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聊起醫療費:

● A說公公直腸癌,前段時間來北京看病了,她家現在陰雲密佈的,說醫療費預估幾十萬還不一定能治好。

● B說她家老大去年冬天重症肺炎住院十天,醫保報完了還自己掏了一萬,結果老大剛出院老二也肺炎了,又花了大幾千。

● C的婆婆高血壓,醫生看看就建議住院,說各種檢查做起來方便,那就住吧,已經住進去一週了還沒說啥時候能出院,得花多少錢還不知道。

……

年輕時拿命換錢,四十歲後拿錢保命。

住院支出,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對大多數家庭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如何才能做到“住院自由”呢?貓妹建議大家,可以這樣組合。

01

百萬醫療險雪中送炭

現在的大多數家庭都有些積蓄,住院花幾千、幾萬還不至於影響生活,但怕的是10萬+、幾十萬的費用,甚至是那種錢沒少花人還不一定能留住的災難性醫療支出。

鑑於此,百萬醫療險一直是貓妹力薦的產品。

百萬醫療險能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打破“社保範圍”這個紅線,將貴價的自費藥、進口藥、靶向藥、自費檢查等都囊括進來,像是價格高的嚇人的ICU病房也在保障範圍內,做到100%報銷。百萬醫療險的保額很高,可以達到百萬級,足以抵禦99%的災難性醫療支出。

而且百萬醫療險的價格也不貴,對大部分年齡段的人來說,只要幾百塊一年,真的是可以花小錢辦大事的保險。

但大家也要對百萬醫療險有正確的認識,它之所以便宜,是因爲大部分百萬醫療險都有1萬元的免賠額門檻,而且還是社保報銷後自費部分的。其實對於大部分的住院來說,刨除社保報銷的部分,是達不到1萬元的,比如B的孩子,住了十天院,最後自己掏的也剛剛過1萬元。而且,百萬醫療險並不是誰想買都能買,必須符合健康告知的人或者是通過覈保的人纔可以。

關於怎麼選百萬醫療險產品,貓妹也講過很多次,市面上的產品有二三十個,每個都有些小花樣,但貓妹最推薦的依然是頭部區域的產品。

啥叫頭部區域?銷量大!銷量大!銷量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還有一點,就是這個產品一定要被待見,保險公司或者銷售平臺覺得它很重要,用心的去經營,而不是覺得這個產品別人有我家也要有,或者代理人需要這個產品,好拿着它去“敲門”然後推銷其他貴價的產品。

爲啥要具備這兩個條件?理由很簡單,因爲保險公司和監管部門出於防風險的目的,對百萬醫療險的續保做了控制,產品都是一年期的,而且停售不能續保。一旦產品停售,如果身體很好,還可以再換產品,但對於健康狀況並不是很好的人來說,打擊很大。

目前的百萬醫療險出現才幾年,就已經出現部分產品停售的情況。所以,如果想產品活的更久一些,一定要選基數大、風控好、用心做的產品來下注。

▌具體的產品:

● 尊享e生2019

尊享e生雖然不是最便宜的,但絕對是目前服務最好的,而且迭代的很快,各種升級,一直帶着百萬醫療險的節奏。

● 好醫保·長期醫療

好醫保是支付寶的定製產品,合作的公司目前是人保健康。因爲有平臺的議價能力,所以價格低,尤其是在兒童期間,保費優勢更加明顯。

● 平安e生保(保證續保版)

如果你只信得過大品牌,想買大公司的產品,對價格不敏感,那選它最合適。

詳細的對比測評可以看這篇文章《連續13次升級,救命保險到底選誰?》。

02

小額住院險錦上添花

不止一個貓友問過,百萬醫療險免賠的1萬元誰能給我報了?

羣衆的需求旺盛啊!

如果你沒買百萬醫療險,只想買個小額住院險,貓妹是牆裂不建議這麼做的,因爲我們最承受不起的是災難性醫療支出。

如果你買完百萬醫療險,還有閒錢,那麼可以再買一份小額住院險,一旦住院,比較完美的報銷路徑是這樣的:先用社保直接結算,社保報銷後剩下的部分,1萬元以內的,走小額住院險,超過一萬的部分,用百萬醫療險。

有百萬醫療險的人,買小額住院險也不用買太高保額,1萬保額足矣,多買也不會重複賠。

市場上的小額住院險還挺多的,但很多產品只保社保內的費用。貓妹覺得,目前的社保在社保範圍內這塊其實覆蓋的還是蠻好的,報銷比例也很高,就拿北京來說,職工醫保的起付線是首次住院1300元,二次及以後住院650元,報銷比例最低是85%、最高可以達到97%(不同的金額和醫院等級,報銷比例不同)。因此,如果只報社保內費用,其實意義不大。所以建議如果有需求還是優先考慮可以同時覆蓋社保內、外費用的產品。

▌具體的產品:

● 衆安萬元保個人住院醫療保險

保額1萬元,0免賠,不限進口藥、自費藥,牀位費、膳食費、護理費、ICU費用等,只要是責任內的醫療費用均100%報銷,0-65週歲有社保的人都可以買,最高可續保到80週歲。算是百萬醫療險的絕配了。

雖然保額只有1萬,但保費呢,並沒比300萬保額的百萬醫療險便宜,主要是理賠概率高很多。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這款產品續保時會根據賠付情況、醫療費用水平、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等,來作調整。關於這點,貓妹覺得是可以理解的,因爲這種0免賠的醫療險其實經營風險很高,逆選擇、道德風險等,都不好把控。而且說實話,這類產品屬於錦上添花,即便停售、不能續保,對大家的影響也沒多大。

● 平安1+1住院醫療保險2018版

平安1+1也是1萬元保額,0免賠,100%報銷,但僅承保自費藥,不擴展其他自費項目。最高投保年齡是55週歲,最高續保年齡是70週歲。

和衆安萬元保相比,平安1+1更貴些,而且自費部分只保自費藥,不擴展其他自費項目,雖然增加了1萬的意外身故、傷殘保障,但保額只有1萬元,太低了。另外,對6週歲以下兒童,增加了疫苗責任(不包含自費藥)和住院津貼,也不是很值錢的項目。

喜歡大品牌的,可以買。

另外,高風險職業羣體可以關注,這款產品對職業等級的限制略微小一些,除部分特殊職業外都可以買。

● 安聯住院寶

這款產品兼顧了意外門診;能拓展到非社保用藥,0免賠,雖然報銷比例不是100%,但有社保90%、無社保80%,尤其是無社保的比例已經很高了。等待期只有30天(扁桃體、甲狀腺、疝氣、女性生殖系統疾病等待期120天)是目前最短的。

它是目前這些產品裏續保規則最優的,類似目前的百萬醫療險:不會因某一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變化或歷史理賠情況而單獨調整該被保險人的再次投保保險計劃的的承保條件,同樣的停售不可續保。

整體來說性價比更優秀些,尤其是在40-65歲這個年齡段。

最後再提醒大家一下,所有商業保險的前提最好是要有社保打底,能上就一定要上的,越老越有用。勸那些覺得社保不值想全靠商業保險搞定的人,省省吧,商業保險的定位是社保的有益補充,不僅醫療保險如此,養老保險也是如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