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許家寧╱花蓮報導】

每年6至9月是抹香鯨悠游東海岸的季節,花蓮外海近來常有抹香鯨靠近賞鯨船朝遊客激射水花,引起民眾驚呼,但有生態旅行作家見狀質疑賞鯨船距離鯨豚過近,呼籲政府制定「賞鯨規範」,花蓮賞鯨業者強調,只要發現鯨豚出沒,船隻就會怠速,避免造成干擾。

有「潛水高手」封號的抹香鯨近來頻頻出現花蓮海域,鯨鯊、海豚也接連現蹤,有鯨豚主動浮在海面上與遊客及船隻近距離接觸,甚至主動磨蹭船隻,噴射水柱,模樣相當可愛,「鯨」喜不斷,讓遊客興奮不已。

不過有生態旅行作家在臉書分享抹香鯨影片,質疑「雖然抹香鯨實在美到爆炸,但賞鯨船是否離抹香鯨太近了呢?認為台灣賞鯨業發展至今已超過20年,但卻沒有看到官方制定相關法規規範,質疑台灣到底何時才會有「賞鯨規範」呢?

花蓮縣漁牧科長黃耀興表示,賞鯨業務由農委會漁業署負責,目前縣府沒有制定任何賞鯨規範,受限於無法源根據,縣府與花蓮3家賞鯨業者為讓賞鯨豚活動能永續發展,彼此之間都有規範「賞鯨事業注意事項」,但若是要訂定「自治條例」,仍有困難。

呂姓賞鯨業者表示,台灣賞鯨活動發展至今,確實沒有制定相關法規,但花蓮多家賞鯨業者彼此有默契,只要發現有鯨豚出沒,船隻在接近鯨豚300公尺即應減至無浪速度,隨後將船隻保持怠速狀態,並盡量避免包圍鯨豚,干擾到鯨豚活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