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聞Knews記者獲悉,5月9日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4號丙火箭將高分五號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中,多個3D打印裝備器件得到成功運用,這標誌着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航天裝備應急保障能力爲代表的發射能力實現新跨越。

航天發射領域專業性強、特種裝備多、非標準組件多,以往非標準組件生產難度大、訂購週期長,一直是困擾航天裝備應急保障的突出難題。近年來,隨着短週期和應急發射成爲航天發射能力建設新要求,非標準組件保障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爲制約航天發射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頸。

面對現實難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試驗技術部將目光放在了科研創新上,緊盯科技前沿,結合自身在數據建模上的優勢,將3D打印技術作爲破解特種裝備保障難的關鍵。不僅迅速成立課題組,而且相繼攻克圖紙分析、數字建模、數據調試、高精度匹配等10餘項難題,在光學設備和某型任務組件上取得突破。

據悉,目前3D打印技術不僅被用於非標準組件的應急加工,還成爲中心科研項目重要的研發輔助工具,多個課題的理論模型在3D打印技術的幫助下實現了具體化,大大提升了課題攻關速度。與此同時,基於3D打印技術組建的數字建模團隊,還將數字建模用於模擬訓練設備研發、課題推演等多個領域,實現了科技創新的連鎖反映。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湯銘 實習編輯:潘慧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