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擬錄取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曾經我掰著手指頭盼望著錄取這一天,無數次想像著接到通知時的畫面,可當這一切發生時卻很平靜,就像一列火車循著既定的軌跡,走過本該路我過的風景。

  我是三跨新傳專業,蘭大MJC錄取,初試分數404分,總排名第四。在考研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一段很漫長的迷茫期,後來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心態進行了反思和總結,從一隻新傳小白一點一點掌握了傳播學的看書和答題方法,一路磕磕絆絆走下來,我想說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且堅持下來,大概才是成功的捷徑。

PartOne總體情況&擇校

  首先要了解新傳考研會考到四門,政治、英語、專業課一、專業課二。政治、英語是公共課全國統一試卷,兩門專業課是由所報學校自主命題、自主評卷,因此你需要了解意向學校的參考書目、考試重點以及答題方向,但一般都是新聞學和傳播學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部分,然後再加一門你所選專業要求的專業知識,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都會有區別,因此收集到你所選學校的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MJC舉例,專業一(334)主要考察理論部分,包括傳播學、新聞學、新聞史等,專業二(440)主要針對MJC所要求的采寫編評等業務進行考察。

PartTwo考研時間規劃&學習方法

  準備考研的時間看似很長,其實當你用起來就會發現很多事情根本來不及做,尤其對於三跨一無所知的小白更是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掌握學習方法,合理分配時間提高效率基本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於我的學習總體規劃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3—6月基礎期,英語單詞+專業課參考書

7—9月提高期,英語閱讀+政治選擇+專業課筆記整理

10—11月衝刺期,英語閱讀+政治選擇

12月背背背背背!!!

PartThree公共課&專業課複習方法

NO.1英語部分

  英語分為英語一、英語二兩種,英語二會比英語一難度低一些,但題型都是完形填空(10分)、閱讀理解(40分)、翻譯(15分)、小作文(15分)大作文(25分),但英語二真題少,所以我前期用英語一真題來提高辭彙量和分析句子的能力,在後期用英語二真題適應它的考察重點。

  我是以歷年真題的每一篇文章來訓練英語,細讀每一篇文章,一句話一句話的分析句型,再掌握重難點單詞的用法,而且不同的文章會經常重複重點知識點,對於基礎不好,不愛複習前面知識的人這點特別能增強反覆的記憶點。

  英二真題有8年,在後期,我會把每一年真題分成3天來完成,第1天考場模擬,第2天「兩篇閱讀+翻譯」整理筆記、分析錯題;第3天兩篇閱讀+完形填空。12月,主要任務是背作文+保證閱讀的手感。這段時期翻出以前錯的多的文章來做,可以兩篇閱讀、一篇閱讀+完形/翻譯,但還要記住總結總結!

NO.2政治部分

  政治分為馬原、毛中特、史綱、思修、時政五個部分,在8—11月以刷題為主,先看知識點,做肖秀榮1000題,然後看答案解析。

11月份,是政治的衝刺期,我用的資料是肖八、風中勁草。每天早晨7點—8點背風中勁草,晚上刷肖八+1000題重點部分,一定要著重記憶裡面選擇題出現的知識點。

12月份,肖四以及市面上所有的模擬題都要買回來,肖四的分析題不用說只有背背背背背,選擇題也要提起重視。其它的模擬題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做模擬,訓練做題感覺。

  分析題只要你認真背過肖4答題就會有很多語料,大家的分數也不會拉開很多。選擇題部分,就是看你對於零碎知識的掌握能力和細心程度,多刷題多刷題是關鍵。

NO.3專業課

  這個最最最最最重要的部分,MJC專業課我分為了幾部分:傳播學、新聞學、新聞史、網路傳播、新聞業務(采寫編評)、熱點拓展

  第一階段:閱讀基礎書目(4—7月)

  第二階段:基礎提高期 /筆記整理(8—9月)

  第三階段:框架體系形成/知識拓展/熱點(10月)

  第四階段:論述題練寫/背誦/熱點(11月)

  第五階段:背誦/回歸基礎/考場模擬(12月)

  傳播學,這個被稱為晦澀難懂的學科,我基礎參考書看的是段鵬《傳播學基礎》。因為我完全是小白,所以專業課在親戚的推薦下報了新祥旭的輔導,老師首先讓我了解什麼是傳播學、它要研究的幾個部分是什麼。在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不整理筆記,但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堅持看完一本書,這樣你才會對後續的學習做到心中有數。接下來要學習《傳播學教程》,在學的過程中看看這兩本書哪些部分重合、哪些部分不一樣,先看目錄做整體補充,再做具體知識點補充。

7、8月份是屬於自己可以安排的大段時間,這段時期也是基礎知識提升最快的時期,這段時期主要抓住傳播學的框架和各個部分的聯繫,以及每個部分知識的理解,從傳播學史—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受眾—傳播效果,一點一點在框架里補充知識。每次跟老師上課前,自己要預習,這樣上課的效率才會更高。

