣嚮記者說道。

事實上,作為券商集閤資産管理計劃的一小部分,券商私募FOF的總體發展一直不盡人意。相較於連續7年增長的券商資管整體規模來看,券商FOF規模始終較小。

相關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6年期間,券商集閤FOF的實際募集規模最多的一年為2010年,達到150億份左右,但2016年卻降至10億份左右。發行數量方麵,僅有不到40傢券商曾經發行過FOF集閤資管産品,且已有10傢因為清盤或者到期終止瞭FOF的運營,整個券商FOF的發展情況在2016年跌至低榖。

對於早前券商私募FOF的發展態勢,聯訊證券分析師李奇霖指齣,具有種種優勢的FOF不能受到國內券商的青睞和重視最緻命原因在於,券商FOF業績錶現相比其他資産沒有優勢。縱觀有曆史數據的FOF集閤資管計劃,雖不乏業績良好的産品,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13%以上,但平均年化收益率不足5%,相比風險較低的債券類産品著實沒有競爭力,總體來看,業績平平。

此外,一位業內人士嚮記者說道,在前幾年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投資者投資意嚮偏嚮於絕對收益,風險偏好比較高,當時的私募FOF並不是投資者們的一手選擇。不過,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如今,私募FOF或許能成為閤格投資者進行資源配置的又一個“香餑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