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灸時出現寒感,甚至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2、艾灸時出現熱感,腹腔發熱到後腰往上走到百會,往下走到湧泉。這種屬於經絡通暢,效果好。3、艾灸後出現沉感,比較像壓了一塊大石頭。這種現象說明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4、出現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氣,這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除身體的濁氣,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5、腹部或後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過多,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6、灸的過程中有出現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氣的現象,然後纔出的熱汗,說明體內寒氣重。7、做完後口乾燥,咽喉難受,說明上焦有虛火,做到配合做肩頸灸,療效會比較好。8、開始灸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不熱了,那是正常的平臺期,還有就是經絡適應了,需要用猛火灸。9、呼吸急促或不順暢,情緒不穩定、頭重,說明心臟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10、腎臟部位有痠痛感,腰痠腰涼,尿量增加,尿色有變化,代表腎功能不佳,腎氣不足。11、做完艾灸後,臍部有出黃水的現象,這說明有婦科炎症或腸胃炎症。12、臍下出水泡,是有婦科問題,水泡下還有紅點是有炎症。臍周出水泡是腸道濕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13、做完艾灸後全身無力感或增加痠痛,說明體內有風濕,堅持做幾次就會消失。14、做完艾灸後持續出汗,代表體內濕氣重,艾為純陽之火,能幫助排濕去寒。15、做完幾次艾灸會感覺口渴,屬典型的上實下虛的癥狀,在做過幾次後出現好轉反應;如果感覺病情加重了,建議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間穿插做刮痧,拔罐。16、出水泡,出紅疹是體內的濕毒,血毒過多,越是這樣越要灸。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