  新聞學,雖然說新聞傳播是一家,但剛開始讀何梓華《新聞理論》完全不懂講了些什麼,感覺理論特別宏觀,不知道傳播學和新聞學到底有種什麼關係,整個知識體系處於一種很散的狀態,所以,老師會講得慢一些。

  後來在學李良榮《新聞學概論》這本書的框架就會清晰很多,對於新聞的研究重點和知識點有了基本了解,然後根據這本書的框架來整理新聞筆記。和傳播學比起來新聞學的知識點會少很多,從八月底開始整理電子版筆記,大概用了10天就把筆記整理好了,也是把框架分成幾部分,制定每天的計劃,1-2天整理一部分。

9月份主要是自己的消化吸收,整理筆記。我把傳播學分成了15個小部分,每天看不同的參考書,然後整理成自己的筆記,因為在看書的過程中會刻意背一下,所以很多筆記都是默寫之後再用紅筆修改,每一部分大概用1-2天能完成,

  所以一個月就會默寫一遍盛典並且整理好自己的筆記。

10月份的複習重點放在了網路傳播,參考書看的彭蘭《網路傳播概論》,用李良榮《新媒體概論》做補充。網路傳播其實也是按照5w模式來學,先搭建框架,然後看完書把知識點往框架裡面放,但是一定要時時刻刻注意和傳統的傳播學進行對比,一點一點列出不同點,這些就是考試重點。

  這個時期也要開始收集熱點、訓練寫題了,不要想還沒背會、沒準備好能不能練寫題,考試論述100分左右,永遠停留在看書、背書的階段真的沒有辦法拿高分,掌握論述技巧和寫題速度也一樣重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做了專門的論述筆記,把所有的論述題型分成了6部分,每一個部分會找幾個典型的題目,著重總結全文結構、運用的框架知識點、還有案例,並且會隨時更新可以應用的熱點,既可以整理熱點也會應用熱點。

11月份開始背誦和知識拓展,背誦一定要按照框架來背,對框架進行拆分然後根據自己的筆記制定每天的背誦任務,框架就是你的地圖,每天背誦之後要知道自己走到了地圖的哪一部分,下一步要進行的是哪一部分。我是做了一個「知識回憶線索本」,每天一早都會畫一遍框架,回憶一下昨天背過的東西,然後再從開頭開始捋一捋所有背過的東西,一遍又一遍就會記憶特別深。

  背誦過程也一定要「走心」,不是一個字不差的背,而是理解的背,把所有的詞條當成簡答,一個詞條分為幾點,每一點裡面又有哪些關鍵詞,只要記下這些關鍵詞你就可以自己拓展。知識拓展可以用導師的論文或者前沿類期刊和一些媒體類的公眾號,很有幫助。

12月份還是在背背背背+寫寫寫寫,但是我有個建議「一定要把基礎書目再過一遍」,再把《傳播學教程》從頭到尾又讀了一遍,每天讀一章,在讀的過程中任何一個能聯繫到其他知識點的詞、句我都會勾畫出來,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想法,不斷的翻筆記,這一遍我在書上勾畫的最多。

PartFour關於複試

  複試相對於初試來說更加側重於綜合能力,複試分為專業面試、專業筆試、英語面試三個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專業面試,這個環節可以和導師進行一對一的溝通,關係著你留給未來老師的印象。

  在準備專業面試上,新祥旭給了我很大幫助,準備主要分有2部分。一方面要對初試的基礎內容進行回顧,並且拓展自己在新傳領域的知識面,盡量多讀導師的論文並且有自己的思考;另一方面訓練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能做到在高壓下把自己的觀點順暢合理的表達出來。專業筆試相對來說輕鬆一些,因為考查方式和初試一樣,但是增加了關於廣告學、公共關係等方面的知識,因此也需要按照初試的學習方式再去學習這兩門學科,但是考察的內容也偏基礎一些,著重掌握重點的理論、概念。這裡推薦兩本複試參考書《廣告學概論》—陳培愛、《公共關係學》—居延安。

  英語面試一般是先進行英文的自我介紹,然後用英文回答面試的問題。自我介紹是可以事先準備好的,平時多看一些模板,再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形成有個人特色的自我介紹,千萬不要照抄網上的模板很容易千篇一律。對於回答面試官的提問,一定要冷靜從容,基本上用比較基礎的辭彙是可以回答出來的,在口語中並不是很注重語法,因此只要能夠合理順暢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那麼就沒有很大的問題。所以英語面試,一方面就是注重積累日常的基本辭彙、基本語句,另一方面就是訓練「說」的能力,敢於說出來就贏了一半了。

  最後,考研是一個人的戰鬥,真正的敵人只有自己,如果你能夠打敗自己的拖延症,每天叫醒自己的是「夢想」,並且堅持到考試的最後一秒,那麼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