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判断投资经理的绩效表现?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其投资组合净值与大盘指数的年复合报酬率,谁高谁低? 而且比较期不能低于五年(十年、二十年以上更好),巴菲特每年就是这样在呈现他一年的工作表现让合伙人或股东明了(如下图),除此之外,若能在熊市时胜过大盘,在牛市时跟上大盘,则更是具有alpha的优质表现。

brk  

笔者喜欢看国外价值型投资经理人所写的书,尤其是绩效优异者,有时这类书会附上他们所管理投资组合历年净值报酬率、整体年复合报酬率,以及与大盘指数的比较(或是你可以查其所管理的基金绩效),证明其投资能力是经过时间考验的(10年以上),这种书是作者职业生涯的思想精华,对读者会很有帮助,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很好,但如果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那就更棒了,而阅读好的投资书就有这样的功效。

此外,国外的投资组合管理者并不会特别强调其每年总股息的金额,因为真正衡量投资绩效是长期报酬率,一般来说若每年报酬率能在15%以上就是很好的表现,因为这样不用五年就能使资产增值一倍。假设年初二千万市值,当年可领100万股息,股息收益率为5%,若到年底12月31日全数填息,当年净值报酬率就有5%以上;但若全数贴息,报酬率就会是负的。另外,绩效比较是相对的,若大盘上涨10%,5%的报酬率就落后有点多了,比较个3~5年就可知道你这段期间投资的如何,到底有没有赚到钱? 自已选股或跟著老师买东买西却一直赚不到钱,或一直落后大盘,那还不如买0050。如果持股的价值持续成长,整体净值及股息自然会跟著增加。近三年大盘指数报酬率分别为12.94%, 15.14%, 11.39%,若手上某些股票的投资报酬率长期落后大盘,那应该想想是当初买进成本太高吗? 还是公司基本面变差? 或著你只是跟单买进…

就以去年笔者持股中比重接近的某产险股及食品股为例,产险股从2012年至2014年复合报酬率介于8~10%,绩效普通,原因可能在于其股利政策不佳,对于只看股息收益率投资的人比较没有吸引力,若预期未来3~5年仍是如此,或有更好选择时,资金的配置比重就会调整;而同期间另一食品股年复合报酬率则有40%以上,算是一笔令人满意的投资。

整体投资报酬率的计算必须包括股票及现金部位,假设期初有一百万的投资资本,期末股票市值80万,现金部位30万,总净值为110万,则该年的投资报酬率即为(110-100)/100*100%=10%。这也就是为何你不容易从一些专家或作家的书看出他的长期投资绩效,因为很少有人会算给你看,说他历年投入多少资金,整体现金部位是多少,此外,期间有无现金增资(例如以薪资所得的钱再投入),若有,则报酬率的计算就要修正。

投资是要看机会成本的,一笔资金有许多投资的选择,如果所谓存股是不管公司基本面好坏或股价合理与否的给他买下去,甚至人云亦云,邯郸学步*,这就不是理想的资本运用,绩效也不可能太好。而且有些人说要存股领股息,但看到股票市值创新高或持股大涨就开心的不得了,这不是不合逻辑吗? 既然要存股,股价当然是愈低迷愈好,这样同样的钱才能买更多股数,如果愈涨愈高兴,那不是就在想价差吗? 既然心里想的其实还是净值的成长(长期来看,净值与现金流的增加本就应该相辅相成),资金的投入就更要精打细算,像做生意一样,讲本求利。就笔者而言是以收集与累积好资产为目标,提醒自己投资的是企业而不是股票,是value investor而不只是stock "saver"。

之前笔者提过台股评价偏低,国人爱台湾不能只是动口,说爱他又看不起他但也离不开他,难道就这样纠缠一辈子吗? 如果台湾人自己不投资自己,等被外国人买走重要资产后,会不会就没台湾可「爱」了呢?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从前,燕国寿陵有一个人,总嫌当地人走路的姿势不好看。后来,他听说赵国首都邯郸的人走起路来特别带劲,就决心出国到邯郸去学走路。一进邯郸城,他看到路上的行人,无论是老的、小的,走起路来都分外优雅。一举手、一投足都带有越国首都居民特有的风度。那个燕国人就跟在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学了几天,不见进步。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习惯太顽固了,只有把原来的走法彻底忘掉,才有可能学到新的走法。他决心从头学起,怎么抬腿,怎么跨步,怎么摆手,怎么扭腰,都机械地模仿邯郸人的姿势去做。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新的走法没有学会,原来的走法倒真的忘记了。

当他返回燕国的时候,连路都不会走了,只好爬着回去。 也作学步邯郸,春秋战国时期据说赵都邯郸人走路姿势好看,有「邯郸丽步」之说,有人慕名而往,但一味模仿,最终不但没有学会赵人的姿势,反而连自己原先是怎么走的也忘了,只好爬了回去

现在比喻一味模仿别人,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

https://zh.wiktionary.org/zh-hant/邯郸学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